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0147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9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固体催化剂组分以二烷氧基镁为载体,以甲苯为分散剂,控制一定的温度与作为给电子体的多元羧酸酯、具有特殊结构的一种具有通式(I)的2,3-二非直链的烷基-2-氰基丁二酸二酯类化合物和2-异丙基-2-(3-甲基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化合物接触,然后同卤化钛进行反应,再经过卤化钛处理,得到固体催化剂组分。这种催化剂聚合时活性高,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宽、颗粒形态好、细粉含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属于烯烃聚合领域。
技术介绍
烯烃聚合领域一般采用钛的化合物和有机铝的化合物构成的齐格勒-纳塔 (Ziegler-Natta)催化剂聚合得到烯烃聚合物。例如CN85100997A、CN1453298A等专利中所述的在聚丙烯的制备中使用含有主要由钛、镁、氯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构成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及作为助催化剂组分的有机铝化合物和作为立构定向性提高剂的有机硅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的催化剂,得到丙烯聚合物。目前,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提高催化剂的聚合活性,提高聚烯烃的立构定向性,改善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改善烯烃聚合物的颗粒形态,减少聚合物中残留的Cl等。以二烷氧基镁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组分,所得到的丙烯聚合物,具有颗粒形态优良,细粉含量少,立构定向性高等优良性能。要得到这种优良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组分,首先必须制备出性能优良的二烷氧基镁载体。专利EP0811639主要是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它是由一种卤化钛、一种芳基二羧酸酯和一种烷氧基镁相互反应制成的。通过控制烷氧基镁的堆积密度,平均粒子尺寸等指标,并且控制从卤化钛开始与烷氧基镁接触的温度升至发生反应的温度的速率(升温速率控制在O. 5 20/min之间),从而得到一种固体催化剂组分,由此可以得到一种高等规、高堆密的聚烯烃,但是其细粉含量偏高。CN101054424A中将制备好的二烷氧基镁悬浮在甲苯中,降温至0°C,然后加入四氯化钛,升温,加入内给电子体,充分反应后加入甲苯洗涤,然后用甲苯和钛化合物处理,最后再用己烷洗涤。固体催化剂组分聚合活性较高,球形度好,但是粒径分布不太集中。在以镁、钛和内给电子体作为基本成分的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中,要得到较高立体定向性的聚合物,内给电子体化合物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已公开的较常用的给电子体为多元羧酸酯。例如许多专利中提到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具体的如,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此,此种化合物得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与助催化剂组分和外给电子体形成的催化剂,用于丙烯聚合时,聚合物的立体定向性好,但所得到的聚丙烯的分子量分布不够宽,聚合活性不算太高。本专利技术,首先按申请号201010522125. 2的方法制备出性能优良的球形微粒二烷氧基镁。然后以二烷氧基镁为载体,以甲苯为分散剂,控制一定的温度与作为内给电子体的羧酸酯、一种具有通式(I)的2,3-二非直链的烷基-2-氰基丁二酸二酯类化合物和2-异戊基-2-异丙基-I,3- 二甲氧基丙烷化合物接触,然后同卤化钛进行反应,再经过卤化钛处理,得到固体催化剂组分,聚合时以有机铝化合物为助催化剂,以有机硅的化合物为立构定向剂。这种催化剂聚合时活性高,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宽、颗粒形态好、细粉含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剂组分、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及烯烃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出聚合活性高的催化剂,得到分子量分布宽、立体定向性好、颗粒形态优良的烯烃聚合物。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该催化剂组分以球形二烷氧基镁为载体,以惰性溶剂为分散剂,与混合给电子化合物接触后与钛化合物反应,再经过钛化合物处理,得到固体催化剂组分。所述的混合给电子化合物包括以下三部分1)至少一种具有通式(I)的2,3_ 二非直链的烷基-2-氰基丁二酸二酯类给电子体化合物;2) 2-异丙基-2-(3-甲基丁基)_1, 3-二甲氧基丙烷;3)给电子化合物III。所述的具有通式(I)的2,3-二非直链的烷基-2-氰基丁二酸二酯类化合物为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组分以球形二烷氧基镁为载体,以惰性溶剂为分散剂,与混合给电子化合物接触后与钛化合物反应,再经过钛化合物处理,得到固体催化剂组分;所述的混合给电子化合物包括以下三部分1)至少一种具有通式(I)的2,3_ 二非直链的烷基-2-氰基丁二酸二酯类给电子体化合物;2) 2-异丙基-2- (3-甲基丁基)-I,3- 二甲氧基丙烷;3)给电子化合物III ;所述的具有通式(I)的2,3-二非直链的烷基-2-氰基丁二酸二酯类化合物为2.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3-二非直链的烷基-2-氰基丁二酸二酯类化合物的使用量相对于I摩尔球形二烷氧基镁化合物中的镁为O.01 I摩尔;2-异丙基-2- (3-甲基丁基)-I,3- 二甲氧基丙烷的使用量相对于I摩尔球形二烷氧基镁化合物中的镁为O. 01 I摩尔;给电子化合物III的使用量相对于I摩尔球形二烷氧基镁化合物中的镁为O. 01 I摩尔;钛化合物为四氯化钛,其使用量相对于I摩尔球形二烷氧基镁化合物中的镁为I 50摩尔;惰性溶剂为甲苯,其使用量相对于I摩尔球形二烷氧基镁化合物中的镁为I 50摩尔。3.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3_二非直链的烷基-2-氰基丁二酸二酯类化合物为2,3- 二异丙基-2- 二氰基丁二酸二乙酯、2,3- 二异丙基-2- 二氰基丁二酸二正丙酯、2,3- 二异丙基-2- 二氰基丁二酸二异丙酯、2,3- 二异丙基-2- 二氰基丁二酸二正丁酯、2,3- 二异丙基-2- 二氰基丁二酸二异丁酯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3-二非直链的烷基-2-氰基丁二酸二酯类化合物为2,3- 二异丙基-2- 二氰基丁二酸二乙酯。5.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电子化合物III选自Cl C4饱和脂肪羧酸的烷基酯、C7 C8芳香羧酸的烷基酯、C2 C6脂肪醚、C3 C4 环醚、C3 C6饱和脂肪酮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电子化合物III为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苯二甲酸1,3_ 二戊酯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7.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的反应产物A、权利要求I 6之一所述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组分;B、有机铝化合物组分;其通式为AlRnX3_n,式中R为氢或碳原子数为I 20的烃基;X 为卤素,η为O < η彡3的整数;C、一种任选加入的有机硅化合物组分;其通式为R1R2Si(C)Ri)2,式中&、R2相同或不同,为C1 C2tl的烷基、C3 C2tl环烷基或芳基,Ri为含I 4个碳原子的烷基;组分B与组分A之间的比例以铝与钛摩尔比计为5 5000 ;组分B与组分C之间的比例,以铝与硅摩尔比计为5 3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固体催化剂组分以二烷氧基镁为载体,以甲苯为分散剂,控制一定的温度与作为给电子体的多元羧酸酯、具有特殊结构的一种具有通式(I)的2,3-二非直链的烷基-2-氰基丁二酸二酯类化合物和2-异丙基-2-(3-甲基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化合物接触,然后同卤化钛进行反应,再经过卤化钛处理,得到固体催化剂组分。这种催化剂聚合时活性高,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宽、颗粒形态好、细粉含量少。文档编号C08F10/00GK102603933SQ201110021250公开日2012年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秀东谢伦嘉谭忠田宇周奇龙冯再兴严立安赵思源尹珊珊孙竹芳李凤奎于金华宋维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