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俏峰专利>正文

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1680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23:06
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有平行侧斜、刹车、减震的功能,前双轮结构还有转向功能,后双轮结构的后桥构件使车体实现差速平稳转弯,电动机的安装方式巧妙,没有齿轮,前后固定器使得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不能前后移动。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包括前双轮结构和后双轮结构;前双轮结构包括前双轮结构车毂、前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前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转向构件、刹车系统、前后固定器;后双轮结构包括后双轮结构车毂、后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后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后桥构件、刹车系统、前后固定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尤其是有平行侧斜、刹车、减震的功能,前双轮结构还有转向功能,后双轮结构包含后桥构件的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前后单轮自行车、摩托车可侧斜但稳定性、安全性差;一般的前双轮三轮车或后双轮三轮车,都没有侧斜的功能;可侧斜前双轮三轮车或可侧斜后双轮三轮车,都是由中轴、四连杆结构、平行侧斜双轮和固定管构成,没有同时具有平行侧斜、 刹车、减震的功能;从专利检索系统中查知CN200720191646.8 “前三轮电动自行车”,车轮由两个并排的前轮和一个后轮组成,两个并排的前轮能侧斜但没有刹车和减震功能; CN200720035750. 8 “前双轮自行车”专利中,涉及一种前双轮自行车,前双轮能侧斜但没有刹车和减震功能;CN200710134190.6 “前双轮可倾斜自行车”专利中,涉及一种前部为双轮的并在骑行时可倾斜平衡的前双轮可倾斜自行车,双轮没法固定在单根能四周旋转的立柱油缸上;ZL201020679704. 3 “可侧斜小车的双轮结构”涉及一种有平行侧斜、刹车、减震功能,又能随时取消侧斜功能而稳固竖直的前双轮结构和后双轮结构,但是没有设计到动力结构的连接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有平行侧斜、 刹车、减震的功能,且前双轮结构有转向功能,后双轮结构还设计到后桥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是一种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其包括前双轮结构和后双轮结构;前双轮结构包括前双轮结构车毂、前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前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转向构件、刹车系统(3)、前后固定器;后双轮结构包括后双轮结构车毂、后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后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后桥构件、刹车系统(3)、前后固定器。车身重量通过双轮结构中间部分的减震弹簧(12)减震,减少对车身的震动;在侧外力的作用下,通过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带动四连杆结构侧向移动,使得双轮结构侧斜;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向构件带动车轮G5)转动,使车辆转向;在外力的作用下,刹车系统(3)使得车轮G5)停止转动;当双轮结构侧斜时,前后固定器的推拉杆使得双轮结构不能前后移动;电动机工作带动后双轮转动,转弯时通过后桥构件中的差速器03)实现差速平稳转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侧斜产生向心力,使车体顺利转弯不易侧翻;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减少对车身的震动;后桥构件使车体实现差速平稳转弯;电动机的安装方式巧妙,没有齿轮;前后固定器使得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不能前后移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前双轮结构车毂和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之前双轮结构竖直时的前视图。图3是本技术之前双轮结构侧斜时的前视图。图4是本技术之前双轮结构转向时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之后双轮结构车毂和后桥构件的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之后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立体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之后双轮结构竖直时后视图。图8是本技术之后双轮结构侧斜时后视图。图9是本技术之前后固定器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前双轮结构车毂大轴承(4)外套在前双轮轴承外环(6)内,大轴承 (4)内套着前双轮轴承内环(5),前双轮轴承内环(5)固定在前双轮支撑杆(1),前双轮轴承外环(6)外侧向方固定在轮辐(3 上;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O)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 两端的轴在甲的孔内转动,乙的两端在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O)内,绕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O)中部的轴转动,这样甲通过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 连接乙,同理前双轮轴承内环( 通过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 连接前双轮下梁(8)、转向杆(7)通过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 连接转向连杆(9)、前双轮上梁(10)通过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 连接前双轮支撑杆(1)、后双轮轴承内环(17)通过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2)连接差速器轴02)。刹车系统(3)由刹车卡钳和刹车盘组成,刹车盘固定连接在前双轮轴承外环(6)外,刹车卡钳安装在前双轮支撑杆(1)上;在外力的作用下,刹车卡钳夹住刹车盘使得车轮0 停止转动。如图2所示,前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前双轮上梁(10)和前双轮下梁⑶与两则的前双轮支撑杆(1)通过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2)相连接,形成前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前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前双轮中轴(11)下面活动连接前双轮下梁(8)中间,上面活动连接前双轮上梁(10)中间;弹簧挡板(1 位于前双轮下梁(8)稍上方,焊接在前双轮中轴 (11)上;减震弹簧(1 套在前双轮中轴(11)外,卡在弹簧挡板(1 上;前双轮上环(13) 套在前双轮中轴(11)外,下部穿过前双轮上梁(10),下接减震弹簧(12),前双轮上环(13) 固定与车前壁(16)上;前双轮下环(14)位于前双轮下梁(8)下面套在前双轮中轴(11)下部外,前双轮下环(14)固定与车前壁(16)上。车身重量通过前双轮上环(1 压在减震弹簧(1 上,车轮0 在不平的道路行驶,产生的震动经过减震弹簧(1 减震,减少对车身的震动;通过前双轮上环(1 前双轮下环(14),车身可沿着前双轮中轴(11)作上下运动。如图3所示,在侧外力的作用下,通过前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带动四连杆结构侧向移动,使得前双轮结构侧斜,于是图2变成图3。如图4所示,转向构件转向连杆(9)通过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2)连接转向杆(7),转向杆(7)固定与前双轮支撑杆(1)上。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向连杆(9)通过连接转向杆(7),带动前双轮绕着前双轮轴承内环( 内的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 的两端的轴转动,使车辆转向。5如图5所示,后双轮结构车毂和后桥构件大轴承(4)外固定在后双轮支撑杆 (18)下部,大轴承内套着后双轮轴承内环(17),后双轮轴承内环(17)外侧向方固定在轮辐(3 上;后双轮轴承内环(17)通过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 连接差速器轴02); 后双轮前下梁(31)与后双轮后下梁(3 的两端各分别活动连接后双轮支撑杆(18)的下端两处的连线通过后双轮轴承内环(17)的圆心;电动机(19)的空心转轴00)是空心的, 差速器轴02)的一端穿过空心转轴OO),电动机(19)安装在差速器轴02)外。后双轮结构刹车系统(3)由刹车卡钳和刹车盘组成,刹车系统(3)的刹车盘固定连接在后双轮轴承内环(17)的内侧方向,刹车卡钳安装在后双轮支撑杆(18);在外力的作用下,刹车卡钳夹住刹车盘使得车轮0 停止转动。如图6所示,后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后双轮前下梁(31)通过电动机(19)外客两边的电动机前后下梁连接部分与后双轮后下梁(3 平行相连;后双轮前下梁(31) 与后双轮后下梁(3 的两端各分别活动连接后双轮支撑杆(18)的下端的两边,后双轮上梁(30)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后双轮支撑杆(18)的上端的两边,形成后双轮结构四连杆。后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后双轮结构中轴上部06)下焊接于后中轴横梁(XT)中部,后中轴横梁(27)、后中轴前下部(观)、后中轴后下部09)三者形成倒U形,后双轮前下梁(31)中间与后中轴前下部(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俏峰
申请(专利权)人:曹俏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