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湿法行星粉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837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法行星粉磨机,尤其是外循环式湿法行星粉磨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中心轴,大小皮带轮、电机、皮带、电机、中心齿轮、行星齿轮、顶盖、支承轴、机座及料球筒组成,大皮带轮、中心齿轮套在中心轴上,中心齿轮与套在料球筒的空心下转轴上的行星齿轮,顶盖空套在中心轴上,顶盖由设在其上的孔套在料球筒的空心上转轴上,并由支承轴与之固定,空心上转轴还与套在中心轴上的分料器相通,物料的空心轴进出实现了物料的自动上下卸。(*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球磨机,尤其是湿法行星粉磨机。老式滚筒磨、振动磨、搅伴磨的共同缺点是粉碎力度不足。特别当粉料粒径达到μm级的情况下,不易产生足够的破碎力度,依赖粉料的疲劳损伤积累而破碎,甚至应力在疲劳限之下,连疲劳积累的力度也无法达到,这就使能耗增加;极限粒径较大。不宜用于超细粉碎。湿法行星粉磨机虽然可以解决上述缺陷,但是,由于在粉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在磨筒内的热量又难以散发,故现行的湿法行星粉磨机的磨筒内衬使用寿命短,历经粉碎的物料颗粒粒径存在着大小不一等缺陷。另外,现行的湿法行星粉磨机必需依靠操作人员人工上、卸物料,这使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大,同时,其生产效率较低。由于现行的湿法行星粉磨机在粉碎过程中处于几乎封闭状态,即缺乏循环系统,所以,它不能实现整机自动化。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提高使用寿命的湿法行星粉磨机。本技术采用以空心轴进、空心轴出为主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由行星动力传动机构和料球筒组成,行星动力传动机构由中心轴(1),大、小皮带轮(2)和(3),皮带(4),电机(5),中心齿轮(6),行星齿轮(7),顶盖(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粉碎的湿法行星粉磨机,由行星动力传动机构和料球筒组成,行星动力传动机构由中心轴(1),大、小皮带轮(2)和(3),皮带(4),电机(5),中心齿轮(6),行星齿轮(7),顶盖(8),支承轴(9)及机座(10)组成,大皮带轮(2)和中心齿轮(6)均套在中心轴(1)上,中心齿轮(6)和行星齿轮(7)相啮合,行星齿轮(7)套在料球筒(11)的下转轴(12)上,顶盖(8)空套在中心轴(1)上,在顶盖(8)上设有能与料球筒(11)的上转轴(13)相配合的孔,并套在其上,其特征在于料球筒(11)上转轴(13)为兼作进料口之用的空心轴,该空心轴与分料器(14)相通,分料器(14)套在中心轴(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景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