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铜合金的熔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16180 阅读:3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8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铜合金的熔炼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启密封罩,加入铜料和木炭,向炉内通入惰性气体,升温使铜料全部熔化;(2)当铜料完全熔化,温度达到1030-1220℃后,开启密封盖,向炉内加入锌,在炉料的表面补冲3-5kg/吨锭的木炭,向炉内输送惰性气体,给熔炼炉送电熔化炉料;依据同样的操作程序向炉内加入其它合金元素,待所有的合金元素加入铜液并熔化后,将铜液温度调整到1030-1220℃;(3)向炉内加入精炼剂,向铜液中通入高纯氮3-5分钟;(4)在铜液表面加一层覆盖剂,用量为0.5-0.8kg/吨铜,将铜液温度调整到1030-1220℃出炉。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黄铜合金熔炼方法,可以降低黄铜合金的熔炼温度,降低熔炼能耗,提高熔炼炉衬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铸造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在铜合金熔炼过程中,熔铸成本主要来自金属的氧化烧损。熔炼一吨黄铜的金属氧化损失为20kg,如果铜加工的综合成材率为50%,仅熔炼工序分摊到每吨制品上的金属损耗为40kg(黄铜)。传统的黄铜熔炼工艺,在熔炼锌含量超过20%的黄铜合金时,利用金属锌沸点低的特点,采用喷火工艺将合金熔体的温度升高到合金中锌的沸点,通过锌沸腾产生的蒸汽除渣、除气,使大量的金属锌挥发、氧化、造渣,造成金属损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启密封罩,加入铜料和木炭,向炉内通入惰性气体,升温使铜料全部熔化;(2)当铜料完全熔化,温度达到1030-1220°C后,开启密封盖,向炉内加入锌,在炉料的表面补冲3-5kg/吨锭的木炭,合上密封罩,向炉内输送惰性气体,给熔炼炉送电熔化炉料; 依据同样的操作程序向炉内加入其它合金元素,待所有的合金元素加入铜液并熔化后,将铜液温度调整到1030-1220°C ;(3)向炉内加入I.5-2kg/吨铜液的精炼剂,向铜液中通入高纯氮3-5分钟;(4)捞净铜液表面的渣,在铜液表面加一层覆盖剂,用量为O.5-0. 8kg/吨铜,将铜液温度调整到1030-1220°C,出炉。根据上述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使用精炼剂为精炼剂化学组成为 54%硅砂、40%的纯碱、6%的冰晶石。根据上述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使用的覆盖剂为和精炼剂一样的成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黄铜合金熔炼方法,可以降低黄铜合金的熔炼温度,降低熔炼能耗,提高熔炼炉衬的使用寿命。可以取消喷火工艺,降低熔炼过程的金属损耗(锌含量低于10%的黄铜,可以降低金属损耗2_3kg/吨铸锭;锌含量达到10%的黄铜, 可以降低金属损耗4-5kg/吨铸锭;锌含量达到20%的黄铜,可以降低金属损耗16-18kg/吨铸锭)。可以降低熔铸过程的木炭消耗,可以取消黄铜熔炼的脱氧工序,可以改善黄铜熔炼车间的操作环境,降低车间收尘设备投资费用。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黄铜合金熔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O启密封罩,加入铜料和木炭,向炉内通入惰性气体,升温使其全部熔化。(2)铜料完全熔化,温度达到1030_1220°C (依合金的锌的含量不同,控制的温度不同,化料温度要求低于合金的喷火温度,以下同),开启密封盖,向炉内加入锌,在炉料的表面补充3-5kg/吨锭的木炭,合上密封罩。向炉内输送惰性气体(氮气或氩气),驱赶炉内的空气,给熔炼炉送电熔化炉料。依据同样的操作程序向炉内加入其它合金元素,熔炼铝黄铜时需要加铝;熔炼硅黄铜时需要加硅;熔炼锡黄铜时需要加锡;熔炼锰黄铜时需要加锰;熔炼铅黄铜时需要加铅;熔炼无铅黄铜时需要加铋;熔炼铁黄铜时需要加铁等等。