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多层器件以及电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73402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5 07:52
说明一种具有单片基体(1)的电多层器件,该多层器件包括多个交替地相叠布置的陶瓷层(2)和至少一个电极层(3)。基体(1)具有两个彼此相对的端面(4,4′)和两个相对的侧面(5,5′),具有多个外电极(6,6′)和至少三个内电极(7,8,9)。给每个内电极(7,8,9)分别分配有外电极(6,6′)。至少一个从端面(4,4′)出发的第一内电极(7)和至少一个从相对的端面(4,4′)出发的第二内电极(8)彼此具有第一间距(a)。至少一个第三内电极(9)从侧面(5,5′)出发,所述第三内电极同第一内电极(7)或第二内电极(8)具有第二间距(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多层器件以及电路装置从文献DE 10 2007 020 783 Al中公知ー种电多层器件。要解决的任务是,说明ー种可以通过简单方式制造的电多层器件,该电多层器件具有高的集成密度。此外将说明ー种具有该电多层器件的电路装置。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多层器件以及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电路装置来解決。该电多层器件的有利构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題。说明ー种具有单片基体的电多层器件,该多层器件包括多个交替地相叠布置的陶瓷层和电极层。该基体具有两个彼此相対的端面和两个彼此相对的侧面。该电多层器件具有多个外电扱。该电多层器件具有至少三个内电极。给所述内电极中的每个都分別分配有外电极。从基体的端面出发的第一内电极和至少ー个从相对的端面出发的第二内电极彼此具有第一间距。第三内电极从基体的侧面出发,所述第三内电极至少与第一内电极和与第 ニ内电极具有第二间距。在该电多层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内电极中的至少两个构造在至少ー个共同的电极层中。在该电多层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内电极至少部分重叠。在该电多层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内电极至少部分与第一或第二内电极重叠。在该多层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内电极的电极面大于第二内电极的电极面。在另ー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内电极分別具有同样大的电极面。第一和第二间距的区域优选地分別具有至少ー个陶瓷层。第一和第二内电极与至少ー个陶瓷层的处于第一和第二内电极之间的部分区域一起形成第一电功能単元。在该多层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内电极在与第一内电极之一和/或第二内电极之一的接界区域中通过ー个或多个陶瓷层的如下部分区域形成第二电功能単元,所述部分区域相应地位于第三内电极与第一内电极之一和/或第二内电极之一之间。在该电多层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内电极从基体的侧面出发,所述第四内电极与第一和/或第二内电极中的至少ー个以第三间距间隔开,并且同在第四内电极与第一和/或第二内电极至少之一之间的陶瓷层的部分区域一起限定第三电功能単元。电多层器件的功能単元在不考虑边界效应的情况下彼此独立。例如把在两个并排布置的第三或第四内电极之间可能出现的电耦合称为边界效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和第四内电极布置在相同的电极层中,其中第三和第四内电极要么与第一和第二内电极布置在相同的层中、要么与第一或第二内电极之一布置在另ー层中。第三和第四内电极优选地被布置为使得其彼此不具有边界效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和第四内电极布置在相同电极层中,并且彼此间隔开的程度为使得在第三和第四内电极之间优选地不出现边界效应,从而在第三和第四内电极之间至少近似地不形成电功能単元。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内电极分別与外电极连接,所述外电极布置在基体的相对端面上。在另ー实施方式中,电多层器件优选地具有内电极沿着基体的长轴的对称布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层器件的电功能単元具有电容器或压敏电阻器的功能。在另ー实施方式中,将ー个电容器以及ー个压敏电阻器或者多个压敏电阻器或者多个电容器布置在电多层器件中。在另ー实施方式中,电多层器件具有多个电容器,其中由布置在端面侧的第一和第二内电极限定的第一电功能単元的电容与另外的电功能単元的电容相差1000倍。