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压力容器用钢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38110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4 12:33
一种核电压力容器用钢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冶炼、铸造板坯,钢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5~0.20%,Si?0.10~0.40%,Mn0.75~1.6%,Cr?0.15~0.6%,Nb?0.010~0.04%,Ti?0.008~0.03%,Alt0.030~0.050%,Ca?0.0010~0.0050%,N?0.003~0.012%,S≤0.010%,P≤0.012%,Sn≤0.003wt.%、Sb≤0.002%、As≤0.0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且Alt/N≥2;2)热轧,板坯加热温度1100~1250℃,第一阶段轧制温度950~1020℃,压下率≥80%,第二阶段轧制温度780~900℃,压下率≥60%;3)冷却、卷取,冷却速度4.0~15℃/s,卷取温度590~680℃,通过控轧控冷工艺,获得核电压力容器用钢板的显微组织为细小铁素体+珠光体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用钢领域,具体涉及,可满足核电压力容器结构件或衬件用,钢板厚度在2. 5 16mm,具有晶粒细小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其屈服强度大于265MPa,抗拉强度处于410_590MPa,延伸率超过22%,并拥有优良的低温(-20°C )冲击韧性和300°C瞬时拉伸性能及模拟焊后热处理后稳定的机械性能。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以及对能源需求的增长,促进了核电用钢的发展。核电用材料重点有三大类,一是锆合金体系,大量用于热中子堆的燃料包壳上;二是钢和镍基合金体系,用于核电包壳、压力容器、回路系统上;三是铝合金系统,常用于研究试验堆中。 核电包壳、压力容器等用材主要集中在不锈钢、耐热钢和镍基合金上,其制造方法以锻件、 管件、棒件为主。在核电发展初期,核反应堆构件用钢主要是碳钢,其化学成分简单,表现出优良的工艺稳定性、低的辐射脆化敏感性和良好的焊接性。但是,随着核反应堆构件向大型化发展,碳钢不足之处越来越明显,如强度低、高温性能差,碳钢逐渐被强度更高、性能更好的锰钥系低合金高强度钢所代替,随着核壳体壁厚进一步增加,锰钥系低合金高强度钢的韧性不足显露出来,因此,锰钥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蔚柏明卓邢闻于同文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