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式涂布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915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如卷材表面形成伴生空气膜那样的高速涂布中,即使涂布对卷材的接触角较大的涂液,也不会发生涂膜不连续等涂布缺陷的杆式涂布方法和装置。通过一边与在卷材(W)下表面旋转的涂布用杆(12)接触,一边相对于涂布用杆(12)从位于卷材移动方向上游侧的涂液排出部(15)向卷材(W)下表面排出涂液,以在涂布用杆(12)的上游侧形成涂液贮存部(A),在通过该涂液贮存部(A)向卷材(W)涂布涂液时,根据卷材(W)的移动速度来调整涂液贮存部(A)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杆式涂布方法和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即使在高速 涂布情况下也可稳定地涂布对巻材的接触角较大的涂液的杆式涂布方法 和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论是对涂液润湿性差的巻材还是巻材 的表面粗糙度大且容易发生伴生风的巻材,都可在高速涂布时进行稳定 涂布的杆式涂布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平版印刷版通常为, 一边使纯铝或铝合金的带状支持体(以下称作 巻材)移动, 一边对巻材的至少一面进行砂面处理,并在砂面处理后的 表面上根据需要形成生成了阳极氧化膜的巻材。接着,在进行了砂面处 理侧的巻材面上涂布感光层用涂液(或有时为感热层用涂液)以形成感 光层,通过干燥该感光层,以制造感光性或感热性的平版印刷版的带状 苍材。如此,在平版印刷版的制造中,作为在巻材上涂布涂液以形成涂 膜的装置,通常使用杆式涂布装置。杆式涂布装置通常使用的装置具有 一边与连续移动的巻材下表面 接触一边在与巻材的移动方向相同或相反方向上旋转的涂布用杆;和在 巻材移动方向的涂布用杆上游侧(以下简称为"上游侧")排出涂液并 形成涂液贮存部,并经该涂液贮存部将涂液向巻材下表面排出的涂液排 出部(例如,专利文献l)。可是,巻材的移动速度即涂布速度较快时,在巻材表面形成作为伴 随巻材移动的伴生空气的膜的伴生空气膜。由于该伴生空气膜被带入涂 液贮存部,因而容易发生涂膜不连续等的涂布缺陷。特别是,对巻材的接触角较大的涂液,因对巻材的润湿性较差,所 以使巻材以高速移动时,容易发现涂膜不连续等的涂布缺陷。为此,对 于具有接触角较大的特性的涂液的情况,会因巻材不得不在低速下移动 并涂布而存在生产效率差的问题。另外,使用对涂液接触角较大且润湿性较差的巻材或者巻材的表面粗糙度大且容易发生伴生风的巻材,在进行例如60m/分以上的高速涂布 (杆的运送速度)时,存在着因伴生风的影响而容易发生涂膜不连续等 涂布缺陷的问题。在此,伴生风为伴随巻材的移动的风,伴生风因扰乱 涂液贮存部而成为稳定涂布的障碍。越是高速涂布或者巻材表面越粗糙, 则越容易发生该伴生风。针对该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与前段的预着液用杆 接触并将过剩的涂液向巻材涂布后与计量用杆接触,并计量所希望的涂 布量的后计量方式的杆式涂布装置,其中,在与预着液用杆接触后,通 过在0.25秒内与计量用杆接触,即使为表面粗糙度较大的巻材也可稳定地 进行涂布。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与前段的预着液用杆接触并将过 剩的涂液向巻材涂布后与计量用杆接触,并计量所希望的涂布量的后计 量方式的杆式涂布装置,其中,通过使预着液用杆通过后的涂布量W1与 计量用杆通过后的涂布量W2之比(Wl/W2)为0.8 4.0,即使是高速涂布也可稳定地涂布。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2—192050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 — 126753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 — 159560公报但是,在现有的杆式涂布方法中,实际上对于对巻材的接触角较大 的涂液、或表面粗糙度较大且对涂液润湿性较差的巻材,尚无解决产生 液体不连续等的对策。例如,专利文献2或3为在具有预着液用杆和计量用杆的后计量系统 的杆式涂布装置中,使用表面粗糙度大的巻材进行高速涂布的情况下的 稳定的涂布方法,在由一个杆进行涂布和计量的涂布/计量一体型的杆式涂布装置中,实际上并没有发现充分的解决对策。为此,以往,在涂布/ 计量一体型的杆式涂布装置的情况下,不得不以低速进行涂布。另外,专利文献2和3公开了使用表面粗糙度大的巻材以进行高速涂 布时的对策,但对于使用表面粗糙度大且对涂液的润湿性差的巻材进行 高速涂布时的对策,尚未做出任何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巻材表面形 成伴生空气膜的高速涂布中,即使涂布对巻材的接触角较大的涂液,也 不会发生涂膜不连续等的涂布缺陷,并能够进行稳定涂布的杆式涂布方 法和装置、以及用杆式涂布方法制造的涂膜制品和平版印刷版。