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毒VP1基因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活载体疫苗构建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97648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2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达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制备所述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的方法和该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在制备预防小反刍兽疫和/或口蹄疫的疫苗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组病毒疫苗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达口蹄疫病毒VPl基因(编码VPl蛋白)的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制备所述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的方法和该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在制备预防小反刍兽疫和/或口蹄疫的疫苗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小反会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PPR)是由小反会兽疫病毒(Peste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PPR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I](参见后文参考文献列表),严重危害山羊、绵羊、和野生小反刍兽[2]等动物,甚至曾经引起水牛发病。PPRV的致死率为70-80%,在新的OIE分类中,被列为重要经济动物疾病,且疫情必须通报0IE。PPR长期以来一直在非洲、中东、中亚、南亚及东南亚地区危害流行,和我国西部接壤的巴基斯坦[4]、塔吉克斯坦[5]近些年都有流行爆发。2007年PPRV传入我国西部边境地区,导致局部疫情,对我国的畜牧养殖业形成严重威胁。我国山羊和绵羊的饲养量数以亿计,但对于PPR的防控技术和经验不足,病原的研究和技术储备缺乏,给我国的PPRV的防控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和挑战,迫切需要我们抓紧PPRV疫苗研发、诊断技术、监测、致病机制等研究,其中疫苗研发是重中之重。PPRV属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疫病毒属(Morbillivirus)成员,与牛瘟病毒(Rinderpest virus, RPV)同属,基因组进化与抗原性关系密切,具有共同的中和抗体表位。PPRV为单链负股RNA病毒,由15948个碱基组成,不分节段。病毒粒子内主要含有6种结构蛋白,即核蛋白(N)、磷蛋白(P)、基质蛋白(M)、融合蛋白(F)、血凝素蛋白⑶和多聚酶大蛋白(L)。病毒囊膜表面的F和H蛋白为PPRV诱导中和抗体形成的主要免疫原,N蛋白不诱导中和抗体,但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是用于诊断的主要抗原[6-8]。针对PPR最早使用的疫苗是牛瘟弱毒病毒(Rinderpest Virus, RPV),虽然能够提供免疫保护,但不能够产生PPRV的中和抗体[9],后被经Vero细胞传代致弱的PPRV弱毒疫苗株(Nigeria75/1)所替代,后者能够产生较高的PPRV的中和抗体,提供坚强的免疫保护力。 把PPRV免疫保护抗原(H和F蛋白)的基因重组至山羊痘病毒基因组,则构建成PPRV重组山羊痘病毒疫苗[10-13]。以PPRV重组山羊痘病毒免疫山羊,不但能够提供足够的免疫保护抵抗PPRV强毒的攻击[10-13],而且还可以利用PPRV N蛋白作为抗原,很容易地分免疫感染和自然感染,不影响血清学监测。本研究室采用我国分离的山羊痘病毒疫苗株,分别构建成了 PPRV H和F基因重组山羊痘病毒疫苗,疫苗防山羊痘和PPRV两种疾病,为我国的PPR的防控提供了一种重要的选择[12,13]。但PPRV重组痘病毒疫苗由于采用皮内注射和两次免疫程序[12,13],劳动强度大,是其一大缺憾。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disease virus, 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疾病。该病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在世界范围内曾多次发生流行,给各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 FMDV)属于小 RNA 病毒科(Picornaviridae) 口蹄疫病毒属(Aphthovirus)的成员,共有 A、O、C、Asia 1、SAT1、SAT2和SAT37个血清型,型与型之间不能产生交叉保护,且从临床症状上无法区别FMDV的血清型,这给疫苗免疫、诊断和防控带来困难。FMD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约有8. 5kb。基因组的中部是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病毒的多聚蛋白,该聚蛋白经裂解后形成L前导蛋白、Pl区结构蛋白、P2区和P3区非结构蛋白。FMDV Pl区结构蛋白最终成熟裂解为4种结构蛋白VP1、VP2、VP3和VP4,这4种结构蛋白构成了 FMDV衣壳,其抗原表位(antigenicepitope)多位于衣壳蛋白上,决定着病毒的抗原性。Pl区的研究对掌握FMDV生物学特性和增殖机理,开展免疫学研究,诊断技术研 究,新型疫苗开发都有着重要作用。Pl区约2208bp,依次编码85、218、220、213个氨基酸的结构多肽,依次形成1A(VP4)、1B(VP2)、1C(VP3)和ID (VPl) 4种结构蛋白。4种结构蛋白最终形成五聚体单位构成病毒衣壳蛋白。VPl是口蹄疫病毒中惟一能够产生中和抗体的最重要的结构蛋白,它以突起的形式暴露在病毒粒子的表面,在免疫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负链RNA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日益成熟,提供了标记疫苗开发的新途径,如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VSV) [14-16]、麻疫病毒(measles virus)、狂犬病毒(rabies virus) [18]、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 [19]和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 [20]等。以病毒为载体的基因工程疫苗可被视为减毒活疫苗和亚单位蛋白质疫苗的结合,它既可以避免亚单位疫苗需要佐剂和多次接种注射的缺点,又可以诱导全面而持久的免疫反应。可作为减毒活疫苗的病毒载体有痘病毒、腺病毒、杆状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伪狂犬病毒等。目前已用于FMD疫苗研究的载体主要有痘病毒[21]、腺病毒[22]、伪狂犬病毒[23,24]和牛瘟病毒[25]等。但未有使用PPRV作为载体的报道。由于PPRV和FMDV对山羊和绵羊都是危害巨大的烈性传染病,如果能够开发出重组病毒能够同时预防两种疾病,那么将会更有利于两种疾病的防控,并节约防控成本,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研究背景,本专利技术人在已建立的PPRV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平台(已申请专利,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559545.8)基础上,体外拯救重组FMDV VPl蛋白的PPRV重组病毒,并研究其免疫效力。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表达口蹄疫病毒VPl基因的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其中所述口蹄疫病毒VPl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I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口蹄疫病毒VP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2所示。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表达口蹄疫病毒VPl基因的小反会兽疫病毒疫苗是PPRV Nigeria75/1(PPRV/N75/1)。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口蹄疫病毒VPl基因位于所述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的编码磷蛋白(P)的基因和编码基质蛋白(M)的基因之间。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其为rPPRV/lOlVPl。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在制备预防小反刍兽疫和/或口蹄疫(优选Aisa I型)的疫苗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达口蹄疫病毒VPl基因的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优选所述口蹄疫病毒为Aisa I型,更优选所述口蹄疫病毒VPl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I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其中所述口蹄疫病毒VP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2所示。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其中用于表达口蹄疫病毒VPl基因的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是PPRV Nigeria75/1 (PPRV/N75/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其中所述口蹄疫病毒VPl基因位于所述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的编码磷蛋白(P)的基因和编码基质蛋白(M)的基因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其为rPPRV/lOlVPl。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在制备预防小反刍兽疫和/或口蹄疫的疫苗中的应用。7.—种生产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步志高陈伟业印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