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风锅炉电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4565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锅炉电除尘器,它是在筒形本体的中心布置上电晕线,并通过高压电源,并在本体中装上清灰筒,在本体的顶端还悬装有一个雨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功地将静电除尘技术应用到了小型自然通风锅炉上,并能形成系列产品,实际使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锅炉排放的烟尘林克曼黑度≤1级,烟尘浓度低于国家一级地区排放标准。(*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保技术,属于一种锅炉上应用的除尘设备。目前用于锅炉消烟除尘的方法较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湿法消烟除尘,其原理是利用水对烟尘的吸附、冲刷等作用,将烟尘的烟气除去,如麻石水膜除尘器属此类;另一类为干法消烟除尘,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力学原理将烟尘吸附,收集下来,从而达到消烟除尘目的,如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属此类。而上述两类除尘器对于自然通风锅炉都不能适用,其根本原因是自然通风锅炉风量小(通常小于2000米3/小时),流速低(无引风机),加之自然通风锅炉本体造价低,所以,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除尘设备与之配套。由于自然通风锅炉排放的烟尘黑度一般在林克曼2-5级,烟尘浓度一般为500-3000mg/m3,且点多、面广,广泛用于生产、生活、服务等行业,所以对大气环境以及景观影响极大。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适用于自然通风锅炉的消烟除尘器,使小型自然通风锅炉排放的烟尘浓度低于国家一般地区的排放标准。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取一筒形本体,设计有进烟口,出灰口,其主要特征是在筒形本体的中心贯穿布置有带芒刺的电晕线,电晕线通过电缆线与高压电源连接;在本体中还装有与本体内壁吻合可上下滑动的清灰筒;在本体的顶端则设计有一个通过支架悬装着的雨罩。该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晕(作阴极)放电,使烟尘带上电荷,然后在静电引力的作用下,被集尘极(直接以本体作阳极)所捕获,即将烟尘吸附在筒体内壁,捕集的烟尘通过清灰筒从出灰口清除,从而达到消烟除尘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紧凑、收尘效果好,使用后的锅炉排放烟尘林克曼黑度≤1级,烟尘浓度低于国家一级地区排放标准,特别适合于小型自然通风锅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参见附图,在圆筒形本体5的下端垂直接装有进烟口9,斜装有出灰口10;本体5的中心轴向贯穿布置有带芒刺的电晕线6形成阴极,而以本体5直接作阳极,电晕线6通过电缆线11与高压电源12接通;在本体5中,还装有筒形清灰器4,它通过牵引绳7和4个滑轮8实现上下滑动清除吸附在本体5内壁的烟尘;为防雨淋,在本体5的顶端通过支架3,绝缘瓷瓶1悬装有雨罩2,即完整构成了本技术。权利要求一种用于环保的自然通风锅炉电除尘器,包括有筒形本体、进烟口、出灰口,其特征在于在筒形本体的中心贯穿布置有带芒刺的电晕线,电晕线通过电缆线与高压电源连接;本体中还装有与本体内壁吻合可上下滑动的清灰筒;本体的顶端设计有一个通过支架悬装着的雨罩。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锅炉电除尘器,它是在筒形本体的中心布置上电晕线,并通过高压电源,并在本体中装上清灰筒,在本体的顶端还悬装有一个雨罩;本技术成功地将静电除尘技术应用到了小型自然通风锅炉上,并能形成系列产品,实际使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锅炉排放的烟尘林克曼黑度≤1级,烟尘浓度低于国家一级地区排放标准。文档编号B03C3/04GK2189001SQ9421189公开日1995年2月8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12日专利技术者陈厚民, 王偶平, 徐永照, 汪瀚, 罗千林, 刘志斌 申请人:湖北省黄石市下陆环保设备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环保的自然通风锅炉电除尘器,包括有筒形本体、进烟口、出灰口,其特征在于:在筒形本体的中心贯穿布置有带芒刺的电晕线,电晕线通过电缆线与高压电源连接;本体中还装有与本体内壁吻合可上下滑动的清灰筒;本体的顶端设计有一个通过支架悬装着的雨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厚民王偶平徐永照汪瀚罗千林刘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黄石市下陆环保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