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复合锤头的砂型铸造模具及铸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97500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复合锤头的砂型铸造模具,该双金属复合锤头用于破碎机,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砂型,每个砂型包括两个锤头型腔,每个锤头型腔上方设有冒口,两个锤头型腔的下部通过第一金属内浇道连通,在两个锤头型腔之间设置直浇道,直浇道与第一金属内浇道连通,还设置与每个锤头型腔下部连通的第一金属泄余通道,第一金属泄余通道的第一金属泄余口高于第一金属内浇道,在每个锤头型腔的上部设置与直浇道连通的第二金属内浇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砂型铸造模具,其结构紧凑,能够适用于破碎机的小型双金属复合锤头的铸造,且铸造工序简单,铸造质量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破碎机锤头铸造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破碎机的小型双金属复合锤头的砂型铸造模具,以及采用该砂型铸造模具进行双金属复合锤头的铸造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破碎机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采用锤式砂石破碎机在矿山、采石场进行砂石的破碎作业。砂石破碎机是利用锤头对砂石进行捶打,以使得尺寸较大的砂石破碎成较小的砂石颗粒,以满足建设工地、桥梁等场合对砂石的尺寸需求。根据砂石破碎机的应用需求,用于砂石破碎机的大型锤头一般采用双金属复合锤头,其重量在4. 5千克左右。对于上述小型双金属复合锤头,现有技术中双金属复合锤头的铸造模具结构占用空间较大,铸造工艺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破碎机的双金属复合锤头的砂型铸造模具,其结构紧凑。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采用该砂型铸造模具进行双金属复合锤头的铸造工艺,该铸造工艺简单,且铸造质量较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金属复合锤头的砂型铸造模具,该双金属复合锤头用于破碎机,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砂型,每个砂型包括两个锤头型腔,每个锤头型腔上方设有冒口,两个锤头型腔的下部通过第一金属内浇道连通,在两个锤头型腔之间设置直浇道,直浇道与第一金属内浇道连通;还设置与每个锤头型腔下部连通的第一金属泄余通道,第一金属泄余通道的第一金属泄余口高于第一金属内浇道,在每个锤头型腔的上部设置与直浇道连通的第二金属内浇道。优选的,第一金属内浇道与锤头型腔的连通位置低于第一金属泄余通道与锤头型腔的连通位置,第一金属泄余通道与锤头型腔的连通位置低于第一金属泄余通道外端的第一金属泄余口。优选的,第二金属内浇道与直浇道的连通位置低于第二金属内浇道与锤头型腔的连通位置。优选的,两个锤头型腔对称设置,两个第一金属泄余通道对称设置,两个第二金属内浇道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砂型为铁砂箱,或者,所述砂型为木砂箱。一种双金属复合锤头的铸造工艺,该双金属复合锤头用于破碎机,采用上述的砂型铸造模具,该铸造工艺包括如下工序(I),两个砂型合箱;(2),向直浇道注入第一金属液,第一金属液通过第一金属内浇道进入两个锤头型腔中,直至第一金属液从第一金属泄余口流出,冷却一段时间;(3),向第一金属液的表面倒入连接剂,等待一段时间;(4),向直浇道注入第二金属液,第二金属液通过第二金属内浇道进入两个锤头型腔中,直至第二金属液从直浇道和冒口流出,保温一段时间;(5)开箱取出锤头。优选的,在工序(2)中冷却20-30秒,在工序(3)中等待35-45秒,在工序(4)中保温10-14小时。优选的,第一金属液为钢液,第二金属液为铁液。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专利技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破碎机的双金属复合锤头的砂型铸造模具,其结构紧凑, 适用于破碎机双金属复合锤头的铸造。采用该砂型铸造模具进行破碎机的小型双金属复合锤头的铸造工艺,该铸造工艺简单,且铸造质量较高。