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永磁铁磁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336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式永磁铁磁选机,适用于去除粉末材料中的含铁磁性物质,它主要由进料斗、滚筒、滚筒传动机构、滚筒调节系统、流量调节系统、杂料回收槽、杂料槽、出料槽及机架组成,能有效地将物料中的磁性物质进行清除,大大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制造业的损失,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但磁选精度与效率高,而且清理与回收被吸附的磁性物质实现自动化,既节省劳力、水源和经费开支,又能防止其对环境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同时回收的这类磁性物质,能通过再生成为可利用的磁性及合金钢填充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式永磁铁磁选机,适用于去除粉末材料中的含铁磁性物质。
技术介绍
在陶瓷、塑料、面粉等制造领域中,由于陶瓷浆料(粉末)、塑料颗粒(粉末)材料中混合有天然或人为因素的所致存在的铁屑、铁氧体(Fe2O3、Fe3O4、MnO-Fe2O3)等磁性物质,在制成产品前必须进行技术磁选处理,以有效地清除这些磁性物质,磁选工序就是保证原材料纯度的重要环节,否则对陶瓷制品的光洁度、塑料的可缩性、坚韧性产生影响,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造成制造业的经济损失。目前在陶瓷、塑料、矿山等工业(企业)部门采用的磁选机,磁场强度低(约0.1~0.25T),自动化程度不高,靠人工操作,费力、费时,对原材料的磁选效果不理想,一般只能清除原材料中铁屑、铁氧体的50%~60%,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严重阻碍生产的发展和产品的质量。在磁选陶瓷原浆料及其粉末过程中,当它们的粒径Φ<30μm和流速v>0.2m.s-1时,现有各类低磁场强度的磁选机,无法承担磁选铁屑、铁氧体的任务;虽然现在有一种类似履带式的传动磁选机,由于其磁场随单滚筒一起转动,采用铁氧体材料制成的永磁铁,磁场强度固定,提高有限,只能磁选原材料中的粗颗粒(Φ>1mm)磁性物质,尤其不适宜浆料、液体的磁选工作;以往在环境磁学和环保等科学研究中,往往用人工方法对被研究的物质进行磁选,通常使用的永磁铁磁场强度不可改变,也不能连续工作,对于那种不易磁化或磁化后弛豫时间极短的磁性物质(赤铁矿、硫酸亚铁等),很容易漏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永磁铁磁选机,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由进料斗、滚筒、滚筒传动机构、滚筒调节系统、流量调节系统、杂料回收槽、杂料槽、出料槽及机架组成,其中,进料斗设于机架的顶端,滚筒、滚筒传动机构、滚筒调节系统、流量调节系统、杂料回收槽、杂料槽、出料槽装在机架上,滚筒设于进料斗的下方,滚筒传动机构、滚筒调节系统分别连接滚筒,流量调节系统、杂料回收槽、杂料槽、出料槽处于滚筒的下方。本专利技术能有效地将物料中的磁性物质进行清除,大大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制造业的损失,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但磁选精度与效率高,而且清理与回收被吸附的磁性物质实现自动化,既节省劳力、水源和经费开支,又能防止其对环境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同时回收的这类磁性物质,能通过再生成为可利用的磁性及合金钢填充材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2是本专利技术静态磁路示意3是本专利技术的磁路安装4是本专利技术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3、4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由进料斗1、两个滚筒2、滚筒传动机构3、滚筒调节系统4、流量调节系统5、杂料回收槽6、杂料槽7、出料槽8及机架9组成,其中,进料斗1设于机架9的顶端,两个滚筒2、滚筒传动机构3、滚筒调节系统4、流量调节系统5、杂料回收槽6、杂料槽7、出料槽8装在机架9上,滚筒2设于进料斗1的下方,滚筒传动机构3、滚筒调节系统4分别连接滚筒2,流量调节系统5处于两个滚筒2之间的下方,出料槽8处于流量调节系统5的下方,杂料回收槽6设在两个滚筒2的外侧,杂料槽7设在杂料回收槽6下,滚筒2由旋转外磁核2A、永磁铁2B、固定内磁核2C、旋转端盖2D、轴承2E、皮带轮2F组成,旋转外磁核2A为圆筒形,其两端各设有一旋转端盖2D,皮带轮2F装在其中一个旋转端盖2D上,两个轴承2E分别装在两个旋转端盖2D的中心,永磁铁2B的形状为瓦形,平行排列固定在呈圆筒形的固定内磁核2C的部分外表面上,固定内磁核2C的两个端面的中心分别设有两个固定轴2G,两个固定轴2G分别穿插在两个轴承2E的中心,固定轴2G以不可旋转的方式固定在机架9上,皮带轮2F通过皮带连接滚筒传动机构3,滚筒调节系统4通过一操控杆连接旋转外磁核2A。