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定子及轴向间隙型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3918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4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定子及轴向间隙型电动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定子的两个端面对称的设置定子齿和定子绕组,以支持轴向间隙型电动机采用可使旋转轴受力更为平衡的双转子方式,因而有助于提高轴向间隙型电动机可承受的最大转矩及转速。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为定子设置定子槽来替代集电环和冷却外壳,以简化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结构。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设置定子的间隙槽沿径向方向等宽来提高对气隙的利用,以及通过设置定子的定子齿的端部边缘形成倒角来抑制磁力线的分散。从而,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比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机技木,特别涉及ー种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转子,以及应用该定子的ー种轴向间隙型电动机。
技术介绍
轴向间隙型电动机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动カ部件,其动カ性能对电动汽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比功率是ー种用来衡量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动カ性能的指标,比功率等于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最大功率与质量的比值。然而,现有技术往往更关注如何改善散热效果、聚磁性能、最大转矩等直接影响最大功率的各种因素,并借此来提高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最大功率,但与此同时,却难以防止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结构复杂化,并由此导致轴向间隙性电动机的质量増大。因此,现有技术无法真正有效地提高轴向间隙性电动机的比功率,并且还有可能会由于结构的复杂化而进ー步阻碍最大功率的提高,并导致成本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定子,以及应用该定子的ー种轴向间隙型电动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ー种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转子,所述定子在所述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两个转子之间;所述定子具有ー环状的定子磁轭部,所述定子磁轭部的分别朝向两个所述转子的两端面对称地设置有多个定子齿,每个所述定子齿由电线缠绕形成ー对应的定子绕组。优选地,所述定子磁轭部的周面进ー步形成有环状的定子槽,所述定子磁轭部的两端面进ー步形成有与所述定子槽连通的接线孔;以及,所述电线通过所述定子槽穿插于多个所述接线孔,以在每一所述定子齿分别缠绕形成对应的所述定子绕组。更优地,每一所述定子齿与其所在端面的一对所述接线孔相对应;所述电线沿所述定子槽的延伸方向布线,交替地从不同端面的每对所述接线孔中的一个穿出所述定子槽,并从另ー个穿入所述定子槽,以及,所述电线在每对所述接线孔的位置处位于所述定子槽之外的部分在该对所述接线孔对应的ー个所述定子齿缠绕形成该所述定子齿对应的一个所述定子绕组。优选地,每个所述定子齿在所述定子磁轭部的径向方向上的各位置处的周向宽度自所述定子磁轭部的外侧向所述定子磁轭部的内侧递减。 优选地,所述定子齿的端部形成有倒角。本专利技术提供的ー种轴向间隙型电动机,包括旋转轴、以及可绕所述转轴旋转的转子,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定子。优选地,每一所述转子包括轴盘,其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环状的转子框,其与所述轴盘固定连接;环状的转子磁轭部,其与所述转子框固定连接;多个主永久磁铁,多个所述主永久磁铁沿所述转子磁轭部的周向方向排列、并固定于所述转子磁轭部;多个副永久磁铁,多个所述副永久磁铁分别设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主永久磁铁之间,并固定于所述转子磁轭部; 其中,多个所述主永久磁铁的磁极方向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的延伸方向;姆两个相邻的所述主永久磁铁的磁极方向相反;每个所述副永久磁铁的两磁极分别与其两侧的所述主永久磁铁的朝向所述定子一端的磁极同极对置;以及,两个所述转子的所述轴盘与同一根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并且两个所述转子的相互对置的所述主永久磁铁的磁极方向相反。更优地,每个所述主永久磁铁在所述转子磁轭部的径向方向上的各位置处的周向宽度自所述转子磁轭部的外侧向所述转子磁轭部的内侧递减。更优地,所述转子框由非磁性材质构成。更优地,所述转子磁轭部为导磁材质构成如上可见,本专利技术中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定子的两个端面対称的设置有定子齿和定子绕组,因而能够允许在该定子的两侧均可以设置转子,即支持轴向间隙型电动机采用双转子方式。而且,由于双转子方式能够通过平衡旋转轴的受力点来提高电机可承受的最大转矩及转速,因而能够有助于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最大功率的提高,从而能够提高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比功率。本专利技术中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定子还可以具有定子槽,该定子槽能够用于电线布线和散热,因而无需定子再装设用于电线布线的集电环以及用于散热的冷却外売。而且,由于无需集电环和冷却外壳的定子的结构得到了简化,因而能够降低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质量,从而能够提高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比功率。此外,结构简化还能够允许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体积减小,以及,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结构简化还能够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中还可以设置定子的定子齿的端部边缘形成有倒角,用以抑制磁力线的分散,这样,能够有助于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最大功率的进一步提尚,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闻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比功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装配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定子的立体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定子的端面方向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定子的周面方向视图;图6为图5中的A-A向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转子的永久磁铁的极性分布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转子产生的磁通回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參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歩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装配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轴向间隙型电动机的分解示意图。请參见图I和图2,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轴向间隙型电动机I包括一外壳10 (未在图2中示出)、两个轴承20、一旋转轴30、一定子40、两个转子50。其中外壳10具有相対的两个端面、以及封闭环绕的周面;两个轴承20分别设于外壳10的两个端面;旋转轴30承载于两个轴承20 ;定子40固定设于外壳10内;转子50可于外壳10内绕旋转轴30旋转;并且,定子40在旋转轴30的延伸方向上位于两个转子50之间,即,两个转子50在旋转轴30的延伸方向上分別位于定子40的两侧,从而使轴向间隙型电动机I采用双转子方式。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定子的立体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定子的端面方向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定子的周面方向视图。图6为图5中的A-A向剖视图。请參见图I和图2并同时结合图3、图4、图5以及图6,定子40包括—环状的定子磁轭部41,其两个端面分别朝向位于定子40的对应侧的ー转子50 ;多个定子齿42 (未在图6中示出),多个定子齿42对称地设置在定子磁轭部41的两端面,并且,每个定子齿42可由电线缠绕形成ー对应的定子绕组(各视图中均省略了定子绕组)。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设定多个定子齿42及对应的定子绕组的主极配置方式。即,基于旋变磁场的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不同极对数以及相数的需求,将定子绕组设置为三相、六相、十二相等,本文不再予以赘述。可见,由于定子40的定子磁轭部41的两个端面对称地设置有定子齿42和定子绕组,因而能够允许在该定子40的两侧均可以设置转子50,即支持轴向间隙型电动机采用双转子方式。从而,利用双转子方式能够平衡旋转轴30的受力点,并以此提高最大转矩,进而能够有助于轴向间隙型电动机I的最大功率的提闻。而且,每个定子齿42在定子磁轭部41的径向方向上的各位置处的周向宽度,自定子磁轭部41的外侧向定子磁轭部41的内侧递减,优选的,每两个相邻的定子齿42之间形成的间隙槽在定子磁轭部41的径向方向上的各位置处的周向宽度相等,即,每两个相邻定子齿42之间的间隙槽沿径向方向等宽。这样,能够使定子绕组在间隙槽处的气隙被更有效地利用,因而能够有助于轴向间隙型电动机I的最大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柱韩旭林斯瑜付鑫崔相雨周道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海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