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层炉排自然通风卧式锅炉,它适用于工业生产、建筑供暖等场所。该锅炉包括锅筒、炉墙及安装在炉墙内的双层炉排和管排,其中带有烟道口的隔墙将炉内第一、二对流受热面烟道连通,第三对流受热面烟道与锅炉烟道出口相通,靠近水冷炉排下方设有小挑火门。利用该锅炉完成的三返烟的烟气流程,在不配备风机的条件下,可促使煤充分燃烧,使其在出力、热效率、消烟除尘效果方面比同类产品都有显著提高。(*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层自然通风卧式锅炉,它适用于工业生产、建筑供暖等场所。现有双层炉排燃烧方式的卧式锅炉,一般采用强制通风的方式,配备风机来克服火床和炉膛内烟气流程中的阻力,促使烟气流动冲刷对流受热面,以提高换热效果和煤的燃烧效果。尤其是0.5蒸吨以上的卧式锅炉,在采用机械炉排时,除配备风机外,还配备除尘器,增加了锅炉辅机数量、安装工程量和制造成本,这不但耗电多,停电时无法正常运行,而且因锅炉辅机数量多,加大了维修工作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卧式锅炉,它在不配备风机的条件下,保证煤充分燃烧,有显著提高锅炉出力、热效率,消烟除尘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锅炉包括锅筒、炉墙及安装在炉墙内的双层炉排和管排,其中带有烟道口的隔墙,将炉内下部不完全封闭的分隔管排和锅炉对流受热面管排隔成前、后两部分。前分隔管排与炉墙间形成的第一对流受热面烟道,与后分隔管排与炉墙间形成的第二对流受热面烟道,通过隔墙烟道口连通,两后分隔管排之间形成的第三对流受热面烟道与锅炉烟道出口相通,靠近水冷炉排下方设有小挑火门。由于本技术采用带有烟道口的隔墙和下部不完全封闭的分隔管排,所以形成了炉膛两侧对称布置的第一、二对流受热面烟道及中间设置的第三对流受热面烟道,因此,炉内形成三返烟的烟气流程。烟气因从炉膛两侧同时返烟,高温火焰和烟气均匀冲刷对流受热面,烟气转弯半径较大,火床和炉膛内的烟气阻力损失小,故配备相应的烟筒即可提高其自生风力,在不配备风机的条件下保证煤充分燃烧和提高对流受热面的冲刷换热效果。特别是在该三返烟的烟气流程中,烟气流在返烟时的惯性离心降尘作用和各烟道流通截面变化引起的烟气速度变化而产生的重力降尘作用,可使烟气中的较大尘粒沉降。另外靠近水冷炉排下方设有小挑火门,因其开口小,故在观火或挑火时,可避免大量的冷空气同时进入炉膛,防止炉膛或上火床向炉外倒烟,保证锅炉正常运行不受影响。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可显著提高锅炉出力、热效率、消烟除尘效果,因此,很容易推广应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2沿B-B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3沿C-C线的剖视图。根据图1-4详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图中1锅筒、2炉门、3挑火门、4隔墙、5炉拱、6水冷炉排、7炉膛出口、8第二对流受热面烟道出口、9锅炉烟道出口、10第一对流受热面烟道、11前分隔管排、12第二对流受热面烟道、13后分隔管排、14隔墙短路烟道口、15隔墙烟道口、16第三对流受热面烟道。本实施例是一种双层炉排单锅筒纵置式水管卧式锅炉。该装置也可用于双锅筒锅炉。它包括锅筒1、炉墙及安装炉墙内的双层炉排和管排。带有烟道口的隔墙4将炉内不完全封闭的分隔管排和锅炉对流受热面管排隔成前、后两部分。其中前分隔管排11与炉墙间形成了第一对流受热面烟道10;后分隔管排13与炉墙间成了第二对流受热面烟道12,并通过隔墙烟道口15连通这两烟道。两后分隔管排之间形成了第三对流受热面烟道16,与锅炉烟道出口9相通。一般锅炉的分隔管排间都焊有鳍片板,本实施例的分隔管排下部不焊鳍片板,以形成下部不完全封闭的前分隔管排11和后分隔管排13。