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辊磨的碾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6100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辊磨的碾磨装置。包括筒体、压力辊和含有球面碾磨辊、辊轴、轴套、连接板和销轴的球磨机构;压力辊置于筒体内,截面呈H形的轴套装于压力辊的压力辊轴后端,连接板以两块一组、一端通过销轴对称地装于轴套两侧板上,其另一端通过辊轴相连,连接板可绕销轴转动;数组连接板在轴套上均匀分布;外侧表面呈球状的球面碾磨辊松套于辊轴上,可自由转动。筒体后端内表面对应于球面碾磨辊设有凹槽,凹槽的表面设有与球面碾磨辊相对应的沟槽衬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增设了球磨机构,提高了碾磨效率和出粉率,降低了物料在磨内的碾磨时间,降低了能耗,同时保证了物料的稳定性能,提高了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转动体的离心力对物料进行碾磨粉碎的装置,特别是一种卧辊磨 的碾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卧辊磨的碾磨装置,主要包括筒体和压力辊。工作时,物料经压力辊与筒体 挤压后被粉碎。虽然较传统的球磨机,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出磨物料的粒径也不 很均匀,细粉的外观形状不够规则,如要提高粉体产品的质量及合格品的比例,则需要进一步 碾磨。通常是通过加大物料在挤压段的循环次数和外循环负荷来实现物料的进一步碾磨,而这 样势必降低料层的稳定性,增加综合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耗低、出粉率高、能提高 产品质量的卧辊磨的碾磨装置。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筒体和压力辊,压力辊置于筒体 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含有球面碾磨辊、辊轴、轴套、连接板和销轴的球磨机构;截面呈H 形的轴套装于压力辊的后端,连接板以两块一组、 一端通过销轴对称地装于轴套两侧板上,其 另一端通过辊轴相连,连接板可绕销轴转动;数组连接板在轴套上均匀分布;外侧表面呈球状 的球面碾磨辊松套于辊轴上,可自由转动。这样,通过利用离心力使旋转体向外甩开的原理, 从结构上实现球面研磨辊随着筒体运动的公转、绕销轴转动的摆动退让运动、以及绕辊轴自转 运动的三种运动,保证球面碾磨辊外侧与筒体内侧存在线速度差,实现了对物料的进一步碾磨 破碎,从而提高了碾磨效率和细粉质量。所述的H形轴套的两侧圆盘的周边为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半圆,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销轴装 于上述半圆上。这样, 一方面可减轻球磨机构的重量、节省原材料,另一方面有利于球面碾磨 辊的摆动退让运动。上述球面碾磨辊为一至三个为一组,而松套在辊轴上,以提高碾磨效率。为使上述球磨机构在筒体内有足够的空间,筒体后端内表面对应于球面碾磨辊设有凹槽, 凹槽的表面设有与球面碾磨辊相对应的沟槽衬板。本技术由于增设了球磨机构,提高了碾磨效率和出粉率,降低了物料在磨内的碾磨时 间,降低了能耗,同时保证了物料的稳定性能,提高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中l为球面碾磨辊、2为定位销、3为连接板、4为辊轴、5为销轴、6为轴套、7为 压力辊、8为挡环、9为沟槽衬板、IO为筒体、ll为立衬板、12为主衬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包括筒体IO、压力辊7和含有球面碾磨辊1、辊轴4、轴套6、连接板3、 和销轴5的球磨机构。压力辊7置于筒体10内,筒体10内壁对应于压力辊7处设有主衬板 12。截面呈H形的轴套6装于压力辊7的后端,并通过挡环8固定于压力辊8上。轴套6的 两侧圆盘的周边为八个均匀分布的半圆;连接板3以两块一组、 一端通过销轴5对称地装于轴 套6两側板的半圆上,连接板3可绕销轴5转动;其另一端通过辊轴4相连,并由定位销2 固定。外侧表面呈球状的球面碾磨辊1以二个为一组松套于辊轴4上,可自由转动。