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补偿阀的汽车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4434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0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补偿阀的汽车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其包括油箱、油泵和液压助力转向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齿条活塞,齿条活塞的一侧啮合有与汽车前轮转向机构相连的摇臂轴扇齿;所述齿条活塞末端连接有阀芯为滚珠丝杆的三联四通转向控制阀,三联四通转向控制阀通过其内部的扭杆连接有与方向盘相连接的转向输入轴,转向输入轴和三联四通转向控制阀都安装于安装在壳体前端的前盖上,所述前盖内部设置有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所述前盖的侧部开设有与回油管道相通的通孔,通孔与进油管道之间开设有通油道;所述通孔中固设有补偿阀,补偿阀包括顶体、弹簧和安装体,顶体通过弹簧与安装体连接,顶体顶住通孔底端与回油管道相通的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补偿阀的汽车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属于汽车转阀整体式动力转向器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在轻、中、重型卡车、客车、面包车、轿车等车辆上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如图I所示,汽车液压助力转向装置由油箱I、高压油泵(常流式)2和转向器组成,转向器中使用的转阀6是三联四通阀,当汽车需右转向时,驾驶员向右转动方向盘8,这时转阀6打开通向上腔Al的油道,高压油进入上腔Al,推动齿条活塞4下行,齿条活塞4的齿条带动摇臂轴扇齿5转动,通过拉杆实现汽车右转向。反之,当汽车需左转向时,驾驶员向左转动方向盘8,这时转阀6打开通向下腔的油道,高压油进入下腔A2,推动齿条活塞4上行,齿条活塞4的齿条带动摇臂轴扇齿5反向转动,通过拉杆实现汽车左转向。国内生产这种转向装置的有几十家,在结构上各有特色,但普遍存在一些不足,结构不够完善,在考虑了液压助力帮助驾驶员方便转向的同时没有考虑到当发动机意外熄火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失效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液压助力转向装置给驾驶员转向所带来的影响,装备这种转向器的车辆在发动机意外熄火的紧急情况下,动力转向器立即转变为机械转向器,完全由人的体力作为动力紧急转向,此时高压油泵2失去动力,汽车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内部失压,假设车辆直线行驶,若方向盘8不动,则转向器中的齿条活塞4不动,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停止流动,车轮无动作;若驾驶员意图向右紧急转向,驾驶员用力向右打方向,转向器中的齿条活塞4将向下运动,转阀6打开,由于齿条活塞4的运动,下腔A2中的液压油受到挤压,又由于转阀6的打开,下腔A2中的油经过回油孔返回油箱1,由于液压系统的密封性,上腔Al将从转向器的进油路吸油,进油路连接高速油泵2,高速油泵2已停止运动,无法从油箱I抽油,因此上腔Al产生负压,如齿条活塞4要继续向下运动,必须要克服上腔Al负压产生的液压阻力,齿条活塞4越向下运动,则上腔Al产生的负压越大,液压阻力便越大,这便是“液压自锁”现象,此时不但液压助力消失了,而且转向器内密封的油路会因为方向盘8转向带动液压助力转向装置中的齿条活塞4上移或下移形成的液压自锁现象给转向系统带来非常大的液压阻力,这就给车辆行驶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能够在液压助力装置失效时避免出现液压自锁现象的汽车方向助力结构,但这些助力结构结构复杂、安装困难、使用成本高,不便于此安全助力机构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只需在转向控制阀的前盖上安装补偿阀便可消除汽车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在发动机失效时出现的液压自锁现象,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的应用补偿阀的汽车液压助力转向装置。本技术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补偿阀的汽车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其包括油箱、油泵和液压助力转向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齿条活塞,齿条活塞的一侧哨合有与汽车前轮转向机构相连的摇臂轴扇齿;所述齿条活塞末端连接有阀芯为滚珠丝杆的三联四通转向控制阀,三联四通转向控制阀通过其内部的扭杆连接有与方向盘相连接的转向输入轴,转向输入轴和三联四通转向控制阀都安装于安装在壳体前端的前盖上,所述前盖内部设置有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所述前盖的侧部开设有与回油管道相通的通孔,通孔与进油管道之间开设有通油道;所述通孔中固设有补偿阀,补偿阀包括顶体、弹簧和安装体,顶体通过弹簧与安装体连接,顶体顶住通孔底端与回油管道相通的阀口。