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纱机直接纬备纱成形传动机构,所述升降杠杆的一端与升降杠杆座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与联动链条的一端部固定连接,联动链条的另一端绕置在转子上后与钢领板固定相连,所述钢领板套置在纬管上,成形凸轮与升降杠杆相接触,该成形凸轮上设置有四个凸起点,所述升降杠杆座、转子、纬管和成形凸轮分别安装在细纱机的机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达到退绕不脱圈的目的,使其在运转过程中高低点过渡的平滑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从而避免了卷绕过程中坎的出现,有效地防止了织布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退绕脱圈现象。(*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细纱机直接纬的
技术介绍
细纱机纺直接纬纱供织布机使用,细纱机由间接纱改纺直接纬时会出现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纺低支纱时,织布机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退绕脱圈,从而产生织造庇点,并影响织布机正常运转,通过跟踪和分析发现,造成织造退绕过程中脱圈的现象多发生在纬管根部小纱区,而这一区域正处于纬管的备纱卷绕区,备纱在纱管上卷绕同样长度的备纱在同一动程区卷绕时,纱支越低堆积越厚,就会形成一道坎,正常纺纱成形后在织布使用过程中退绕到这个坎时,就会产生脱圈现象,从而造成织疵和停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有效保证纺纱成形后在织布机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退绕脱圈和织疵等现象的细纱机直接纬备纱成形传动机构。本技术为了解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细纱机直接纬备纱成形传动机构,它主要包括有升降杠杆座、升降杠杆、联动链条、转子、钢领板、纬管和成形凸轮,所述升降杠杆的一端与升降杠杆座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与联动链条的一端部固定连接,联动链条的另一端绕置在转子上后与钢领板固定相连,所述钢领板套置在纬管上,成形凸轮与升降杠杆相接触,该成形凸轮上设置有四个凸起点,所述升降杠杆座、转子、纬管和成形凸轮分别安装在细纱机的机架上。所述升降杠杆上设置有带凹槽的凸台,在位于该凸台的凹槽内放置有钢球,所述成形凸轮与该钢球相接触。所述带凹槽的凸台位于升降杠杆上远离升降杠杆座一端。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传动机构可以有效通过增加备纱卷绕动程的长度来减少备纱卷绕堆积的层数和厚度,从而达到退绕不脱圈的目的,通过增加备纱成形凸轮高低点的落差,以增加纺纱动程的长度,同时将凸轮的凸点设置为四个,增加凸点的圆弧半径,使其在运转过程中高低点过渡的平滑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从而避免了卷绕过程中坎的出现,有效地防止了织布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退绕脱圈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所示,细纱机直接纬备纱成形传动机构,它主要包括有升降杠杆座1、升降杠杆2、联动链条3、转子4、钢领板5、纬管6和成形凸轮7,所述升降杠杆2的一端与升降杠杆座1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与联动链条3的一端部固定连接,联动链条3的另一端绕置在转子4上后与钢领板5固定相连,所述钢领板5套置在纬管6上,细纱经由钢领板5进入绕置在纬管6上,所述升降杠杆2上设置有带凹槽8的凸台9,该带凹槽8的凸台9最好位于升降杠杆2上远离升降杠杆座1 一端,在位于该凸台9的凹槽8内放置有钢球10,所述成形凸轮7与该钢球10相接触,这样可以减少成形凸轮7与升降杠杆2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成形凸轮7的磨损,最终可有效保证备纱卷绕动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该成形凸轮7上设置有四个凸起点,所述升降杠杆座1、转子4、纬管6和成形凸轮7分别安装在细纱机的机架上, 关于细纱机的其它结构部分,由于与本技术方案无关,且为现有技术,在此无需将其一一叙述。权利要求1.细纱机直接纬备纱成形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有升降杠杆座、升降杠杆、联动链条、转子、钢领板、纬管和成形凸轮,所述升降杠杆的一端与升降杠杆座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与联动链条的一端部固定连接,联动链条的另一端绕置在转子上后与钢领板固定相连,所述钢领板套置在纬管上,成形凸轮与升降杠杆相接触,该成形凸轮上设置有四个凸起点,所述升降杠杆座、转子、纬管和成形凸轮分别安装在细纱机的机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直接纬备纱成形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杠杆上设置有带凹槽的凸台,在位于该凸台的凹槽内放置有钢球,所述成形凸轮与该钢球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纱机直接纬备纱成形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凹槽的凸台位于升降杠杆上远离升降杠杆座一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细纱机直接纬备纱成形传动机构,所述升降杠杆的一端与升降杠杆座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与联动链条的一端部固定连接,联动链条的另一端绕置在转子上后与钢领板固定相连,所述钢领板套置在纬管上,成形凸轮与升降杠杆相接触,该成形凸轮上设置有四个凸起点,所述升降杠杆座、转子、纬管和成形凸轮分别安装在细纱机的机架上,本技术优点是达到退绕不脱圈的目的,使其在运转过程中高低点过渡的平滑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从而避免了卷绕过程中坎的出现,有效地防止了织布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退绕脱圈现象。文档编号D01H1/36GK202297925SQ201120463449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5日专利技术者涂元福 申请人:湖北金福祥纺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元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福祥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