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破碎机的双金属复合锤头的砂型铸造模具中砂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砂型铸造模具在合箱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I至图2所示,图I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破碎机的双金属复合锤头的砂型铸造模具中砂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砂型铸造模具在合箱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破碎机的双金属复合锤头的砂型铸造模具,该双金属复合锤头用于破碎机,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砂型,每个砂型包括两个竖向的锤头型腔I,每个锤头型腔I上方设有冒口,两个锤头型腔I的下部通过横向的第一金属内浇道2 连通,在两个锤头型腔I之间设置竖向的直浇道3,直浇道3与第一金属内浇道2连通;还设置与每个锤头型腔I下部连通的第一金属泄余通道4,第一金属泄余通道4的第一金属泄余口高于第一金属内浇道2,在每个锤头型腔I的上部设置与直浇道3连通的第二金属内浇道5。上述砂型可以为铁砂箱,也可以为木砂箱,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在一种具体方案中,第一金属内浇道2与锤头型腔I的连通位置低于第一金属泄余通道4与锤头型腔I的连通位置,第一金属泄余通道4与锤头型腔I的连通位置低于第一金属泄余通道4外端的第一金属泄余口。第二金属内浇道5与直浇道3的连通位置低于第二金属内浇道5与锤头型腔I的连通位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第一金属泄余口的位置确定了铸造的双金属分界线L。在浇注过程中,首先向直浇道3注入第一金属液,第一金属液通过第一金属内浇道2进入两个锤头型腔I中,直至第一金属液从第一金属泄余口流出,冷却一段时间;向第一金属液的表面倒入连接剂,等待一段时间;然后向直浇道3注入第二金属液,第二金属液通过第二金属内浇道5进入两个锤头型腔I中,直至第二金属液从直浇道和冒口流出,保温一段时间;开箱取出锤头。可以理解的,双金属分界线L即为第一金属泄余口的位置。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锤头的结构和性能要求,对第一金属泄余口的位置进行设置,调整第一金属液和第二金属液的比例,从而满足多种应用场合下的应用需求。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两个锤头型腔I对称设置,两个第一金属泄余通道4对称设置,两个第二金属内浇道5对称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铸造出来的两个锤头的结构相同, 且第一金属液和第二金属液的比例相等。采用上述的砂型铸造模具,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用于破碎机的双金属复合锤头的铸造工艺,可用于铸造破碎机的小型双金属复合锤头,该铸造工艺包括如下工序(I),两个砂型合箱;(2),向直浇道注入第一金属液,第一金属液通过第一金属内浇道进入两个锤头型腔中,直至第一金属液从第一金属泄余口流出,冷却一段时间;(3),向第一金属液的表面倒入连接剂,等待一段时间;(4),向直浇道注入第二金属液,第二金属液通过第二金属内浇道进入两个锤头型腔中,直至第二金属液从直浇道和冒口流出,保温一段时间;(5)开箱取出锤头。其中,在工序(2)中冷却20-30秒,在工序(3)中等待35_45秒,在工序(4)中保温10-14小时。根据破碎机的性能需求,上述第一金属液为钢液,第二金属液为铁液。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破碎机的双金属复合锤头的砂型铸造模具,其结构紧凑, 适用于破碎机的小型双金属复合锤头的铸造。采用该砂型铸造模具进行破碎机的小型双金属复合锤头的铸造工艺,该铸造工艺简单,铸造质量较高。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双金属复合锤头的砂型铸造模具,该双金属复合锤头用于破碎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砂型,每个砂型包括两个锤头型腔(I),每个锤头型腔(I)上方设有冒口,两个锤头型腔(I)的下部通过第一金属内浇道(2)连通,在两个锤头型腔(I)之间设置直浇道(3),直浇道(3)与第一金属内浇道(2)连通;还设置与每个锤头型腔(I)下部连通的第一金属泄余通道(4),第一金属泄余通道(4)的第一金属泄余口高于第一金属内浇道 (2),在每个锤头型腔(I)的上部设置与直浇道(3)连通的第二金属内浇道(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金属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志富
申请(专利权)人:哈德托普双金属宁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