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41208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6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仅用碳-碳不饱和键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材料预处理有机配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环氧油酸50~95,脂肪族二元醇4.5~49.5,钛酸丁酯0.1~0.5。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投料、升温,②缩合反应,③切片、包装。提供了一种润滑性能优异,相容性、分散性好,同时具有一定辅助热稳定性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于环氧油酸中环氧基团具有化学活性,能吸收氯化氢,从而避免聚氯乙烯塑料加速老化,起到稳定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滑剂与PVC成型加工配方体系中的其他组分配伍性良好,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仅用碳-碳不饱和键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材料预处理有机配料。
技术介绍
我国是PVC树脂生产与消费大国,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PVC工业更是获得了很大发展。据统计,2009年我国PVC树脂的生产能力已达1200万吨以上,实际生产量达1120万吨,表观消费量1050万吨,年增长率达14. 2%。PVC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繁荣保持高速增长,发展潜力巨大。在国家推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政策,经济和技术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促进国内消费上升等积极因素都进一步促进了塑料行业的大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及全球经济的发展,PVC制品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但由于聚氯乙烯固有的分子结构特点,直接作为原料挤出加工产出塑料制品时, 其化学性质存在诸多缺陷,特别是光,热稳定性差。在不加热稳定剂的情况下聚氯乙烯 100°C时开始分解,受热分解放出氯化氢有毒气体,变色,在阳光中的紫外线和氧气中还会发生光氧化分解,使的柔性下降,发脆。显然无法满足聚氯乙烯制品在生活和工业中的使用要求。因此,在聚氯乙烯材料成型加工的生产过程中,人们通常在聚氯乙烯树脂粉末中, 加入一定量的加工助剂来改变聚氯乙烯材料的化学性质,使其满足PVC树脂成型加工的工艺要求,以及不同聚氯乙烯制品的各项技术指标。这些加工助剂主要有;增塑剂、增韧剂、润滑剂、、稳定剂等。其中,内润滑剂对PVC的加工工艺及其制品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PVC 内滑剂主要采用脂肪醇、脂肪酸、大豆油等作为主要原料,经处理得到内润滑剂。这些内滑剂产品结构比较简单,产品性能单一,有些PVC制品,如发泡板等对内润滑剂的要求较高, 要求润滑性能好,分散快,还要求稳定性高,而现有技术中的内润滑剂缺乏辅助热稳定性, 不能适应PVC树脂成型加工的要求。一种在提供润滑的同时,能够解决相容性,分散性同时具有一定辅助热稳定性能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是人们所期待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润滑性能优异, 相容性、分散性好,同时具有一定辅助热稳定性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本专利技术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环氧油酸50 95脂肪族二元醇 4. 5 49. 5钛酸丁酯0.1 0.5。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环氧油酸与脂肪族二醇为原料,将环氧结构引入缩合物,改变了内润滑剂的分子结构,对提高内润滑剂的性能起到了预想不到的作用。由于环氧油酸中环氧基团具有化学活性,能与氯化氢反应而吸收氯化氢,从而避免聚氯乙烯塑料加速老化,起到稳定作用。使制备的内滑剂相容性好,分散性好且不易析出,还可以与配方体系中的稳定剂起到协同效应。降低PVC生产加工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本专利技术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由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环氧油酸58 95脂肪族二元醇 4. 5 41. 5钛酸丁酯0.1 0.5。是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所述脂肪族二醇是甲基二乙二醇、三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其二者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由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环氧油酸78. 9甲基二乙醇20.9钛酸丁酯0.2。本专利技术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由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环氧油酸81. 4甲基二乙二醇 18.2钛酸丁酯0. 4。本专利技术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由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环氧油酸58甲基二乙二醇 41.9钛酸丁酯0.1。本专利技术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由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环氧油酸90. 1三丙二醇9. 4钛酸丁酯0.5。本专利技术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由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环氧油酸74.1三丙二醇20甲基二乙二醇5.4钛酸丁酯0.1。本专利技术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投料、升温将环氧油酸50 95重量份,环脂肪族二醇4. 5 49. 5重量份、钛酸丁酯0. 1 0. 5重量份投入反应釜中,搅拌下,升温至100°C ;②.缩合反应步骤①投料升温后的物料,在-0. 09Mpa压力下,继续搅拌、缓慢升温至190°C,并在190°C温度下,保温反应5小时,得到淡黄色或透明流动性液体。常压下,降温至100°C恒温,备切片;③.切片、包装步骤②缩合反应产物,经转鼓式冷凝结晶切片机切片,质量检验合格后,包装。本专利技术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积极效果1.提供了一种润滑性能优异,相容性、分散性好,同时具有一定辅助热稳定性的 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2.由于环氧油酸中环氧基团具有化学活性,能吸收氯化氢,从而避免聚氯乙烯塑料加速老化,起到稳定作用。3.本专利技术的内滑剂相容性好,分散性好且不易析出,4.与PVC成型加工配方体系中的其他组分配伍性良好,协同效应叠加。5.减少了 PVC生产加工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按照如下步骤制备本专利技术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①.投料、升温将环氧油酸78. 9重量份,甲基二乙二醇20. 9重量份、钛酸丁酯00. 2重量份投入反应釜中,搅拌下,升温至100°c ;②.缩合反应步骤①投料升温后的物料,在_0.09Mpa压力下,继续搅拌、缓慢升温至190°C,并在190°C温度下,保温反应5小时,得到淡黄色或透明流动性液体。常压下,降温至100°C恒温,备切片;③.切片、包装步骤②缩合反应产物,经转鼓式冷凝结晶切片机切片,质量检验合格后,包装。实施例2 实施例8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和步骤,按照表1的配方,制备本专利技术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表 权利要求1.一种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环氧油酸50 95脂肪族二元醇 4. 5 49. 5 钛酸丁酯0.1 0.5。2.按照权利要求1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环氧油酸58 95脂肪族二元醇 4. 5 41. 5 钛酸丁酯0.1 0.5。3.按照权利要求1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二醇是甲基二乙二醇、三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其二者组合物。4.按照权利要求1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环氧油酸78.9甲基二乙醇 20.9 钛酸丁酯0.2。5.按照权利要求1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环氧油酸81.4甲基二乙二醇 18.2 钛酸丁酯0. 4。6.按照权利要求1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环氧油酸58甲基二乙二醇 41.9 钛酸丁酯0.1。7.按照权利要求1的PVC树脂成型加工用内润滑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瑜呼建强刘春信张振国葛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瑞丰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