优选地,所述通孔为螺孔,与通孔相对应的安装体为六角头螺塞。进一步,所述安装体与通孔的接触面间安装有O型密封圈。进一步,所述顶体为一弧面体,或为一钢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汽车液压助力转向装置的转向控制阀前盖上开设与回油管道相通的通孔,在通孔和进油管道之间开设有连接通孔和进油管道的通油孔,并在通孔中固设有补偿阀,使得当回油管道中的油压高于进油管道中的油压时,回油管道和进油管道相通,避免了汽车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在发动机失效时出现液压自锁现象,使得汽车行驶更安全,而且汽车液压助力转向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成本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汽车液压助力转向装置的布置图;图2是本技术的布置图;图3是油泵处于工作状态时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油泵处于失效停止状态时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4中C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6中D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f图8,本技术的一种应用补偿阀的汽车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其包括油箱I、油泵2和壳体3,所述壳体3内部安装有齿条活塞4,齿条活塞4的一侧啮合有与汽车前轮转向机构相连的摇臂轴扇齿5 ;所述齿条活塞4末端连接有阀芯为滚珠丝杆的三联四通转向控制阀6,三联四通转向控制阀6通过其内部的扭杆7连接有与方向盘8相连接的转向输入轴9,转向输入轴9和三联四通转向控制阀6都安装于安装在壳体3前端的前盖10上,所述前盖10内部设置有进油管道101和回油管道102,所述前盖10的侧部开设有与回油管道102相通的通孔103,通孔103与进油管道101之间开设有通油道104 ;所述通孔103中固设有补偿阀11,补偿阀11包括顶体111、弹簧112和安装体113,顶体111通过弹簧112与安装体113连接,顶体111顶住通孔103底端与回油管道102相通的阀口。所述通孔103优选为螺孔,与通孔103相对应的安装体113优选为六角头螺塞,这样就可通过、螺纹连接将补偿阀11安装于前盖10上,安装方便,补偿阀11安装固定后,补偿阀11的顶体111顶在通孔113底端与回油管道102相通的阀口上,所述弹簧112的刚度设计成很小,这样只要回油管道102中的油压略高于进油管道101中的油压,顶体111便会被油压顶起而使得进油管道101和回油管道102相通,这就避免了在发动机失效油泵2停止工作后,齿条活塞4 一端的非受压腔因无法吸油产生负压而形成液压自锁现象,防止负压对齿条活塞4的上下运动即方向盘的转动形成液压阻力,增加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另外,根据液压原理可知,当汽车液压助力转向装置正常工作时,无论车辆是正向行驶还是转向,前盖10内的进油管道101压力都大于回油管道102的压力,补偿阀11的顶体111在压力的作用下始终压紧阀口,进油管道101和回油管道102不相通,汽车液压助力转向装置正常工作。将通孔103和安装体113分别采用螺孔和六角头螺塞结构,当补偿阀11出现异常时,还能通过旋转六角头螺塞调节弹簧112的弹力,以使补偿阀趋于正常工作;当然,安装体113也可以焊接在通孔103中。优选地,当安装体113和通孔103分别采用六角头螺塞和螺孔结构时,通孔103和安装体113的接触面间安装有O型密封圈12,以增加补偿阀11安装后的密封性。进一步,所述顶体111为一弧面体,或为一钢球,顶体111是为了在进油管道101中的油压高于回油管道102中的油压时堵塞阀口以阻断进油管道101和回油管道102相通,所以顶体111既可以使用钢球,也可以使用弧面体。本技术通过在汽车液压助力转向装置的转向控制阀前盖上开设与回油管道相通的通孔,在通孔和进油管道之间开设有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应用补偿阀的汽车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包括油箱(I)、油泵(2)和壳体(3),所述壳体(3)内部安装有齿条活塞(4),齿条活塞(4)的一侧啮合有与汽车前轮转向机构相连的摇臂轴扇齿(5);所述齿条活塞(4)末端连接有阀芯为滚珠丝杆的三联四通转向控制阀(6),三联四通转向控制阀(6)通过其内部的扭杆(7)连接有与方向盘(8)相连接的转向输入轴(9 ),转向输入轴(9 )和三联四通转向控制阀(6 )都安装于安装在壳体(3 )前端的前盖(10)上,所述前盖(10)内部设置 有进油管道(101)和回油管道(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10)的侧部开设有与回油管道(102)相通的通孔(103),通孔(103)与进油管道(101)之间开设有通油道(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展冬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兴江转向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