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糖糖化工艺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43699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6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进行连续糖化的淀粉糖糖化设备,包括n个顺次连接的糖化罐,糖化酶制剂和液化后的料液连续进入第1个糖化罐,第1个糖化罐的出料进入第2个糖化罐,第2个糖化罐的出料进入第3个糖化罐,依此规律进行,第n个糖化罐的出料进入第n+1个糖化罐,获得糖化液,上述每个糖化罐均包括罐体,至少第1个糖化罐还包括搅拌装置;上述3≤n≤12。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进行连续糖化的淀粉糖糖化工艺,通过上述淀粉糖糖化设备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糖化过程分解为若干个连续的水解子过程,实现了淀粉糖糖化工艺的连续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淀粉糖制取领域,具体涉及淀粉糖制取工艺中的糖化工序,同时涉及实现上述糖化工序的糖化设备。
技术介绍
利用含淀粉的粮食、薯类等为原料,经过酸法、酸酶法或酶法制取的糖,统称淀粉糖。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生产淀粉糖所用酶制剂品种的增加及质量的提高,淀粉糖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甜度及功能的麦芽糊精、葡萄糖、果葡糖浆、功能性糖及糖醇等几大系列的淀粉糖产品。淀粉糖在口感、功能性上比蔗糖更能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并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加工性能,如低聚异麦芽糖可以增殖双歧杆菌、防龋齿;麦芽糖浆、淀粉糖浆在糖果、蜜饯制造中替代部分蔗糖可防止“返炒”、 “发烊”等,这些都是蔗糖无法比拟的。因此,淀粉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主要是通过液化和糖化工序实现的,淀粉液化工艺是淀粉在 a_淀粉酶的作用下最终形成含有少量的葡萄糖的低分子糊精料液的过程。目前,淀粉糖生产企业广泛采用的糖化工艺为液化后的料液分别进入并列布置的各个糖化罐中,在每个糖化罐加入糖化酶制剂并与料液搅拌混合,料液和糖化酶制剂在彼此的糖化罐中反应并完成糖化过程。这种糖化工艺存在下述缺点1.糖化罐进料完成后终止进料,料液和糖化酶制剂在糖化罐中反应并完成糖化过程, 因此,对于单个糖化罐来说,糖化过程以“进料一完成糖化一出料”的方式间歇式进行。2.在实际生产中,不同糖化罐的糖化条件不可能完全相同,造成各个糖化罐中糖化的效果的不一致,最终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控制产品质量较困难;3.由于每个糖化罐均需进行进料、加入糖化酶制剂、将料液和糖化酶制剂搅拌混勻的过程,增加了系统控制的复杂性,实际生产操作量和操作难度升高;4.糖化罐中存有搅拌死角,造成料液和糖化酶制剂的反应死角,影响反应效果和效率;5.每个糖化罐中均设有搅拌装置,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进行连续糖化的淀粉糖糖化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淀粉糖糖化设备,包括η个顺次连接的糖化罐,糖化酶制剂和液化后的料液连续进入第1个糖化罐,第1个糖化罐的出料进入第2个糖化罐,第2个糖化罐的出料进入第3 个糖化罐,依此规律进行,第η个糖化罐的出料进入第η+1个糖化罐,获得糖化液,上述每个糖化罐均包括罐体,至少第1个糖化罐还包括搅拌装置;上述3 < η < 12。上述淀粉糖糖化设备,所述第1个糖化罐从下部出料,从第j个糖化罐起,每个糖化罐从其下部进料、上部出料,上述2彡j < η+1。上述淀粉糖糖化设备,所述第j个到第n+1个糖化罐均为溢流方式出料。上述淀粉糖糖化设备,从第g个糖化罐到第η个糖化罐,其中至少一个糖化罐的出料可选择性地进入下个糖化罐或者直接进入后续工序,上述1 < g < η。上述淀粉糖糖化设备,从第k个糖化罐到第η个糖化罐,其中至少一个糖化罐处设有糖化酶制剂补加装置,上述2 < k < η。本专利技术将糖化酶制剂和液化后的料液连续加入第1个糖化罐,在第1个糖化罐中搅拌混勻、初步水解后,料液进入第2个糖化罐,在第2个糖化罐中部分水解后的料液进入下一个糖化罐,依次进行,获得糖化液,完成整个糖化工艺。