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油的提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80700 阅读:4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9 0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油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山茶籽仁粉用溶剂进行浸提,得到茶油混合物,所述溶剂包含10wt%~100wt%的液态正丁烷;b)将所述茶油混合物进行负压浓缩,得到毛茶油。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包含10wt%~100wt%的液态正丁烷的溶剂,浸提所述山茶籽仁粉,所述溶剂溶解茶油的性能较好,能够较为完全地提取茶油,提高了茶油的提取率,从而更加充分地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负压浓缩回收茶油混合物中的溶剂,从而得到毛茶油,所得毛茶油中溶剂残留极少。进一步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得到毛茶油,很好地确保了茶油中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提高了茶油的营养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油的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山茶系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相关资料表明,我国是唯一将山茶作为食用油料而栽培的国家,虽然在日本和东南亚各国也种植有山茶,但是数量极少、资源有限。茶油,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和油茶籽油等,为山茶籽经提取而得到的食用植物油。茶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能够降低胆固醇,抑制和预防冠心病、 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目前,茶油及其附加产品已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茶油的提取方法也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现有技术公开了茶油的多种提取方法,如利用机械压榨提取茶油的方法,该提取方法通常将山茶籽炒干后进行剥壳,通过风力分选使山茶籽仁和山茶籽壳分离,得到山茶籽仁,通过蒸炒调节其水分和温度,一般将入榨的山茶籽仁的水分控制在3 %左右,入榨的温度控制为110°C 120°C,最后经压榨等步骤后,得到毛茶油。通过机械压榨提取茶油的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其不但工艺简单灵活、适应性强,而且得到的毛茶油无溶剂残留,但是该提取方法的出油率不高,据资料显示,其收率大约仅为80%,极大地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显著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所得茶油中会有致癌物苯并芘超标存留。为了进一步提高提取茶油的收率,现有技术将山茶籽粉碎成粉状,然后利用正己烷能够溶解油脂的特性,采用正己烷或包含大量正己烷的混合物如六号溶剂为溶剂,将茶油于高温高压浸出,最后经混合油分离等步骤后,得到毛茶油。该提取茶油的方法不但出油率较高,在生产上收率能达到90 %左右,而且其操作简便,易于应用,但是,提取茶油后的茶柏中仍有10%左右的茶油残余,提取得并不很完全,而且所得茶油中有较多溶剂残留、致癌物苯并芘超标存留。因此,提取茶油的收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便更加充分地利用资源, 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提取方法提取茶油较为完全,提取率较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括以下步骤a)将山茶籽仁粉用溶剂进行浸提,得到茶油混合物,所述溶剂包含10wt% IOOwt %的液态正丁烷;b)将所述茶油混合物进行负压浓缩,得到毛茶油。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溶剂包含98wt% IOOwt%的液态正丁烧。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溶剂还包含液态丙烷。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浸提的温度为30°C 50°C,所述浸提的压力小于 O. 6MPa。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浸提的次数为4次 5次,每次浸提的时间为 30min 50mino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山茶籽仁粉与所述溶剂的质量比为I : (4 6)。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所述负压浓缩的温度为30°C 40°C,所述负压浓缩的压力为-O. 09MPa -O. 08MPa。