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容器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8662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焊后热处理应优先采用在炉内加热的方法,其操作应符合如下规定:(1)焊件进炉时炉内温度不得高于4000C;(2)焊件升温至400C后,加热区升温速度不得超过500/6δsOC/h(δs为焊接接头处钢板厚度,且不得超过2000C/h,最小可为500Ch);(3)升温时,加热区内任意5000mm长度内温差不得大于1200C;(4)保温时,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宜超过650C;(5)升温及保温时应控制加热区气氛,防止焊件表面氧化;(6)炉温高于400C时加热区降温速度不得超过650C/δs0C/h,且不得超过260C/h,最小可为500C/h;(7)焊件出炉时,炉温不得高于400C,出炉后应在静止空气中继续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容器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压力容器热处理工艺存在工序安排不合理、工序繁多,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使得生产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的压力容器热处理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容器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焊后热处理应优先采用在炉内加热的方法,其操作应符合如下规定:(1)焊件进炉时炉内温度不得高于4000C;(2)焊件升温至400C后,加热区升温速度不得超过500/6δsOC/h(δs为焊接接头处钢板厚度,且不得超过2000C/h,最小可为500Ch;(3)升温时,加热区内任意5000mm长度内温差不得大于1200C;(4)保温时,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宜超过650C;(5)升温及保温时应控制加热区气氛,防止焊件表面氧化;(6)炉温高于400C时加热区降温速度不得超过650C/δs0C/h,且不得超过260C/h,最小可为500C/h;(7)焊件出炉时,炉温不得高于400C,出炉后应在静止空气中继续冷却;2)、焊后热处理允许在炉内分段进行,分段热处理时其重复加热长度应不小于l500mm;3)、B、C、D类焊接接头,球形封头与圆筒相连的A类焊接接头以及缺陷补焊部位,允许采用局部热处理方法;局部热处理时,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小于钢材厚度6s的2倍;接管与壳体相焊的加热宽度不得小于钢材厚度的6倍;4)、具体热处理工艺曲线及参数按热处理工艺卡执行;5)、有防腐要求的不锈钢及复合钢板制压力容器的表面,应进行酸洗、钝化处理;该类钢制零件按图样要求进行热处理后还需酸洗、钝化处理;6)、奥氏体不锈钢有晶间腐蚀介质场合时,应该进行11000C固溶处理或8750C稳定化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压力容器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焊后热处理应优先采用在炉内加热的方法,其操作应符合如下规定:(1)焊件进炉时炉内温度不得高于4000C;(2)焊件升温至400C后,加热区升温速度不得超过500/6δsOC/h(δs为焊接接头处钢板厚度,且不得超过2000C/h,最小可为500Ch;(3)升温时,加热区内任意5000mm长度内温差不得大于1200C;(4)保温时,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宜超过650C;(5)升温及保温时应控制加热区气氛,防止焊件表面氧化;(6)炉温高于400C时加热区降温速度不得超过650C/δs0C/h,且不得超过260C/h,最小可为500C/h;(7)焊件出炉时,炉温不得高于400C,出炉后应在静止空气中继续冷却;2)、焊后热处理允许在炉内分段进行,分段热处理时其重复加热长度应不小于l500mm;3)、B、C、D类焊接接头,球形封头与圆筒相连的A类焊接接头以及缺陷补焊部位,允许采用局部热处理方法;局部热处理时,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小于钢材厚度6s的2倍;接管与壳体相焊的加热宽度不得小于钢材厚度的6倍;4)、具体热处理工艺曲线及参数按热处理工艺卡执行;5)、有防腐要求的不锈钢及复合钢板制压力容器的表面,应进行酸洗、钝化处理;该类钢制零件按图样要求进行热处理后还需酸洗、钝化处理;6)、奥氏体不锈钢有晶间腐蚀介质场合时,应该进行11000C固溶处理或8750C稳定化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容器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焊后热处理应优先采用在炉内加热的方法,其操作应符合如下规定:(1)焊件进炉时炉内温度不得高于4000C;(2)焊件升温至400C后,加热区升温速度不得超过500/6δsOC/h(δs为焊接接头处钢板厚度,且不得超过2000C/h,最小可为500Ch;(3)升温时,加热区内任意5000mm长度内温差不得大于1200C;(4)保温时,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宜超过650C;(5)升温及保温时应控制加热区气氛,防止焊件表面氧化;(6)炉温高于400C时加热区降温速度不得超过650C/δs0C/h,且不得超过260C/h,最小可为500C/h;(7)焊件出炉时,炉温不得高于400C,出炉后应在静止空气中继续冷却;2)、焊后热处理允许在炉内分段进行,分段热处理时其重复加热长度应不小于l500mm;3)、B、C、D类焊接接头,球形封头与圆筒相连的A类焊接接头以及缺陷补焊部位,允许采用局部热处理方法;局部热处理时,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小于钢材厚度6s的2倍;接管与壳体相焊的加热宽度不得小于钢材厚度的6倍;4)、具体热处理工艺曲线及参数按热处理工艺卡执行;5)、有防腐要求的不锈钢及复合钢板制压力容器的表面,应进行酸洗、钝化处理;该类钢制零件按图样要求进行热处理后还需酸洗、钝化处理;6)、奥氏体不锈钢有晶间腐蚀介质场合时,应该进行11000C固溶处理或8750C稳定化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容器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焊后热处理应优先采用在炉内加热的方法,其操作应符合如下规定:
(1)焊件进炉时炉内温度不得高于4000C;
(2)焊件升温至400C后,加热区升温速度不得超过500/6δsOC/h(δs为焊接接头处钢板厚度,且不得超过2000C/h,最小可为500Ch;
(3)升温时,加热区内任意5000mm长度内温差不得大于1200C;
(4)保温时,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宜超过650C;
(5)升温及保温时应控制加热区气氛,防止焊件表面氧化;
(6)炉温高于400C时加热区降温速度不得超过650C/δs0C/h,且不得超过260C/h,最小可为500C/h;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银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旭新悦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