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冲洗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7061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0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材料副斜井中由车辆引起的粉尘污染问题,提供一种车辆冲洗站,所述的车辆冲洗站包括沿副斜井井壁设置的框架式基础结构,基础结构的顶部装有顶喷喷嘴,两侧分别装有侧喷喷嘴,底部装有地喷喷嘴,可对出入井车辆表面进行立体交叉喷雾洗尘,保证地面的粉尘不进入井下,井下的粉尘也不能随着车辆出井,保证井下的粉尘不污染地面。且有用水量小,运行方便,结构简单,不易损坏等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洗装置,具体是一种煤矿生产中能对上、下材料斜井的车辆进行水流冲洗的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矿井上、下材料斜井的各类车辆不经过专门的冲洗就直接运行在材料斜井中,而一般的材料副斜井往往是矿井的主要进风井,因而空气流动速度快,本身在空气中的含尘量就已经很大了,而出入井的各类车辆更是把副斜井地面和巷帮上的微尘及车辆本身上的粉尘一并冲了起来,增大了空气中的粉尘含量,给井下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隐性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材料副斜井中由车辆引起的粉尘污染问题,提供一种车辆冲洗站。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车辆冲洗站,包括沿副斜井井壁设置的框架式基础结构,基础结构的顶部装有顶喷喷嘴,两侧分别装有侧喷喷嘴,底部装有地喷喷嘴。本技术所述的车辆冲洗站可对出入井车辆表面进行立体交叉喷雾洗尘,保证地面的粉尘不进入井下,井下的粉尘也不能随着车辆出井,保证井下的粉尘不污染地面。且有用水量小,运行方便,结构简单,不易损坏等特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车辆冲洗站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副斜井,2-基础结构,3-顶喷喷嘴,4-侧喷喷嘴,5-地喷喷嘴,6-矿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具体说明。本技术所述的车辆冲洗站,包括沿副斜井I井壁设置的框架式基础结构2,基础结构2的顶部装有顶喷喷嘴3,两侧分别装有侧喷喷嘴4,底部装有地喷喷嘴5。车辆冲洗站设在副斜井井口,基础结构采用不锈钢压花板和阳光板沿斜井井壁搭建,为保证水压,车辆冲洗站水源由7. 5Kw潜水泵提供。矿车进入车辆冲洗站后,各方向的喷嘴喷水对矿车进行清洗。为了进一步提高冲洗效率,优选的方案是顶部沿副斜井轴向设置一排顶喷喷嘴3,两侧各设置两排侧喷喷嘴4,每排16个,底部设置4个地喷喷嘴,地喷喷嘴5兼具冲洗和喷雾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冲洗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副斜井(I)井壁设置的框架式基础结构(2),基础结构(2)的顶部装有顶喷喷嘴(3),两侧分别装有侧喷喷嘴(4),底部装有地喷喷嘴(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冲洗站,其特征在于顶部沿副斜井轴向设置ー排顶喷喷嘴(3)。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车辆冲洗站,其特征在于两侧各设置两排侧喷喷嘴(4),每排16个。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车辆冲洗站,其特征在于底部设置(4)个地喷喷嘴(5)。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了解决材料副斜井中由车辆引起的粉尘污染问题,提供一种车辆冲洗站,所述的车辆冲洗站包括沿副斜井井壁设置的框架式基础结构,基础结构的顶部装有顶喷喷嘴,两侧分别装有侧喷喷嘴,底部装有地喷喷嘴,可对出入井车辆表面进行立体交叉喷雾洗尘,保证地面的粉尘不进入井下,井下的粉尘也不能随着车辆出井,保证井下的粉尘不污染地面。且有用水量小,运行方便,结构简单,不易损坏等特点。文档编号B60S3/04GK202368543SQ201120561828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冯彩亮, 刘军权, 安玉龙, 杨发长 申请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发长安玉龙冯彩亮刘军权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