优选的,所述山茶籽仁粉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将山茶籽进行烘干、剥壳和粉碎。优选的,所述烘干具体为将山茶籽晒干至水分在15%以内;利用蒸汽将所述晒干的山茶籽的水分控制在8%以内。优选的,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al)将所述山茶籽仁粉压成胚片后,干燥至水分在6%以内;a2)将所述步骤al)得到的山茶籽仁粉用溶剂进行浸提,得到茶油混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将山茶籽仁粉用包含10wt% 10(^七%的液态正丁烷的溶剂进行浸提,得到茶油混合物,然后将所述茶油混合物进行负压浓缩,得到毛茶油。本专利技术采用包含10wt% 100wt%的液态正丁烷的溶剂,浸提所述山茶籽仁粉,得到茶油混合物,所述溶剂对茶油的溶解性能较好,能够较为完全地提取茶油,从而提高茶油的提取率, 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采用负压浓缩的方式回收茶油混合物中的溶剂,能够降低毛茶油中的溶剂残留。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提取方法提取茶油后,茶柏中残余的茶油含量在I. 8 以下。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能够在30 V 50 V的温度下进行浸提,在30°C 40 V的温度下进行负压浓缩,较低的温度不会破坏茶油中的营养成分,从而提高了茶油的营养价值。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括以下步骤a)将山茶籽仁粉用溶剂进行浸提,得到茶油混合物,所述溶剂包含10wt% IOOwt %的液态正丁烷;b)将所述茶油混合物进行负压浓缩,得到毛茶油。山茶系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相关资料表明,我国是唯一将山茶作为食用油料而栽培的国家,虽然在日本和东南亚各国也种植有山茶,但是数量极少、资源有限。本专利技术以山茶的山茶籽为原料来提取茶油,提取较为完全,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首先将山茶籽仁粉用溶剂进行浸提,得到茶油混合物。为了能够提取得到茶油,本专利技术优选将山茶籽进行烘干、剥壳和粉碎,得到所述山茶籽仁粉。其中,所述烘干优选具体为将山茶籽晒干至水分在15%以内;利用蒸汽将所述晒干的山茶籽的水分控制在8%以内。本专利技术优选将山茶籽晒干至水分在15%以内,更优选为5% 14%,最优选为9 % 13 %,所述晒干能够尽量避免破坏山茶籽中茶油的营养成分,进而提高茶油的营养价值;然后优选利用蒸汽加热空气,将所述晒干的山茶籽吹干至水分在8%以内,更优选为3% 7%,所述蒸汽加热空气的温度在100°C左右,在抽气装置将水分抽走的同时,能够很好地保留茶油里的营养成分,进而进一步提高茶油的营养价值。另外,控制山茶籽的水分利于后续的加工处理。所述剥壳使山茶籽壳脱离山茶籽仁,通过目测和取样计算,控制壳中含仁不超过 I %,仁中含壳不超过5 %,得到山茶籽仁,利于后续粉碎和浸提等加工处理。所述粉碎将得到的山茶籽仁制成粉状,通过目测和取样检测,优选控制山茶籽仁粉中颗粒的直径不大于2cm,得到山茶籽仁粉。得到山茶籽仁粉之后,本专利技术优选还包括将所述山茶籽仁粉压成胚片后,干燥至水分在6%以内。其中,通过目测和取样检测,压成的胚片的直径优选在5mm以下,更优选为2mm 3mm ο所述干燥优选为热风干燥,所述热风干燥中热风的温度优选为50°C 70°C,更优选为55°C 65°C ;所述干燥优选控制所述压片后的山茶籽仁粉的水分在6%以内,更优选为3 % 5 %,便于后续较为彻底地提取茶油。在本专利技术中,上文所述的水分的含量均通过水分检测仪测得。将山茶籽仁粉压成胚片、干燥后,本专利技术采用包含10wt% 100wt%的液态正丁烷的溶剂,将所述山茶籽仁粉进行浸提,得到茶油混合物。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溶剂包含IOwt % 100wt%的液态正丁烧,优选包含98wt% IOOwt %的液态正丁烧,更优选包含99. 5wt% IOOwt %的液态正丁烧。所述溶剂优选还包含液态丙烷,所述液态丙烷的含量优选为I % 90 %,更优选为最优选为I % 2%。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溶剂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可以自行配制,也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四号溶剂。在本专利技术中,含有液态正丁烷的溶剂能够较好地溶解茶油,从而较为完全地提取茶油,提高茶油的提取率,更加充分地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山茶籽仁粉与所述溶剂的质量比优选为I : (4 6),更优选为 I (4. 5 5. 5);所述浸提的温度优选为30°C 50°C,更优选为35°C 45°C,本专利技术将所述浸提的温度优选控制为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辉贤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湘浩油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