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快导体改性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61875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尤其是一种锂离子快导体改性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锂离子快导体的组成成份,将包覆原料锂源、A源、B源、N源、硅源和磷源,与待包覆的磷酸铁锂混合,制成前躯体后充分干燥;(2)将得到的前躯体在惰性气氛中烧结,烧结温度为400~1000℃,保温时间2~20小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纳米磷酸铁锂的表面合成了一层锂离子快导体膜,这层锂离子快导体膜极大地提高了纳米磷酸铁锂的功率性能。特别是玻璃态的锂离子快导体是众所周知的良好的、稳定的锂离子导体,同时能够用过渡金属掺杂来获得良好的导电性。使用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材料用来制造电池,可以实现40c以上大电流充放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尤其是。
技术介绍
自1991年锂离子电池问世以来,其正极材料一直是材料研究的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方面,过渡金属主要为镍、钻、锰。近年来,由于铁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价格便宜,与环境友好,基于1 2+/ 3+氧化还原对的物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所以人们竞相研究含铁的锂盐,以其取代当前的正极材料。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固相法或湿化学方法制备正极活性物质Lii^ePO4,例如CN 1401559A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LiFePO4)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锂盐、亚铁盐和磷酸盐研磨混合均勻后高温锻烧,煅烧完毕后加入导电剂研磨混合制得磷酸铁锂。但是,采用固相法时,各种固体成分很难充分混合,因此得到的磷酸铁锂正极活性物质中各种成分尤其是导电剂分散不均勻,直接影响正极活性物质的导电性。到目前为止,关于材料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的报道,研究较多也最有可能实现工业化的是高温固相法,但是磷酸铁锂有其固有的缺点,如锂离子扩散系数低、电导率差等,所以常规的方法制备出的材料电化学性能不佳、粒径分布不均勻、振实密度较低等弱点,如大倍率下材料容量衰减严重、振实密度只有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彩虹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