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44548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5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阀,包括机座外壳和接线座以及机壳,机壳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穿出通孔的导向架和嵌置在接线座上的轴承支架,轴承支架上设置有磁钢组件,磁钢组件包括转芯、包覆在转芯外表面上的磁钢、穿置在转芯内的芯轴和套置在转芯端部上的轴承以及防止轴承轴向滑移的固定圈,轴承卡合在轴承支架内壁上,芯轴的端部连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穿出导向架顶于锥头的内壁上,套置有轴承的转芯的端部上设置有与L型凹槽相配合的凸点,转芯的凸点嵌在固定圈的L型凹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阀,采用此种磁钢组件,能够避免轴承的滑脱和转芯的老化;采用线路板的方式连接,能够避免线圈与引脚之间的虚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怠速控制阀的领域,尤其是一种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阀
技术介绍
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阀是世界上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怠速控制装置。用于汽车电喷系统旁通空气通道的开度,从而调节旁通气量,使发送机转速达到所要求的目标值,其结构主要由永磁构成的转子,激磁线圈构成的定子和把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进给丝杠及阀门等部分组成,它利用系统供给的步进信号进行转换控制,使转子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从而阀芯(丝杠)进行伸缩运动以达到调节旁通空气道截面的目的,从而稳定怠速,并达到理想的怠速转速。目前使用的怠速控制阀中使用的转芯与轴承结合后,为了防止轴承轴向滑脱出去,需要在转芯的端部边缘上利用电焊铁加热边缘,使其边缘涨开形成一个涨边,这样的方式容易造成转芯的老化,从而导致转芯过程中,轴承的滑脱,影响使用,在使用的怠速控制阀的机座外壳和接线座之间都采用的是插接式结构的,其密封性不好,另外,有些使用的怠速控制阀内的线圈与引脚的连接方式是直接焊接,由于线圈为铜丝制成,在四个端头连接四个引脚时,需要将铜丝之间进行绝缘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线圈短路和虚焊的现象,其这一问题难以解决。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阀,其特征是包括机座外壳⑴和与机座外壳⑴相配合的接线座(2)以及设置在机座外壳(I)和接线座(2)之间的机壳(3),所述的机座外壳(I)上开设有通孔(4),所述的机壳(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穿出通孔(4)的导向架(5)和嵌置在接线座(2)上的轴承支架(6),导向架(5)外部设置有护套(7),护套(7)的另一端连接有锥头(8),锥头(8)和护套(7)之间设置有弹簧(9),所述的机壳(3)内安装有极板(10),极板(10)上分别套置有第一线圈骨架(11)和第二线圈骨架(12),第一线圈骨架(11)和第二线圈骨架(12)上均绕制有线圈(13),接线座(2)上安装有引脚(27),线圈(13)与引脚(27)相连接,所述的轴承支架(6)上设置有磁钢组件,所述的磁钢组件包括转芯(14)、包覆在转芯(14)外表面上的磁钢(15)、穿置在转芯(14)内的芯轴(16)和套置在转芯(14)端部上的轴承(17)以及防止轴承(17)轴向滑移的固定圈(18),轴承(17)卡合在轴承支架出)内壁上,芯轴(16)的端部连接有调节螺杆(19),调节螺杆(19)穿出导向架(5)顶于锥头(8)的内壁上,所述的固定圈(18)内侧面上横向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友丹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美特精密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