在电多层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由在端面侧接触的第一和第二内电极限定的第一电功能単元具有优选小于1皮法(PF)的电容。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多层器件具有电容不同的多个电容器。在另ー实施方式中,多层器件具有压敏电阻器电压不同的多个压敏电阻器。但是还可能的是,电多层器件具有分别电容不同以及压敏电阻器电压不同的多个电容器和压敏电阻器。在多层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陶瓷层之ー包括压敏电阻器陶瓷或电容器陶瓷。电多层器件的形成陶瓷层的压敏电阻器陶瓷优选地具有氧化锌、铋锑、或者氧化锌镨 i^inKoxidpraseodynv。在电多层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基体包括至少ー个介电层,所述介电层具有低介电常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介电层在向上和向下的厚度方向上限定该多层器件。在电多层器件的另ー实施方式中,布置至少ー个介电层作为该多层器件的两个彼此独立的部分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介电层优选具有玻璃或者氧化锆、玻璃-氧化锆复合物、 氧化铝或者玻璃-氧化铝复合物。第一和第二内电极之间的第一间距或第三内电极与第一或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间距以及第四电极与第一或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三间距的区域优选地包括陶瓷层或陶瓷层的一部分。在电多层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借助于平面栅格封装(Land Grid Array, LGA) 或球形栅格封装(Ball Grid Array, BGA)来进行接触。在此,电多层器件的层构造优选地与接线端子接触部的层垂直地进行。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和/或第二内电极的电极面可以通过外电极从该多层器件的侧面来接触。第三和第四内电极可以通过LGA或BGA接触部在基体的底侧上来接触。在另ー实施方式中,第一和/或第二内电极的接触以BGA或LGA 接触的形式在基体的底侧上进行。为了在电路装置中对之前描述的电多层器件进行接线,将至少ー个布置在端面侧的第一外电极与地连接。至少ー个布置在端面侧的第二外电极与输送电压的线路连接。在电多层器件的侧面处布置的另外的外电极优选地在外部例如与信号线路连接。通过这样的多层器件可以实现构造的高集成度,其中在一个器件中可以实现例如具有不同电容的电容器的功能単元。例如,可以实现这样ー种器件,其中电容相差1000倍、 即例如0. IpF (PF=皮法)和100pF。多层器件的第一电功能単元优选地具有电容器的功能,其中所述电容器的电容优选地小于lpF。根据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进ー步阐述上述主题和布置。下面描述的附图不应理解成是比例正确的。相同类型或者履行相同功能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说明图1示出电多层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外电极的布置,图2以不同截面图示出具有三个内电极的电多层器件的第一实施例, 图3以截面图示出具有四个内电极的电多层器件的另ー实施例, 图4以不同截面图示出具有三个内电极的电多层器件的另ー实施例, 图5以不同截面图示出电多层器件的另ー实施方式, 图6至8以截面图示出具有四个内电极的电多层器件的另外的实施例, 图9和10以不同截面图示出电多层器件的另外的实施方式, 图11示出电多层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电极的布置, 图12以不同截面图示出电多层器件的另ー实施方式, 图13示出电多层器件的另ー实施例的内电极的示意性构造, 图14示意性地示出电多层器件的另ー实施例的内电极的构造, 图15和16以不同截面图示出电多层器件的另外的实施方式, 图17和18示意性地示出具有多个内电极的电多层器件的另外实施例的内电极的构Ια,图19至22以不同截面图示出电多层器件的另外的实施方式, 图23示出电多层器件的截面图,其中该多层器件在厚度方向上分別由介电层来限定; 图M示出具有多个介电层的电多层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25示出具有多个电功能単元的电多层器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装置, 图26示出根据多层器件的连接面的外电极的布置,其中在端面处布置多个外电极; 图27和观以不同截面图示出电多层器件的另外的实施方式。图1示意性地示出由相叠布置的陶瓷层和电极层构成的电多层器件的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费希廷格G克伦
申请(专利权)人:埃普科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