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In,Al)Se2薄膜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7156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2 0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u(In,Al)Se2薄膜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靶材的准备;(2)室温Cu-In-Al交替溅射沉积,在此过程中,通过控制溅射气压、溅射距离、溅射功率、不同的溅射顺序控制CIA预制层中各元素的比例;(3)退火处理;(4)硒化处理:对退火后的预制层进行硒化处理,在Se气氛中硒化形成黄铜矿结构的Cu(In,Al)Se2多晶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常温下溅射沉积得到CIA预制层;继而对其进行退火和硒化处理,获得黄铜矿结构的Cu(In,Al)Se2多晶薄膜,而且其在靶材的制备及磁控溅射设备的成本方面节约了成本,从而使Cu(In,Al)Se2薄膜的制备成本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l)Se<sub>2</sub>薄膜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铜铟铝硒,ADSe2薄膜的制备工艺。技术背景铜铟硒(Cdr^e2)类薄膜太阳能电池由于材料较佳的光学能隙(Eg)、高吸收率 (105/cm)、很强的抗辐射能力和长期稳定的性能而备受人们关注,其生产也正趋于工业化, 因而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成为研究的重点。其中,吸收层材料是影响电池光电转化率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通过用( 和Al 部分替代^进行调节,可获得较宽的禁带宽度和较高的太阳光谱匹配度。Al元素的掺入使 CuInSe2类太阳电池的禁带宽度比( 掺入的太阳电池具有更宽的范围,所对应的Eg变化范围是1.0-2. 7eV。因此,, Al) 薄膜同样具有提高Cuhk2类太阳电池的性能的作用。具有较宽Eg变化范围的,A1)S%能够利用相同的材料,通过控制薄膜中铝的比例,制成吸收各种不同能量的光的Cu (In,Al) 薄膜,从而提高电池的吸收效率,而且还可以降低材料的成本。这里就采用Al来部分的替代In,形成,Al) Se2混溶晶体材料。目前绝大多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梅武素梅薛钰芝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