工作时,将本技术安装在待选物料的工作场地,其进料斗1的入口与待选物料流出口对称(距离30~40cm),启动电源使两个滚筒2转动,当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下滑到两个滚筒2的侧面时,两个滚筒2外层的、正在进行旋转运动的旋转外磁核2A产生的向心力和切向力,使物料作短暂的无序运动后,不含磁性物质的物料自动下滑到出料槽8,而被旋转外磁核2A吸附的磁性物质,随旋转外磁核2A旋转至没有永磁铁2B覆盖的那部分固定内磁核2C表面所对应的位置、即磁场强度为0时,经毛扫清除下滑到杂料回收槽6并最终进入杂料槽7,完成一个磁选工作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式永磁铁磁选机,主要由进料斗(1)、流量调节系统(5)、杂料回收槽(6)、杂料槽(7)、出料槽(8)及机架(9)组成,其特征是具有两个滚筒(2)、滚筒传动机构(3)、滚筒调节系统(4),其中,进料斗(1)设于机架(9)的顶端,两个滚筒(2)、滚筒传动机构(3)、滚筒调节系统(4)、流量调节系统(5)、杂料回收槽(6)、杂料槽(7)、出料槽(8)装在机架(9)上,滚筒(2)设于进料斗(1)的下方,滚筒传动机构(3)、滚筒调节系统(4)分别连接滚筒(2),流量调节系统(5)处于两个滚筒(2)之间的下方,出料槽(8)处于流量调节系统(5)的下方,杂料回收槽(6)设在两个滚筒(2)的外侧,杂料槽(7)设在杂料回收槽(6)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永磁铁磁选机,滚筒(2)由旋转外磁核(2A)、永磁铁(2B)、固定内磁核(2C)、旋转端盖(2D)、轴承(2E)、皮带轮(2F)组成,旋转外磁核(2A)为圆筒形,其两端各设有一旋转端盖(2D),皮带轮(2F)装在其中一个旋转端盖(2D)上,两个轴承(2E)分别装在两个旋转端盖(2D)的中心,永磁铁(2B)的形状为瓦形,平行排列固定在呈圆筒形的固定内磁核(2C)的部分外表面上,固定内磁核(2C)的两个端面的中心分别设有两个固定轴(2G),两个固定轴(2G)分别穿插在两个轴承(2E)的中心,固定轴(2G)以不可旋转的方式固定在机架(9)上,皮带轮(2F)通过皮带连接滚筒传动机构(3),滚筒调节系统(4)通过一操控杆连接旋转外磁核(2A)。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式永磁铁磁选机,适用于去除粉末材料中的含铁磁性物质,它主要由进料斗、滚筒、滚筒传动机构、滚筒调节系统、流量调节系统、杂料回收槽、杂料槽、出料槽及机架组成,能有效地将物料中的磁性物质进行清除,大大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制造业的损失,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但磁选精度与效率高,而且清理与回收被吸附的磁性物质实现自动化,既节省劳力、水源和经费开支,又能防止其对环境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同时回收的这类磁性物质,能通过再生成为可利用的磁性及合金钢填充材料。文档编号B03C1/02GK1768965SQ200410052079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5日专利技术者黎援朝, 汤贤赞, 李智坚, 胡为坤, 陈木宏, 邓水先, 徐仲青 申请人:广东省肇庆市高级技工学校,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永磁铁磁选机,主要由进料斗(1)、流量调节系统(5)、杂料回收槽(6)、杂料槽(7)、出料槽(8)及机架(9)组成,其特征是具有两个滚筒(2)、滚筒传动机构(3)、滚筒调节系统(4),其中,进料斗(1)设于机架(9)的顶端,两个滚筒(2)、滚筒传动机构(3)、滚筒调节系统(4)、流量调节系统(5)、杂料回收槽(6)、杂料槽(7)、出料槽(8)装在机架(9)上,滚筒(2)设于进料斗(1)的下方,滚筒传动机构(3)、滚筒调节系统(4)分别连接滚筒(2),流量调节系统(5)处于两个滚筒(2)之间的下方,出料槽(8)处于流量调节系统(5)的下方,杂料回收槽(6)设在两个滚筒(2)的外侧,杂料槽(7)设在杂料回收槽(6)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援朝汤贤赞李智坚胡为坤陈木宏邓水先徐仲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肇庆市高级技工学校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