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隙耦合馈电的移动终端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36441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09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缝隙耦合馈电的移动终端天线,包括:一参考地平面,一介质层,一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一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该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和该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之间形成耦合缝隙,所述的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和所述的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之间不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在降低天线体积的情况下,减少天线受环境的影响;适用于超薄手机;由于其导电天线元件本体长度减小,生产所需材料减小,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移动终端的天线领域,具有涉及一种缝隙耦合馈电的移动终端天线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天线主要包括如下几种a)普通移动终端中应用的双馈脚或多馈脚的天线馈电都是直连馈电,即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和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直接相连。 b)缝隙耦合在移动终端天线中应用比较多,不过都是用来增加谐振或者以此来拓展带宽,如摩托公司的FICA天线或者常规的缝隙天线等。c)在微带天线中有应用缝隙馈电的方式,但没有应用于移动终端天线方面。目前的移动终端都要求小型化,而主板及天线周围的器件往往等效于天线的另一臂,也就意味着天线受主板及天线周围器件影响相当大,往往在天线环境恶劣时天线性能就会严重下降。另一方面目前应用在移动终端的电小天线很大一部分为四分之一波长天线,因为其体积小,自由空间性能也不差,所以应用较多,但其在移动终端中受使用环境影响比二分之一波长天线要大很多,尤其是人头和人手的影响。而二分之一波长天线虽然受环境影响小,但是其走线要求长度在同等环境下差不多是四分之一波长天线的2倍,对天线空间要求太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缝隙耦合馈电的移动终端天线,在降低天线体积的情况下,减少天线受环境的影响;适用于超薄手机;由于其导电天线元件本体长度减小,生产所需材料减小,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缝隙耦合馈电的移动终端天线,包括一参考地平面,一介质层,一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一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该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和该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之间形成耦合缝隙,所述的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和所述的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之间不相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良,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如下进一步,上述的参考地平面可以是移动终端的PCB板,也可以是作为移动终端参考地的导电器件。进一步,上述的参考地平面延伸到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以及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的下方。进一步,上述的参考地平面不延伸到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以及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的下方。进一步,上述的介质层可以是空气、单层介电常数介质结构或者多层介质结构。随着介电常数的增加,导体天线元件的体积可以进一步减小。进一步,上述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可以由钢片、软FPC或者其他工艺的导电材料构成。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形状任意,可以和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缝隙耦合构成单频或者多频的谐振。进一步,上述连 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可以由钢片、软FPC或者其他工艺的导电材料构成。该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可以和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缝隙耦合构成单频或者多频的谐振。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技术点在于I、采用缝隙耦合馈电的方式馈入信号,而不是一般的直连方式馈入信号。2、采用缝隙耦合馈电的方式降低了导电天线元件的谐振长度,即减小了天线的体积。3、采用缝隙耦合馈电的方式使得天线辐射体上的电场分布更加的均匀,这样天线辐射体上不存着明显的“热点”或者“敏感点”,即减小了天线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带宽方面比传统天线要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缝隙耦合馈电方式,使得对导电天线元件本体的电长度需求小于四分之一波长,同时其天线辐射体上场分布均匀,天线受环境影响小,克服了公知技术四分之一波长天线受环境影响较大和半波长天线体积太大的缺陷,兼容了体积小和受环境影响小的优势,使得信号的收发质量较公知技术更为优良。由于其导电天线元件本体长度减小,生产所需材料减小,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资源。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a是相同走线长度应用缝隙耦合馈电的天线模型图;图3b是相同走线长度不应用缝隙耦合馈电的天线模型图;图4是相同走线长度应用和不应用缝隙耦合馈电的天线驻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一参考地平面I, 一介质层2, —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3,一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4,该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3和该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4之间形成耦合缝隙,所述的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3和所述的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4之间不相连接。本实施例的参考地平面I可以是移动终端的PCB板,也可以是作为移动终端参考地的导电器件。本实施例的参考地平面I延伸到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以及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的下方或者不延伸到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以及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的下方。本实施例的介质层2可以是空气、单层介电常数介质结构或者多层介质结构。随着介电常数的增加,导体天线元件的体积可以进一步减小。本实施例的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3可以由钢片、软FPC或者其他工艺的导电材料构成。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3形状任意,可以和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4缝隙耦合构成单频或者多频的谐振。 本实施例的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4可以由钢片、软FPC或者其他工艺的导电材料构成。该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4可以和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3缝隙耦合构成单频或者多频的谐振。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技术点在于I、采用缝隙耦合馈电的方式馈入信号,而不是一般的直连方式馈入信号。2、采用缝隙耦合馈电的方式降低了导电天线元件的谐振长度,即减小了天线的体积。3、采用缝隙耦合馈电的方式使得天线辐射体上的电场分布更加的均匀,这样天线辐射体上不存着明显的“热点”或者“敏感点”,即减小了天线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带宽方面比传统天线要好。通过缝隙耦合馈电方式,使得对导电天线元件本体的电长度需求小于四分之一波长,同时其天线辐射体上场分布均匀,天线受环境影响小,克服了公知技术四分之一波长天线受环境影响较大和半波长天线体积太大的缺陷,兼容了体积小和受环境影响小的优势,使得信号的收发质量较公知技术更为优良。由于其导电天线元件本体长度减小,生产所需材料减小,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资源。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可采用垂直缝隙馈电。如图3a,图3b以及图4所示,在某一手机的BT\WiFi天线上应用此技术的情况,天线的环境面积为高度为3mm,天线为PIFA形式。同样的走线长度,应用和不应用缝隙耦合馈电的天线驻波情况可以看出,加上缝隙耦合谐振馈电后,天线的电长度变长了 ;相应的要达到同样的谐振点,在同环境下,天线的走线变短了。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其他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隙耦合馈电的移动终端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参考地平面,一介质层,一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一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该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和该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之间形成耦合缝隙,所述的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和所述的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之间不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缝隙耦合馈电的移动终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参考地平面可以是移动终端的PCB板,也可以是作为移动终端参考地的导电器件。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缝隙耦合馈电的移动终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参考地平面延伸到接地的导电天线元件以及连接信号馈入的导电天线元件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亮陈玉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