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淀粉糖糖化工艺的连续进行,使得整个糖化过程分解在各个糖化罐中连续进行。由于料液在各个糖化罐和管路中流动,料液相互掺混,使得待反应料液和糖化酶制剂以及待反应料液之间的混合更加充分,反应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均一。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进行连续糖化的淀粉糖糖化工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过上述淀粉糖糖化设备实现的淀粉糖糖化工艺,通过如下步骤实现(1)糖化酶制剂和液化后的料液连续进入第1个糖化罐进行水解,(2)第1个糖化罐的出料进入第2个糖化罐继续进行水解,(3)第2个糖化罐的出料进入第3个糖化罐继续进行水解, 依此规律进行,(n+1)第η个糖化罐的出料进入第n+1个糖化罐继续进行水解,获得糖化液, 3彡η彡12 ;上述步骤中,至少步骤(1)中料液在糖化罐中搅拌混合。上述淀粉糖糖化工艺,所述步骤(1)完成后的料液经由第1个糖化罐下部出料, 从步骤(j)起,每个步骤所述的出料进入下一糖化罐下部,并从下一糖化罐上部出料,上述2彡j彡n+1。上述淀粉糖糖化工艺,所述糖化罐上部出料均为溢流方式出料。上述淀粉糖糖化工艺,从步骤(g+1)起,至少一个步骤中的出料可选择性地进入下个糖化罐或者直接进入后续工序,上述1 < g < η。上述淀粉糖糖化工艺,从步骤(k)到步骤(η),其中至少一个步骤中补加糖化酶制剂,上述2彡k彡η。相应地,本专利技术将糖化过程分解为若干个连续的水解子过程,实现了淀粉糖糖化工艺的连续进行。由于料液在各个糖化罐和管路中流动,料液之间相互掺混,使得待反应料液之间以及待反应料液和糖化酶制剂之间的混合更加充分,反应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均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图中1第1个糖化罐,2第2个糖化罐,3第3个糖化罐,4第4个糖化罐,5第η 个糖化罐,6第n+1个糖化罐,7搅拌装置,8三通。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是将糖化酶制剂和液化后的料液连续进入第1个糖化罐,在第 1个糖化罐搅拌混勻完成部分水解反应,然后顺序进入下游的各个糖化罐继续水解,获得糖化液,实现了连续进料、流动中料液的相互掺混和连续出料。为了方便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以例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对本实施例的简单替换或者变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如图1所示,液化后的料液以10 m3/h的流量进入第1个糖化罐的进料管,同时自动定量加液器以1200ml/h的流量向该进料管内泵入糖化酶,料液与糖化酶一起进入第1个糖化罐中,在罐内搅拌装置的搅拌下充分混合,料液进行初步的水解,随后便进入第2个糖化罐,在罐体中进行水解反应,接着进入第3个糖化罐,依次下去,第9个糖化罐的出料进入第 10个糖化罐,获得糖化液。在整个糖化过程中,实现了料液的连续进入、流动中料液的相互掺混和合格料液的连续出料。上述的糖化罐中,除第1个糖化罐设置搅拌装置外,后续的糖化罐最好不要设置搅拌装置,这样可以节约搅拌装置的运行成本。上述的糖化罐中,除第1个糖化罐处设置自动定量加液器向料液中泵入糖化酶外,后续的糖化罐可以不设自动定量加液器,也可以视料液反应具体情况在后续的1个或几个糖化罐处设置自动定量加液器向料液中泵入糖化酶,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原料的种类、获得产物的种类、对糖化罐中料液的观察(通过糖化罐上的观察孔)和取料(通过糖化罐上的取料孔)就能确定补酶的地点,这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例如在第5个糖化罐处补酶,自动定量加液器以300ml/h的流量补充泵入糖化酶,最后充分反应的料液经最后糖化罐的出料管进入离交、脱色、过滤、浓缩等生产工序,最后制得终产品。如图2所示,视料液的具体反应情况和对获得产物的要求,上述糖化罐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及出料管和进料管)可以设置例如三通接头或三通阀等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利王乃强李培功杨凯琦李方华
申请(专利权)人: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