为使上述 球磨机构在筒体10内有足够的空间,筒体IO后端内表面对应于球面碾磨辊1设有凹槽,凹槽 的表面设有与球面碾磨辊1相对应的沟槽衬板9。在沟槽衬板9与主衬板12间设有过渡的立 衬板11。当磨机工作时,物料首先在压力辊7与主衬板12间进行碾磨。由于压力辊7是由筒体10与物料的摩擦力驱动,所以在图1中A点处主衬板12与压力辊7的线速度相同。这样可保证 物料在主衬板12与压力辊7之间被充分挤压。经压力辊7与简体10碾磨后的物料,再进入磨 尾由球磨机构进行再次碾磨。由于压力辊7的中心线与筒体10的中心线有一定的距离H,即压力辊轴7与筒体10不同心,在图1中B点处,筒体10内壁的线速度必定低于球面碾磨辊1 绕压力辊轴7旋转时的线速度,从而产生碾磨作用。筒体10的内壁的沟槽衬板9,使球面碾 磨辊1滚动时出现线接触,因球面碾磨辊1是松套在辊轴4上的,球面碾磨辊1会绕着辊轴4 自转,更强化了碾磨效果。当B处的料层厚度加大时,球面碾磨辊1与沟槽衬板9之间的间 隙变小,物料无法顺利通过时,球面碾磨辊1则在物料在挤压下通过连接板3绕着销轴5转动, 增大球面碾磨辊1与沟槽衬板9的空隙,实现球面研磨辊1的摆动退让运动,进一步对物料进 行碾磨破碎,也从根本上保证了压力辊轴7的正常运行;球面碾磨辊l的这种自动适应料层厚 度的技术,保证了碾磨作业的连续性和适应性。权利要求1、卧辊磨的碾磨装置,包括筒体和压力辊,压力辊置于筒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含有球面碾磨辊、辊轴、轴套、连接板、和销轴的球磨机构;截面呈H形的轴套装于压力辊的后端,连接板以两块一组、一端通过销轴对称地装于轴套两侧板上,其另一端通过辊轴相连;数组连接板在轴套上均匀分布;外侧表面呈球状的球面碾磨辊松套于辊轴上。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卧辊磨的碾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H形轴套的两侧圆盘 的周边为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半圆,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销轴装于上述半圆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辊磨的碾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球面碾磨辊为一至三个 为一组,松套在辊轴上。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辊磨的碾磨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后端内壁对应于球面碾 磨辊设有凹槽,凹槽的表面设有与球面碾磨辊相对应的沟槽衬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卧辊磨的碾磨装置。包括筒体、压力辊和含有球面碾磨辊、辊轴、轴套、连接板和销轴的球磨机构;压力辊置于筒体内,截面呈H形的轴套装于压力辊的压力辊轴后端,连接板以两块一组、一端通过销轴对称地装于轴套两侧板上,其另一端通过辊轴相连,连接板可绕销轴转动;数组连接板在轴套上均匀分布;外侧表面呈球状的球面碾磨辊松套于辊轴上,可自由转动。筒体后端内表面对应于球面碾磨辊设有凹槽,凹槽的表面设有与球面碾磨辊相对应的沟槽衬板。本技术由于增设了球磨机构,提高了碾磨效率和出粉率,降低了物料在磨内的碾磨时间,降低了能耗,同时保证了物料的稳定性能,提高了产品质量。文档编号B02C15/00GK201006446SQ200720035398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3日专利技术者刘怀平, 杨正平, 陈开明, 黄之初 申请人: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卧辊磨的碾磨装置,包括筒体和压力辊,压力辊置于筒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含有球面碾磨辊、辊轴、轴套、连接板、和销轴的球磨机构;截面呈H形的轴套装于压力辊的后端,连接板以两块一组、一端通过销轴对称地装于轴套两侧板上,其另一端通过辊轴相连;数组连接板在轴套上均匀分布;外侧表面呈球状的球面碾磨辊松套于辊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怀平黄之初陈开明杨正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