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机双输出一体消隙齿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12080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齿轮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电机双输出一体消隙齿轮箱。包括两个电机、两个减速箱、齿轮组,主电机和从电机各连接有一减速箱,主电机的减速箱连接齿轮一,齿轮一啮合齿轮二,从电机的减速箱连接齿轮三,齿轮三啮合齿轮四,齿轮二、齿轮四、齿轮五和齿轮六同轴,齿轮五啮合齿轮七,齿轮六啮合齿轮八,齿轮七连接输出齿轮一,齿轮八连接输出齿轮二。采用一体化结构的双电机输入双齿轮输出,电气控制的消隙机构,实现无间隙运动,并能得到永久保持,不会因为机械部件磨损而影响机床定位精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齿轮箱
,尤其是一种双电机双输出一体消隙齿轮箱
技术介绍
反向间隙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精度參数,以往我们都是采用单电机输入,斜齿轮消隙,碟簧调整的方案,不能准确和可靠地保证消隙结果,随着技术的进步,数控系统的发展从国外引进双电机配双減速机电气消隙,易于控制,消隙效果稳定,得到广泛好评,但传动比较小,输出扭矩有限且外购成本较高,故适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电机双输出一体消隙齿轮箱。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电机双输出一体消隙齿轮箱,包括两个电机、两个减速箱、齿轮组,主电机和从电机各连接有一減速箱,主电机的减速箱连接齿轮一,齿轮ー啮合齿轮ニ,从电机的减速箱连接齿轮三,齿轮三啮合齿轮四,齿轮ニ、齿轮四、齿轮五和齿轮六同轴,齿轮五啮合齿轮七,齿轮六啮合齿轮八,齿轮七连接输出齿轮一,齿轮八连接输出齿轮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一体化结构的双电机输入双齿轮输出,电气控制的消隙机构,实现无间隙运动,井能得到永久保持,不会因为机械部件磨损而影响机床定位精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ー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电机,2、减速箱,3、齿轮组,4、主电机,5、充电机,6、齿轮一、7、齿轮ニ,8、齿轮三,9、齿轮四,10、齿轮五,11、齿轮六,12、齿轮七,13、齿轮八,14、输出齿轮一,15、输出齿轮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双电机双输出一体消隙齿轮箱,包括两个电机I、两个减速箱2、齿轮组3,主电机4和从电机5各连接有一減速箱2,主电机4的减速箱2连接齿轮ー 6,齿轮ー 6啮合齿轮ニ 7,从电机5的减速箱2连接齿轮三8,齿轮三8啮合齿轮四9,齿轮ニ 7、齿轮四9、齿轮五10和齿轮六11同轴,齿轮五10啮合齿轮七12,齿轮六11啮合齿轮八13,齿轮七11连接输出齿轮ー 14,齿轮八12连接输出齿轮ニ 15。主电机4和齿轮ー 6传递至齿轮ニ 7后经过齿轮五10传递给输出齿轮ー 14实现输出,从电机5和齿轮三8传递至齿轮四9后经过中齿轮六11传递给输出齿轮ニ 15实现输出。本技术为双电机主从驱动模式,通过主从驱动的预载功能,对于受到位置反馈控制的扭矩施加偏置,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外加方向相反的扭矩,使其始终处在保持张力的状态。通过数控系统控制预载胀紧力,可消除传动链中各环节存在的传动间隙,使两个 输出齿轮与齿条两反面啮合,实现无间隙运动,并得到永久保持,不会因为机械部件磨损而影响机床定位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电机双输出一体消隙齿轮箱,包括两个电机(I)、两个减速箱(2)、齿轮组(3),其特征是,主电机(4)和从电机(5)各连接有一减速箱(2),主电机(4)的减速箱(2)连接齿轮ー(6 ),齿轮ー(6 )啮合齿轮ニ( 7 ),从电机(5 )的减速箱(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梁倪绍祥赵志惠赵双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