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氢致开裂压力容器用钢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3324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3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氢致开裂压力容器用钢,其化学成分(重量%)为:C:0.15-0.25%,Si:0.10-0.30%,Mn:1.0-1.6%,P≤120ppm,S≤0.002%,Mo:0.35-0.60%,V≤0.05%,Ni:0.20-0.80%,Ca:0.0013-0.0045%,Al:0.002-0.050%,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钢的如下制造方法:经LD转炉冶炼,炉外精炼以及模铸后,钢坯加热到1100-1250℃后以至少80%以上的变形量进行轧制;轧制钢板进行淬火处理,轧制钢板在860-940℃再加热,充分保温,钢板保温结束立即喷水快速冷却至200℃以下;淬火钢板接着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600-700℃,保温足够长时间后空冷。得到的高强度高韧性且在湿硫化氢环境具有优良抗氢致开裂性能的钢,屈服强度大于485MPa,抗拉强度处于620-795MPa,50mm标距延伸率超过16%,具有优良冲击韧性,适合用于压力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容器用钢,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涉及在湿硫化氢环境中具有抗氢致开裂性能的钢的专利主要集中在管线钢领域,涉及压力容器用钢的专利并不多。CN1914341A涉及一种具有抗氢致开裂(HIC)性能的用于制造管线的钢板,其中C 含量在O. 03-0. 15%,Mn、Cr、Mo、V、B、Nb合金化,其抗HIC性能通过含Cu或Ni实现。这种钢中夹杂TiN最大不超过30 μ m。CN1715435A涉及一种具有抗HIC(氢致开裂)性能的管线钢及其热轧板制造方法, 其中C最多不超过O. 055%,含有Si、Mn、Ti、V、Nb、B等元素,用于管线的热轧板卷,一般不超过20mm。这两个钢种在用途和钢板厚度上与本专利技术有较大区别。JP2008-007841A公开了一种制造管线、海洋结构、压力容器用钢的成分组织和制造工艺。利用Nb和Ti元素提高强度,成分满足关系式I. 48-1. 5*Si-14. 3*Ti_73*N>0. 72。 工艺上采用连铸坯作为原料生产钢板。抗氢致开裂(HIC)试验的开裂面积比(cracking area ratios, CAR)小于4%。本专利不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斌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