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论为对涂液的润湿性较差 的巻材,还是巻材的表面粗糙度大且容易发生伴生风的巻材,均能够进 行稳定的高速涂布的杆式涂布方法和装置、以及用杆式涂布方法制造的 涂膜制品和平版印刷版。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案l提供了一种杆式涂布方法,通过 一边将旋转的涂布用杆与连续移动的巻材下表面接触, 一边从相对于该 涂布用杆位于巻材移动方向上游侧的涂液排出部向所述巻材下表面排出 涂液,从而在所述涂布用杆的上游侧形成涂液贮存部,并通过该涂液贮 存部向巻材涂布涂液,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巻材的移动速度调整所述 涂液贮存部的压力。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杆式涂布方法中,即使在因对巻材的接触角较大 而对巻材的润湿性(涂液的附着)较差的涂液的情况下,通过提升涂液 贮存部的压力,即使涂布速度高速化也不会发生涂膜不连续等涂布缺陷。 在相关杆式涂布方法中使用的涂布用杆可以是平滑杆、线材杆、滚轧成 形杆中的任意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l,在杆式涂布方法中,可根据巻材的移动速度调 整涂液贮存部的压力。即,在增加巻材的移动速度进行涂布时,涂液贮 存部的压力也增大。由此,在巻材表面形成伴生空气膜的高速涂布中,即使涂布对巻材接触角较大的涂液,也不会发生涂膜不连续等涂布缺陷, 能够稳定地涂布。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案2提供了一种杆式涂布方法,通过 一边将旋转的涂布用杆与连续移动的巻材下表面接触, 一边从相对于涂 布用杆位于巻材移动方向上游侧的涂液排出部向所述巻材下表面排出涂 液,从而在所述涂布用杆的上游侧形成涂液贮存部,并通过该涂液贮存 部向巻材涂布涂液,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巻材的移动速度为V (m/分)、 所述涂液贮存部的压力为P(kPa)、所述涂液的着液瞬间接触角为0 (度) 时,以满足关系式0.5V《50+P— e的方式调整所述涂液贮存部的压力。方案2为,为了不发生涂膜不连续等涂布缺陷,在巻材的移动速度与 涂液贮存部的压力的关系的基础上,添加了涂液的着液瞬间接触角共3个 因素的关系。通过这3个因素满足关系式0.5V《50 + P— 9的方式调整涂 液贮存部的压力,即使为相对于巻材的接触角较大的涂液,也能够不发 生涂膜不连续地高速涂布。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案3提供了一种杆式涂布方法,通过 一边将旋转的涂布用杆与连续移动的巻材下表面接触, 一边从相对于涂 布用杆位于巻材移动方向上游侧的涂液排出部向所述巻材下表面排出涂 液,从而在所述涂布用杆的上游侧形成涂液贮存部,并通过该涂液贮存 部向巻材涂布涂液,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巻材的移动速度为V (m/分)、 所述涂液贮存部的压力为P (kPa)、所述巻材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 (um)时,以满足关系式0.5V《40+P—50Ra的方式调整所述涂液贮存 部的压力。本专利技术的方案3规定了使用表面粗糙度大的巻材以稳定地高速涂布 时的条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3,在杆式涂布方法中,由于以满足上述关系式 0.5V《40+P—50Ra的方式调整涂液贮存部的压力P,因此,即使使用表 面粗糙度大的巻材进行高速涂布时,也能够不发生涂膜不连续等涂布缺 陷地稳定涂布。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案4提供了一种杆式涂布方法,通过 一边将旋转的涂布用杆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杆式涂布方法,通过一边将旋转的涂布用杆与连续移动的卷材下表面接触,一边从相对于涂布用杆位于卷材移动方向上游侧的涂液排出部向所述卷材下表面排出涂液,从而在所述涂布用杆的上游侧形成涂液贮存部,并通过该涂液贮存部向卷材涂布涂液,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卷材的移动速度调整所述涂液贮存部的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岛笃松本悟曾根信幸成濑康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