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平衡轴的角接触关节轴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47526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5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平衡轴的角接触关节轴承组件,包括角接触关节轴承,所述的角接触关节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的内圈位于外圈内,两者之间通过球面连接,该角接触关节轴承组件由两个单套轴承及一中隔圈组成,所述的中隔圈轴位于两个单套轴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于:两个单套轴承之间设置有中隔圈,便于控制两个单套轴承之间的距离,即安装游隙。(*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平衡轴的角接触关节轴承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汽车平衡轴的轴承基本为角接触关节轴承,且在平衡轴上安装多个角接触关节轴承,各轴承之间的距离难以控制,即轴承游隙难以控制,造成安装游隙不一。若安装间隙过大,容易造成平衡轴在行走时震动大,轴承会出现碰伤破落,导致轴承早期失效,密封圈失去密封效果而漏油严重等问题;若安装间隙过小,使轴承在行走时发热、润滑失效,造成轴承早期失效,更严重的是,轴承抱死,造成平衡轴断裂;现有的单个单个安装便会造成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游隙较一致的用于汽车平衡轴的角接触关节轴承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角接触关节轴承,所述的角接触关节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的内圈位于外圈内,两者之间通过球面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角接触关节轴承组件由两个单套轴承及一中隔圈组成,所述的中隔圈轴位于两个单套轴承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单套轴承之间设置有中隔圈,便于控制两个单套轴承之间的距离,即安装游隙。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中隔圈的两端端面与内圈端面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定安装的接触位置。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角接触关节轴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一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平衡轴的角接触关节轴承组件,包括角接触关节轴承1,所述的角接触关节轴承I包括内圈12和外圈11,所述的内圈12 位于外圈11内,两者之间通过球面连接,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该角接触关节轴承组件由两个单套角接触关节轴承及一中隔圈2组成,所述的中隔圈2位于两个单套角接触关节轴承之间;便于控制两个单套轴承之间的距离,即安装游隙。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中隔圈的2轴向长度公差与轴承I宽度公差相适配,可更精确的保持安装游隙的一致性,减少安装人员在选配轴承及中隔圈相适合的步骤,可以到达免调整的效果,所述的中隔圈的两端端面与内圈端面连接;为了能实现平衡轴轴承的免调整,将轴承分档,轴承装配高的按照某公差带分为一档,进行选配,选配完,再根据选配结果进行加工中隔圈,中隔圈的公差控制在相应范围内,直至达到与轴承公差相适配。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汽车平衡轴的角接触关节轴承组件,包括角接触关节轴承,所述的角接触关节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的内圈位于外圈内,两者之间通过球面连接,其特征在于 该角接触关节轴承组件由两个单套轴承及一中隔圈组成,所述的中隔圈轴位于两个单套轴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汽车平衡轴的角接触关节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隔圈的两端端面与内圈端面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平衡轴的角接触关节轴承组件,包括角接触关节轴承,所述的角接触关节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的内圈位于外圈内,两者之间通过球面连接,该角接触关节轴承组件由两个单套轴承及一中隔圈组成,所述的中隔圈轴位于两个单套轴承之间;本技术在于两个单套轴承之间设置有中隔圈,便于控制两个单套轴承之间的距离,即安装游隙。文档编号F16C17/26GK202348958SQ20112050952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专利技术者屈挺双, 王戊己, 马建忠 申请人:人本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戊己屈挺双马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人本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