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辊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98561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2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轧辊及其制造方法,其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C:0.6~1.0%;Si:0.2~1.0%;Mn:0.2~0.6%;Cr:4.5~5.4%;Ni:0~0.5%;Mo:0.2~1.3%;V:0.4~1.0%;N:0.05~0.10%;S≤0.010%;P≤0.01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造方法包括:电炉冶炼→炉外精炼→真空脱气→浇注电极棒→电渣重熔→铸锭→锻造→预备热处理→粗加工→调质热处理→半精加工→最终热处理→精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轧辊具有更高的耐磨损和抗辊印性能,同时具有优异的抗事故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轧辊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磨损和抗辊印锻钢。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家电、食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优质冷轧薄板的需求量不断増大,产品表面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冷轧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各大钢厂冷轧线的工作辊或中间辊主要采用5% Cr材质系列产品,5% Cr冷轧辊的化学成份(重量百分比)为C :0. 6 I. 0%;Si 0. 2 I. 0%;Mn :0. 2 0. 6%;Cr :4.5 5. 4%;Ni 0 0. 5%;Mo :0. 2 I. 3%;V :0. 4 I. 0%;S 彡 0. 010%;P く 0. 01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5% Cr冷轧辊能够满足普通冷轧薄板的生产需要,但在生产高強度汽车板、不锈钢、硅钢等高強度、高表面质量、高附加值的优质冷轧薄板时,暴露出了5% Cr材质冷轧辊的耐磨损、抗辊印、抗事故能力较差,换辊周期短、辊耗高、易产生辊印和划伤等辊面异常损伤及剥落等异常失效事故,既影响冷轧产品的表面质量,又影响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解决5% Cr材质冷轧辊存在的耐磨损、抗辊印、抗事故能力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冷轧辊是在5% Cr冷轧辊材料中添加N作为功能合金元素,通过钢中增氮后对V、Cr、Mo的析出动力学的影响,优化了 V、Cr、Mo的析出状态,增加了析出强化效应,以及细晶强化效应等作用,从而改善钢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冷轧辊,其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C 0. 6 I. 0% ;Si 0. 2 I. 0% ;Mn 0. 2 0. 6%;Cr 4. 5 5. 4%;Ni 0 0. 5%;Mo :0. 2 I. 3%;V :0. 4 I. 0%;N :0. 05 0. 10% ;S く 0. 010% ;P く 0. 015% ;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冷轧辊按照如下エ艺流程制造电炉冶炼一炉外精炼一真空脱气一浇注电极棒一电禮:重溶一铸淀一锻造一预备热处理一粗加工一调质热处理一半精加工一最终热处理一精加工。所述调质热处理包括油淬和高温回火,所述调质热处理工艺參数为油淬温度为960 1060°C、时间为0. 5 5小时,高温回火温度为600 680°C、时间为5 30小时。所述最终热处理包括双频感应淬火和高温短时回火エ艺,所述双频感应淬火温度为1000 1050°C,所述高温短时回火温度为460 550°C、时间为6 12小时。本专利技术的冷轧辊通过N与V、Cr、Mo等合金元素形成更加稳定和弥散分布的细小氮化物、碳氮化物,改进了 5% Cr冷轧辊基体组织以及复合碳化物的类型、数量和分布形态,能够强化冷轧辊的基体组织、细化晶粒、提高冷轧辊的強度和韧性。在同等エ艺及硬度要求条件下,比5% Cr冷轧辊的屈服強度和抗拉强度高10%以上,韧性也有明显提高,因而具有更高的耐磨损和抗辊印性能,同时具有优异的抗事故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冷轧辊的制造方法,采用高温短时回火エ艺明显改进了冷轧辊的组织和硬度稳定性,残余应カ低,同时不影响其耐磨损和抗辊印性能,可以改进冷轧辊对工作温度的适应性及轧制异常情况下辊面材料性能的保持性,大大提高了冷轧辊的抗事故能力;而5% Cr冷轧辊的回火温度必须低于180°C,因而对工作温度要求苛刻、辊面组织性能不易保持。6 12小时的高温短时回火エ艺就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冷轧辊组织的二次硬化效果,确保冷轧辊的硬度及耐磨性,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节省了能耗;而5% Cr冷轧辊的低温长时回火エ艺,回火时间需要40小时以上,且没有二次硬化效果。具体实施例方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氮是有害元素,需要通过有效的冶炼エ艺严格控制其含量,因此,对冷轧辊等冷作工具钢材料不采用氮合金化。氮对大多数钢种是有害元素,但在部分奥氏体不锈钢、工具钢、模具钢及ー些高强韧性结构钢中却是有益的合金化元素,含氮钢可使这些钢种获得良好的强韧性能配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冷轧辊是在5% Cr冷轧辊材料中添加N作为功能合金元素,N含量为0.05 0.10% (重量百分比)。5% Cr冷轧辊材质的化学成份(重量百分比)为C:0. 6 I. 0 % ;Si :0. 2 I. 0 % ;Mn :0. 2 0. 6 % ;Cr :4. 5 5. 4 % ;Ni :0 0. 5 % ;Mo 0.2 I. 3% ;V 0. 4 I. 0% ;S彡0. 010% ;P ( 0. 015% ;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专利技术的冷轧辊通过钢中增氮后对V、Cr、Mo的析出动力学的影响,优化了 V、Cr、Mo的析出状态,増加了析出強化效应,以及细晶强化效应等作用,从而改善钢的性能。合金钢中增氮后,原来处于固溶状态的V、Cr、Mo转变成析出状态,使V (C,N)等析出相的数量成倍増加,从而充分发挥了沉淀强化作用。一般来讲,V等合金元素的固溶強化作用不如沉淀強化作用大,因此通过增氮来改变其分布状态,充分利用其析出強化作用提高钢的強度。氮与V、Cr、Mo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强化效应,而且可以减少其负面影响,充分利用N作为合金元素来进ー步提高钢的屈服強度和抗拉强度。现按表I所示化学成份分别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冷轧辊。表I本专利技术和对照材质冷轧辊的化学成份(wt.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冷轧辊,其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C :0. 6 I. 0% ;Si :0. 2 I. 0% ;Mn :0. 2 0. 6% ;Cr :4. 5 5. 4% ;Ni 0 0. 5% ;Mo :0. 2 I. 3% ;V :0. 4 I. 0% ;N :0. 05 0. 10% ;S≤ 0. 010% ;P ≤ 0. 015% ; 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轧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エ艺流程 电炉冶炼一炉外精炼一真空脱气一浇注电极棒一电渣重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大乐范群姚利松吴琼张博林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