加入合金元素的种类和加入量依合金牌号而定。待所有的合金元素加入铜液并熔化,将铜液温度调整到1030-1220°C。加入合金元素时,要视铜液表面木炭积层情况,决定是否加入木炭。一般要保持铜液表面覆盖一层3-5mm厚的木炭层即可。(3)待所有合金元素熔化、铜液温度调整到1030-1220°c,向炉内加入I. 5_2kg/吨铜液的精炼剂,向铜液中通入干燥、纯净的高纯氮。利用通入铜液中,高度分散的惰性气体气泡沸腾,形成沸腾浮选机制除渣;利用铜液和气泡中的氢分压的压力差,通过扩散机制除去铜液中的氢。加入溶剂的作用,一是熔剂能够净化铜液,提高质量;二是溶剂在铜液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断铜液与空气的接触,防止铜液在精炼过程氧化;三是熔剂能够减少渣量, 使渣呈粉状,渣中含铜少,进一步减少铜损失。(4)捞净铜液表面的渣,在铜液表面加一层干燥的覆盖剂(可以用精炼剂代替覆盖剂),用量O. 5-0. 8kg/吨铜,将铜液温度调整到1030-1220°c,出炉。实施例I H90黄铜熔炼将质量百分比为90%的Cu放入工频炉中熔炼,在铜表面覆盖一层木炭,木炭的用量为每吨铜3-5kg。熔炼温度为1200-1220°C。向熔化的铜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10. 5 % 的Zn。待金属Zn熔化后,向铜液中加入Cu-P中间合金脱氧,加入量为铜液质量百分比为 O. 03-0. 05%。待加入的中间合金熔化后,将铜液温度调整到1200_1220°C之间,用高纯氮气或者氩气作为载气,向铜液中吹入黄铜精炼剂(精炼剂化学组成为54%硅砂、40%的纯碱、6%的冰晶石),精炼剂的加入量为I. 5-2kg/吨铜液,清除铜液中的氧化夹杂。吹入时,要注意不留死角和盲区。气体吹炼时间为3-5分钟。捞净铜液表面的渣,在铜液表面加一层覆盖剂,用量为O. 5-0. 8kg/吨铜。取样分析,待合金成分符合标准要求后,将铜液升温至1180-1220°C,出炉。按照此方法所制备的铜合金成分为(质量百分比)10. 2%的Zn,余量为铜。实施例2 HA77-2黄铜熔炼将质量百分比为59%的Cu放入工频炉中熔炼,在铜表面覆盖一层木炭,木炭的用量为每吨铜3-5kg。熔炼温度为1140-1160°C。向熔化的铜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30 %的Zn, 合上炉盖,向炉内通入氮气,驱赶炉内的氧气,待金属Zn熔化后;打开炉盖,向铜液中加入2.3%的铝和10%的Cu,加入合金元素铝和铜后,要视铜液表面木炭积层情况,决定是否加入木炭。一般要保持铜液表面覆盖一层3-5_厚的木炭层即可。合上炉盖,向炉内通入氮气, 驱赶炉内的氧气。随后,通电熔化炉内金属料。待金属Al和Cu熔化后;打开炉盖,向铜液中加入Cu-As中间合金,加入量为使熔化后的合金中含有O. 05%的As,加入合金元素As后,保持铜液表面覆盖一层3-5_厚的木炭层。合上炉盖,向炉内通入氮气,驱赶炉内的氧气。随后,通电熔化。待加入的合金熔化后,将铜液温度调整到1140_1160°C之间,用高纯氮气或者氩气作为载气,向铜液中吹入黄铜精炼剂(精炼剂化学组成为54%硅砂、40%的纯碱、6%的冰晶石),精炼剂的加入量为I. 5-2kg/吨铜液,清除铜液中的氧化夹杂。吹入时,要注意不留死角和盲区。气体吹炼时间为3-5分钟。捞净铜液表面的渣,在铜液表面加一层覆盖剂,用量为O. 5-0. 8kg/吨铜。取样分析,待合金成分符合标准要求后,将铜液升温至1080-1100°C,出炉。按照此方法所制备的铜合金成分为(质量百分比):21. 7%的Zn,2. 1%的Al,O. 052% 的As,余量为铜。实施例3 H59黄铜熔炼将质量百分比为58%的Cu放入工频炉中熔炼,在铜表面覆盖一层木炭,木炭的用量为每吨铜3-5kg。熔炼温度为1030-1190°C。向熔化的铜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42 %的 Zn。待金属Zn熔化后,向铜液中加入Cu-P中间合金脱氧,加入量为铜液质量百分比为O.03-0. 05%。待加入的中间合金熔化后,将铜液温度调整到1010-1030°C之间,用高纯氮气或者氩气作为载气,向铜液中吹入黄铜精炼剂(精炼剂化学组成为54%硅砂、40%的纯碱、6%的冰晶石),精炼剂的加入量为I. 5-2kg/吨铜液,清除铜液中的氧化夹杂。吹入时,要注意不留死角和盲区。气体吹炼时间为3-5分钟。捞净铜液表面的渣,在铜液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永东杨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