前分隔管排11下部不焊鳍片板的管空之间为炉膛出口7,后分隔管排13下部不焊鳍片板的管空之间为第二对流受热面烟道出口。在靠近水冷炉排6下方设有小挑火门3。挑火门3的数量和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实施例采用对称布置的二个小门,作为观火和挑上火床时使用,而不必开大炉门2,这样,可减少进炉冷气量或向炉外倒烟,不影响锅炉在挑火或观火时的正常运行,方便司炉操作。当锅炉封火之后重新启炉缓火时,为缩短启炉缓火时间,可在隔墙4设置隔墙短路烟道口14。由于该烟道口的短路作用,缩短了烟气流程和烟气阻力,所以增大了烟筒自生风力和火床通风量,加快封炉底火缓火速度,使火床迅速达到正常燃烧。此后,可关闭隔墙短路烟道口14。当烟气流程恢复到正常状态时,即使不关闭此口,由于短路烟道口流通面积很小,因此对锅炉运行影响不大。锅炉运行时,炉膛中的高温火焰和烟气,穿过炉膛出口7,进入炉膛两侧对称布置的第一对流受热面烟道10,向上返烟冲刷管排,经隔墙烟道口15进入第二对流受热面烟道12,再向下返烟冲刷管排至第二对流受热面烟道出口8,由两侧烟道进入第三对流受热面烟道16后,向上返烟至锅炉烟道出口9排出。至此,该锅炉完成了三返烟的烟气流程。烟气流程中产生的降尘作用所降尘粒,由清灰门可清除。采用该装置可在不配备风机的条件下,利用锅炉烟筒的自生风力,促使煤充分燃烧,使本技术在出力、热效率、消烟除尘效果方面比同类产品都有显著提高。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炉排自然通风卧式锅炉,包括锅筒、炉墙及安装在炉墙内的双层炉排和管排,其特征是带有烟道口的隔墙,将炉内下部不完全封闭的分隔管排和锅炉对流受热面管排隔成前、后两部分,前分隔管排与炉墙间形成的第一对流受热面烟道,与后分隔管排与炉墙间形成的第二对流受热面烟道,通过隔墙烟道口连通,两后分隔管排之间形成的第三对流受热面烟道与锅炉烟道出口相通,靠近水冷炉排下方设有小挑火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是所述前、后分隔管排的下部不焊鳍片板,形成下部不完全封闭的前、后分隔管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是隔墙可设有缩短启炉缓火时间的隔墙短路烟道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层炉排自然通风卧式锅炉,它适用于工业生产、建筑供暖等场所。该锅炉包括锅筒、炉墙及安装在炉墙内的双层炉排和管排,其中带有烟道口的隔墙将炉内第一、二对流受热面烟道连通,第三对流受热面烟道与锅炉烟道出口相通,靠近水冷炉排下方设有小挑火门。利用该锅炉完成的三返烟的烟气流程,在不配备风机的条件下,可促使煤充分燃烧,使其在出力、热效率、消烟除尘效果方面比同类产品都有显著提高。文档编号F23H5/00GK2093961SQ9121030公开日1992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19日专利技术者张石山 申请人:沈阳市取暖设备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炉排自然通风卧式锅炉,包括锅筒、炉墙及安装在炉墙内的双层炉排和管排,其特征是带有烟道口的隔墙,将炉内下部不完全封闭的分隔管排和锅炉对流受热面管排隔成前、后两部分,前分隔管排与炉墙间形成的第一对流受热面烟道,与后分隔管排与炉墙间形成的第二对流受热面烟道,通过隔墙烟道口连通,两后分隔管排之间形成的第三对流受热面烟道与锅炉烟道出口相通,靠近水冷炉排下方设有小挑火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石山,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取暖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