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81126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基板、第一发光二极管组及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以及至少一个开关;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组及第二发光二极管组设于该基板上,其中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组具有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组具有第三端点及第四端点;该至少一个开关电性连接该第一端点、该第二端点、该第三端点及该第四端点,使该第一端点与该第三端点选择性导通、该第二端点与该第四端点选择性导通,而该第二端点与该第三端点选择性导通;其中,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端点及该第四端点,以供电给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组及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组,藉此,提供多种电压输入模式以供切换,以符合多种输入电压值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发光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提供多种电压输入模式以供切换的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发光二极管灯泡包括散热壳、基板、发光二极管及电路板,其中发光二极管设于基板上,基板设于散热壳上。电路板设于散热壳内,并电性连接于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以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 电路板通常设计有复杂电路,以符合多种输入电压值的需求。此外,电路板占有一定体积,使散热壳需要配合设计成大容置空间才能容纳电路板,导致发光二极管的整体体积无法有效缩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发光装置,一实施例中,发光装置通过简便的结构设计即可提供多种电压输入模式以供切换,以符合多种输入电压值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基板、第一发光二极管组及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以及至少一个开关;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组及第二发光二极管组设于该基板上,其中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组具有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组具有第三端点及第四端点;该至少一个开关电性连接该第一端点、该第二端点、该第三端点及该第四端点,使该第一端点与该第三端点选择性导通、该第二端点与该第四端点选择性导通,而该第二端点与该第三端点选择性导通;其中,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端点及该第四端点,以供电给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组及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优选的,该至少一个开关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第三开关,该第一开关设于该基板上,其中该第一开关电连接该第一端点与该第三端点;该第二开关设于该基板上,其中该第二开关电连接该第二端点与该第四端点;该第三开关,设于该基板上,其中该第三开关电连接该第二端点与该第三端点。优选的,当该第一开关及该第二开关导通,且该第三开关不导通时,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组并联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优选的,当该第一开关及该第二开关不导通,且该第三开关系导通时,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串联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优选的,该开关为可切换式机械开关。优选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中至少一者包括复数个子发光二极管,彼此串联,使该复数个子发光二极管的串联总额定电压达到预设电压值。优选的,该预设电压值为110伏特。优选的,该发光装置更包括电阻,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组或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使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组或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串联该电阻后的总额定电压达到预设电压值。优选的,该发光装置,更包括桥式整流电路,连接于该第一端点及该第四端点,该外部电源通过该桥式整流电路供电给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组及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优选的,该发光装置,更包括散热壳,该基板设于该散热壳上,使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组及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组的热量藉由该散热壳传导至外界。优选的,该发光装置,更包括灯罩导电片以及电性触点,该灯罩耦接于该散热壳的一端,用以罩住该基板;该导电片耦接于该散热壳的另一端,且具有螺纹结构;其中,该外部电源透过该导电片以及电性触点供电给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组及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光装置通过简便的结构设计即可提供多种电压输入模式以供切换,以符合多种输入电压值的需求且由于开关及其相关连接线路皆可整合于基板中,故可省略传统设于散热壳内部的驱动电路板,如此亦可简化散热壳的设计,进而 缩小发光二极管的整体体积。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及图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附图说明图I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剖视图;图2 (未绘示灯罩)绘示图I的俯视图;图3绘示图I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组并联于第二发光二极管组的电路图;图4绘示图I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串联于第二发光二极管组的电路图;图5A至图5C绘示图I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及第三开关的结构图;图6A至图6B绘示另一实施例的开关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组及第二发光二极管组的连接图;图7A至图7C绘示另一实施例的开关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组及第二发光二极管组的连接图;图8绘示绘示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组、第一发光二极管组及桥式整流电路的连接电路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1,其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剖视图。发光装置100可以是灯泡、手电筒或其它发光装置。本实施例以灯泡为例说明,其可应用于路灯、台灯或室内/外照明灯中。发光装置100包括基板110、散热壳120、灯罩130、导电片140、电性触点150、第一发光二极管组160 (图2)、第二发光二极管组170 (图2)、第一开关181 (图2)、第二开关182 (图2)、第三开关183 (图2)。基板110例如是铝基板110,其可设于散热壳120上,以将热量快速传导至散热壳120。此外,基板110可以是单层基板或多层基板。散热壳120的材质由导热性佳的材料制成,例如是金属,可将热量快速地对流至外界。另一实施例中,散热壳120可由陶瓷材料制成。灯罩130稱接于散热壳120的一端,用以罩住基板110。此外,灯罩130的材质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聚碳酸酯树脂(Polycarbonate,PC)或玻璃。 导电片140耦接于散热壳120的另一端,外部电源190可透过导电片140及电性触点150供电给第一发光二极管组160及第二发光二极管组170。此外,导电片140具有螺纹结构,使发光装置100可锁附于灯座上。导电片140及电性触点150可分别电连接于外部电源190的正、负电极,使外部电源190可供电给第一发光二极管组160及第二发光二极管组170。请参照图2(未绘示灯罩),其绘示图I的俯视图。第一发光二极管组160设于基板110上,其具有第一端点Pl及第二端点P2,其中第一端点Pl可电连接于外部电源190 (图I)的一个电极,例如是连接于外部电源190的正极。如图2所示,第一发光二极管组160包括复数个子发光二极管161,彼此串联,使该复数个子发光二极管161的串联总额定电压达到预设电压值,例如是110伏特或其它符合当地工作电压的数值。于一实施例中,各子发光二极管161的额定电压值例如是3. 3伏特,该复数个子发光二极管161的数量例如是33个,使预设电压值达到110伏特。此外,该复数个子发光二极管161的其中一些可由至少一个电阻取代,在此设计下,仍可使该至少一个电阻与其余子发光二极管161的串联总额定电压达到预设电压值。例如,子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为15个,而电阻的数量为18个,然,只要子发光二极管161与电阻的串联总额定电压达到预设电压值即可,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子发光二极管161及电阻的数量。如图2所示,第二发光二极管组170设于基板110上,其具有第三端点P3及第四端点P4,其中第四端点P4可电连接于外部电源190(图I)的另一个电极,例如是连接于外部电源190的负极。如此一来,使外部电源190(图I)透过第一发光二极管组160的第一端点Pl及第二发光二极管组170的第四端点P4供电给第一发光二极管组160及第二发光二极管组170。如图2所示,第二发光二极管组170包括复数个子发光二极管171,彼此串联,使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东兴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电通有限公司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