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补风式旋风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08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然补风式旋风燃烧炉,具有炉体,炉体的一端开设烟气出口,另一端炉壁上设置有切向进风口,外装燃料喷嘴,其特征是:在炉体另一端的端面上开有若干二次自然补风孔,并设置风量调节装置。(*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燃烧炉。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为提高旋风燃烧炉的供氧量和燃尽率,通常是在炉体的外壁设置环形风道,安装二次风机进行二次补风,这样必须增加造价,增加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降低造价,降低能耗,提供一种自然补风式旋风燃烧炉。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对现有旋风式燃烧炉进行改进,特别是取消二次风机,而在炉体的一端端面上开设若干二次自然补风孔,并设置风量调节装置。所述炉体端面上开设的二次自然补风孔是这样布置的其中心有一个较大的中心补风孔,周边至少有四个较小的周边补风孔。本技术省去了二次风机,降低了造价和故障率,节约能源,使产品更具竞争力,而且其自然补风结构,效果好,能有效保护炉衬的烧损,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适用于对燃气、油、煤等各种燃烧炉进行改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中心补风孔,2-周边补风孔,3-炉体,4-烟气出口,5-进风口,6-喷嘴,7-一次风机,8-检修门。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本技术采用耐火材料砌筑卧式筒形炉体3,其右端开设烟气出口4,其左端端面为二次进风结构设计,即中心处开设较大的中心补风孔1,并配风量调节装置,四周开设七个较小的周边补风孔2,配风量调节装置,安装一个检修门8,等分布置。在炉体3的左端筒壁上开设进风口5,外装燃料喷嘴6,并配一次风机7即构成本技术。本技术的运行机理是在用热单元的负压抽吸作用下,由泵输送至喷嘴6的油、汽或煤粉与一次风机产生的高压风混合后,切向喷入炉内呈螺旋状燃烧,与炉体3内壁相切的周边补风孔2调节成不同的进风量,由炉体内外的温差产生的负压向炉内自然二次补风,一方面满足火炬不同阶段供氧的需要;另一方面从切向扰动火炬以保证燃料与氧气充分混合达到燃尽的目的;再一方面让冷风形成一圈气垫保护炉内衬,避免火炬喷入时对炉衬的烧损,中心补风孔5用以调整炉内整体温度避免烧坏内衬,燃尽后的烟气从烟气出口4抽出。权利要求1.一种自然补风式旋风燃烧炉,具有炉体,炉体的一端开设烟气出口,另一端炉壁上设置有切向进风口,外装燃料喷嘴,其特征是在炉体另一端的端面上开有若干二次自然补风孔,并设置风量调节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补风式旋风燃烧炉,其特征是炉体端面上开设的二次自然补风孔是这样布置的其中心有一个较大的中心补风孔,周边至少有四个较小的周边补风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用旋风式燃烧炉,它具有炉体,炉体的一端开设烟气出口,另一端炉壁上设置有切向进风口,外装燃料喷嘴,其特征是在炉体另一端的端面上开有若干二次自然补风孔,并设置风量调节装置。本技术省去了二次风机,降低了造价和故障率,节约能源,使产品更具竞争力,而且其自然补风结构效果好,能有效保护炉衬的烧损,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适用于对燃气、油、煤等各种燃烧炉进行改进。文档编号F23L7/00GK2625734SQ03254240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8日专利技术者熊承庆 申请人:黄石市建材节能设备总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承庆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市建材节能设备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