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拉手底座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30696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3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门拉手底座的制作方法,采用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制作车门拉手底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作注塑汽车拉手底座用原材料,具体为:将改性聚丙烯与玻璃纤维混合形成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后共挤出,使聚丙烯高分子树脂均匀包覆于玻璃纤维外表面,将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挤出后进行冷却、切断得到粒料,粒料即原材料,其中玻璃纤维的含量为30%~40%;步骤2:将原材料烘干;步骤3:将原材料放入注塑机料筒中熔融;步骤4:将熔融后的原材料分两段注射到模具中进行注塑,经过冷却脱模后即可取得拉手底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满足产品尺寸、结构和功能的同时,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同时大幅度节约生产中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制造领域,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绝大部分车门拉手均使用塑料材料。由于其后续需要进行电镀或喷涂等工艺,因而一般选用后处理效果比较好的塑料材料,常用的有PC+ABS、PC+PBT、ABS、PC+PA 等。与之相配套的门拉手底座由于其为非外观件,一般采用尼龙(PA)等工程塑料,市面上此类拉手底座主要为PA6-GF30、PA66-GF30或者PBT-GF30。门拉手底座使用上述所提到的尼龙(PA)或PBT等工程塑料,其相比于通用塑料的优点在于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等)。但是也存在重量大,成本相对较高等劣势,因而有进一步改进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制作车门拉手底座的方法,减轻拉手的重量、降低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制作所述车门拉手底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I :制作注塑汽车拉手底座用原材料,具体为将改性聚丙烯与玻璃纤维混合形成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后共挤出,使聚丙烯高分子树脂均匀包覆于玻璃纤维外表面,将所述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挤出后进行冷却、切断得到粒料,所述粒料即原材料,其中玻璃纤维的含量为30% 40% ;步骤2 :将所述原材料烘干;步骤3 :将所述原材料放入注塑机料筒中熔融;步骤4:将熔融后的原材料分两段注射到模具中进行注塑,经过冷却脱模后即可取得所述拉手底座。进一步的,所述改性聚丙烯是由聚丙烯材料与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经过搅拌混合后熔融形成,其中所述改性聚丙烯的重量比为100份、抗氧剂的重量比为O. 3 I. 2份、 紫外线吸收剂的重量比为O. 5 O. 8份。进一步的,所述聚丙烯材料为注射模塑级聚丙烯,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所述紫外吸收剂为UV53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烘干温度为80°C 90°C,烘干时间为2h。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注塑机料筒加热的温度分为4段,分别为后段210°C 220°C、中段 220°C 230°C、前段 230°C 240°C喷嘴 240°C 250°C。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将熔融后的原材料分两段注射到模具中注塑,总注塑时间为 IOs,第一段压力100 120MPa,射出速度55±5mm/s ;第二段压力60 70MPa,射出速度20±5mm/s ;模具保持压力55MPa,保压时间约20s±5s,冷却时间约为20s±5s。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模具温度为60°C 70°C。进一步的,所述粒料长度为12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PP-LGF)材料取代工程塑料应用于门拉手底座,可以在满足产品尺寸、结构和功能的同时,减重约15 30%,降低材料成本30% 40%,同时大幅度节约生产中的能耗。附图说明图I表示本专利技术车门拉手底座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结构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I所示,,采用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制作所述车门拉手底座,包括以下步骤步骤I :制作注塑汽车拉手底座用原材料,具体为将改性聚丙烯与玻璃纤维混合后共挤出,使聚丙烯高分子树脂均匀包覆于玻璃纤维外表面,将改性聚丙烯与玻璃纤维混合后共挤出形成的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进行冷却、切断得到粒料,所述粒料即原材料,所述粒料长度为12mm,其中玻璃纤维的含量为 30% 40% ;所述改性聚丙烯是由聚丙烯材料与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经过搅拌混合后熔融形成,其中所述改性聚丙烯的重量比为100份、抗氧剂的重量比为O. 3 I. 2份、紫外线吸收剂的重量比为O. 5 O. 8份;所述聚丙烯材料为注射模塑级聚丙烯,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所述紫外吸收剂为UV531 ;步骤2 :将所述原材料烘干,烘干温度为80°C 90°C,烘干时间为2h ;步骤3 :将所述原材料放入注塑机料筒中熔融,注塑机料筒加热的温度分为4段, 分别为后段210°C 220°C、中段220°C 230°C、前段230°C 240°C、喷嘴240°C 250°C;步骤4:将熔融后的原材料分两段注射到模具中进行注塑,模具温度为60°C 70°C,总注塑时间为10s,第一段压力100 120MPa,射出速度55±5mm/s ;第二段压力60 70MPa,射出速度20±5mm/s ;模具保持压力55MPa,保压时间约20s±5s,冷却时间约为20s±5s,冷却脱模后即可取得所述拉手底座。采用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制作车门拉手底座的方法具体如下实施例I :,采用PRET A422-LG40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制作所述车门拉手底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I :采用PRET A422-LG40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制作所需粒料,粒料长度为412mm ;步骤2 :将所述粒料烘干,烘干温度为90°C,烘干时间为2h ;步骤3 :将所述粒料放入注塑机料筒中熔融,注塑机料筒加热的温度分为4段,分别为后段215°C、中段225°C、前段235°C、喷嘴245°C ;步骤4:将熔融后的粒料分两段注射到模具中进行注塑,为保证熔体在模具内顺利流动,避免急冷造成充填不完整或者使注塑制品产品过大的温差应力,模具温度为60°C ; 注射时,第一段压力llOMPa,射出速度55mm/s,第二段压力65MPa,射出速度20mm/s ;注塑时间为10s,模具保持压力55MPa,保压时间约20s,冷却时间约为20s,经过冷却脱模后即可取出制品;注塑成型为重量97g,长度为248mm、宽度为53mm、高度为25. 5mm的乘用车前/后门外拉手底座,去掉浇口后即可装配使用。实施例2 : —种车门拉手底座的制作方法,采用Ticona Celstran PP-GF30-04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制作所述车门拉手底座,包括以下步骤步骤I :采用Ticona Celstran PP-GF30-04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制作所需粒料,粒料直径3mm、长度为12mm ;步骤2 :将所述粒料烘干,烘干温度为80°C,烘干时间为2h ;步骤3 :将所述粒料放入注塑机料筒中熔融,注塑机料筒加热的温度分为4段,分别为后段210°C、中段220°C、前段230°C、喷嘴240°C ;步骤4:将熔融后的粒料分两段注射到模具中进行注塑,为保证熔体在模具内顺利流动,避免急冷造成充填不完整或者使注塑制品产品过大的温差应力,模具温度为65°C ; 注射时,第一段压力lOOMPa,射出速度50mm/s,第二段压力60MPa,射出速度15mm/s ;注塑时间为10s,模具保持压力55MPa,保压时间约15s,冷却时间约为15s,经过冷却脱模后即可取出制品;注塑成型为重量91g,长度为248mm、宽度为53mm、高度为25. 5mm的乘用车前/后门外拉手底座,去掉浇口后即可装配使用。实施例3 : —种车门拉手底座的制作方法,采用Sabic StaMaxTM P40YM240/10305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制作所述车门拉手底座,包括以下步骤步骤I :采用Sabic StaMaxTM P 40YM240/10305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制作所需粒料,粒料直径3mm、长度为12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胜军杨宇威刘安策魏超苏立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