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5781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3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该第二框体卡合于该第一框体上,该第一框体包含第一侧壁和滚球,该滚球可转动地嵌设于该第一侧壁上并部分外凸;该第二框体包含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具有与该滚球的外凸部分相适配的定位孔,其中,当该第二框体卡合于该第一框体时,该第二侧壁抵接该第一侧壁且该滚球的外凸部分嵌套于该定位孔中,以固定该第一框体和该第二框体。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的侧壁具有可滚动的滚球,易于背光模组的组装,本设计的结构可以反复的拆装,不会出现胶框破损断裂的问题,更有利于对结构强度不足的产品的保护,减少产品的报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尤指一种在侧壁设置滚球以卡合固定的背光模组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目前,液晶显示技术现在已经普遍应用于计 算机屏幕、手机、数码相机、PDA、车载导航系统等产品。而液晶面板是关键的显示组件,由于其本身并不发光,需要设置背光模组才能进行显示,背光模组与液晶面板组装在一起而形成完整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主要包括背框、胶框、反射片、导光板以及背光源等,如图I和图2所示,图I是习知的胶框的示意图,图2是习知的背框的示意图。背框20的侧壁21上具有外凸卡钩22,胶框10的侧壁11上对应卡钩22的位置设置卡孔12,当胶框10卡合固定于背框20上时,卡钩22穿出卡孔12以固定胶框10和背框20。由于胶框的厚度比较薄,在卡孔12处的结构强度不足,不便于装配和重工拆卸,易造成组装不良或胶框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该第二框体卡合于该第一框体上,该第一框体包含第一侧壁和滚球,该滚球可转动地嵌设于该第一侧壁上并部分外凸;该第二框体包含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具有与该滚球的外凸部分相适配的定位孔,其中,当该第二框体卡合于该第一框体时,该第二侧壁抵接该第一侧壁且该滚球的外凸部分嵌套于该定位孔中,以固定该第一框体和该第二框体。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侧壁进一步包含导槽,该导槽位于该第二框体卡合于该第一框体过程中该滚球在该第二侧壁上滚动的路径上。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定位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该滚球的直径。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侧壁进一步包括球孔以及第一卡持件和第二卡持件,该第一卡持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与该第一支撑部垂直连接的第一卡持部,该第二卡持件包括第二支撑部和与该第二支撑部垂直连接的第二卡持部,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垂直设置于该第一侧壁上并分别位于该球孔的两侧,该第一卡持部与该第二卡持部相对设置,该球孔与该第一卡持件和该第二卡持件共同夹持该滚球,使该滚球可转动地嵌设于该第一侧壁上。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球孔的直径小于该滚球的直径。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支撑部的高度小于该滚球的直径。根据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卡合于该第一壳体上,该第一壳体包含第一侧壁和滚球,该滚球可转动地嵌设于该第一侧壁上并部分外凸;该第二壳体包含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具有与该滚球的外凸部分相适配的定位孔,其中,当该第二壳体卡合于该第一壳体时,该第二侧壁抵接该第一侧壁且该滚球的外凸部分嵌套于该定位孔中,以固定该第一壳体和该第二壳体。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侧壁进一步包括球孔以及第一卡持件和第二卡持件,该第一卡持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与该第一支撑部垂直连接的第一卡持部,该第二卡持件包括第二支撑部和与该第二支撑部垂直连接的第二卡持部,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垂直设置于该第一侧壁上并分别位于该球孔的两侧,该第一卡持部与该第二卡持部相对设置,该球孔与该第一卡持件和该第二卡持件共同夹持该滚球,使该滚球可转动地嵌设于该第一侧壁上。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球孔的直径小于该滚球的直径。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侧壁进一步包括球孔以及卡持件,该卡持件垂直于该该第一侧壁,该卡持件与该第一侧壁呈P字形,滚球卡设于第一侧壁和该卡持件之间且滚球的外凸部分嵌套并外凸于该球孔。 本专利技术的背光装置,其第一框体的第一侧壁上具有滚球,该滚球可转动地嵌设于该第一侧壁上并部分外凸;其第二框体的第二侧壁具有与该滚球的外凸部分相适配的定位孔,当该第二框体卡合组装于该第一框体上时,该滚球沿第二框体的第二侧壁滚动至该定位孔并嵌套于该定位孔中,以固定该第一框体和该第二框体。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由于滚球可滚动,易产品的组装,本设计的结构可以反复的拆装,不会出现胶框破损断裂的问题,更有利于对结构强度不足的产品的保护,减少产品的报废。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目的和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I是习知的胶框的示意图。图2是习知的背框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的第一框体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的第二框体的示意图。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第一壳体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第二壳体的示意图。图8是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随附的图式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目的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与功效,而以下图式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辅助说明,以利了解,但本案的技术手段并不限于所列举图式。请同时参照图3和图4,图3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的第一框体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的第二框体的示意图。于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第一框体30和第二框体40,该第一框体30包含第一侧壁31和滚球32,该滚球32可转动地嵌设于该第一侧壁31上并部分外凸。该第二框体40包含第二侧壁41,该第二侧壁41具有与该滚球32的外凸部分相适配的定位孔42,其中,当该第二框体40卡合组装于该第一框体30时,该第二侧壁41抵接该第一侧壁31且该滚球32的外凸部分嵌套于该定位孔42中,以固定该第一框体30和该第二框体40。该定位孔42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该滚球32的直径。请参照图4,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侧壁41进一步包含导槽43,该导槽43位于该第二框体40卡合于该第一框体30过程中该滚球32在该第二侧壁41上滚动的路径上。导槽43的设置可进一步减小该滚球32滑至该定位孔42的阻力。请参照图5,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侧壁31进一步包括球孔31a以及第一卡持件33和第二卡持件34,该第一卡持件33包括第一支撑部33a和与该第一支撑部33a垂直连接的第一^^持部33b,该第二卡持件34包括第二支撑部34a和与该第二支撑部34a垂直连接的第二卡持部34b,该第一支撑部33a和第二支撑部34a垂直设置于该第一侧壁31上并分别位于该球孔31a的两侧,该第 ^持部33b与该第二卡持部34b相对设置,该球孔31a与该第一^^持件33和该第二卡持件34共同夹持该滚球32,使该滚球32可转动地嵌设于该第一侧壁31上。该球孔31a的直径小于该滚球32的直径,如此则滚球32不会自该球孔31a脱离。该第一支撑部33a和该第二支撑部34a的高度小于该滚球32的直径,但保证该滚球32在该球孔31a、该第一卡持件33和该第二卡持 件34之间能够自由的转动。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第一卡持件和第二卡持件可一体成形为一个卡持件,例如P字形,滚球32卡设于第一侧壁31和该卡持件之间且滚球32的外凸部分嵌套并外凸于该球孔31a,只要保证该滚球32在该球孔31a、该卡持件之间能够自由的转动即可。本专利技术的背光装置其第一框体30的第一侧壁31上具有滚球32,该滚球32可转动地嵌设于该第一侧壁31上并部分外凸,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由于滚球32可自由滚动,易于背光装置的组装,本设计的结构可以反复的拆装,不会出现胶框破损断裂的问题,更有利于对结构强度不足的产品的保护,减少产品的报废。请同时参照图6和图7,图6是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第一壳体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第二壳体的示意图。于本具体实施方式,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精兵丁大力
申请(专利权)人: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