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雾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气液式喷雾装置。技术背景现在生产使用的常规式喷雾装置,如图1所示,经打气装置打气后, 使壶体内的气压升高,压迫壶体内的液体,从而使液体经吸液管向上流动 经过阀门,再经过喷嘴分散喷出(通过调节喷嘴,可以调节喷雾距离), 喷出的液流与空气撞击后分散雾化。吸液管在壶体内只有一个开口,就是吸液口 (图l中的a口),这样的结构存在两大缺陷1、 在近程喷雾状态时,操作时喷雾距离特别短(约20cm),所以,需 要贴近目标物进行喷雾,而且雾滴直径不够小,喷雾效果差;2、 在远程喷雾状态时,以水珠或液柱的形式喷出,基本上没有进行 雾化,喷雾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 单、合理,喷雾效果好的气液式喷雾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气液式喷雾装置,包 括壶体、打气筒、吸液管,壶体内装有液体,吸液管的一段位于壶体内, 吸液管的另一段位于壶体外并设置有喷嘴和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 管位于壶体内的一段为U型段,在壶体内的液面上,U型段的一端设置有 进气口, U型段的下部伸进液体内,下部设有吸 ...
【技术保护点】
气液式喷雾装置,包括壶体、打气筒、吸液管,壶体内装有液体,吸液管的一段位于壶体内,吸液管的另一段位于壶体外并设置有喷嘴和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位于壶体内的一段为U型段,在壶体内的液面上,U型段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U型段的下部伸进液体内,下部设有吸液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保勇,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