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尾灯组件及其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6417 阅读:400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6-15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尾灯组件及其摩托车,尾灯组件包括光源组件、反射体和配光镜,反射体与配光镜固定连接,且反射体一体成型由与配光镜连接端面向前形成周向包覆的覆盖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与反射体一体成型形成覆盖件的结构,在结构设计以及安装连接时覆盖件与反射体之间不需进行单独连接,因而减少连接点,并能与其他各部位得到良好配合,使得覆盖件及反射体与配光镜的装配均匀和平滑,消除覆盖件产生的断差,保证连接的稳固性以及外观,具有较好的商品特性,同时,一体化结构利于减小覆盖件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及行驶时的噪声,延长尾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部件及其摩托车,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尾灯组件及其摩托车
技术介绍
摩托车尾灯是摩托车的重要安全部件,具有显示表示整车位置,提示刹车等作用, 可使后行车辆、行人、交警知其行驶方向和行驶意图。现有技术中,尾灯一般包括光源组件、 反射体和配光镜,反射体与配光镜固定连接,反射体外周为了美观而设有单独的覆盖件。在上述结构设计以及安装连接时各连接点无法配合地恰到好处,因而尺寸公差以及装配水平决定了覆盖件与反射体及配光镜的配合不均勻、不平滑,且为保证装配,普遍采用设置间隙及余量的做法,从而产生断差,影响连接的稳固性以及外观;而且,由于上述问题,并且覆盖件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振动大,导致行驶时噪声较大,并且易于损坏尾灯,降低尾灯的使用寿命,而由此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摩托车尾灯组件进行改进,在结构设计以及安装连接时各部位得到良好配合,覆盖件与反射体及配光镜的装配均勻和平滑,消除断差,保证连接的稳固性以及外观,减小覆盖件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及行驶时的噪声,延长尾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尾灯组件,在结构设计以及安装连接时各部位得到良好配合,覆盖件与反射体及配光镜的装配均勻和平滑,消除断差,保证连接的稳固性以及外观,减小覆盖件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及行驶时的噪声,延长尾灯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尾灯组件,包括光源组件、反射体和配光镜,所述反射体与配光镜固定连接,且反射体一体成型由与配光镜连接端面向前形成周向包覆的覆盖件。进一步,还包括尾灯外壳,所述尾灯外壳位于反射体前端并向后形成后端面与覆盖件前端面平滑贴合的围堰;与覆盖件之间形成平滑贴合,保证良好外观,该贴合可通过尾灯外壳固定设置于反射体实现,通过预紧而实现紧密贴合,不需粘接,方便拆卸和安装。进一步,所述覆盖件前端外周形成下沉的榫头结构,所述尾灯外壳形成的围堰搭接于榫头结构外周与覆盖件平滑贴合;覆盖件沿前后方向与尾灯外壳形成形成重叠,并通过榫头结构消除重叠产生的高度差,保证平滑,从而保证外观性,并使得贴合后的结构稳固,进一步减小行驶导致的振动。进一步,所述尾灯外壳形成的围堰与覆盖件平滑贴合的接缝处加工有周向凹槽; 位于接缝处形成凹槽,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进一步,所述配光镜下部通过白片与反射体连接,所述白片与配光镜一体成型;可采用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保证连接的稳固性,并进一步消除断差。进一步,所述白片及配光镜与反射体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操作简单方便,装配牢固;所述周向凹槽由尾灯外壳的围堰与覆盖件由于榫头结构形成的沉台端面之间形成,结构简单,并且接缝位于轴向凹槽端部,不影响美观。进一步,所述反射体向前设有用于将其安装于车体的嵌入螺栓,所述嵌入螺栓向前延伸穿过尾灯外壳;通过嵌入螺栓安装于车体,保证安装的稳固,安装后还能形成对尾灯外壳的夹持,进一步增加稳固性。进一步,所述尾灯外壳通过螺钉安装于反射体前端面;安装结构简单稳定,并且隐藏性好,从而保证外观性。进一步,所述反射体后端面形成嵌入槽,所述配光镜及白片的前端面嵌入相对的嵌入槽部位且与嵌入槽端口相对分别形成凸台,所述覆盖件后端与配光镜相对应的部位同配光镜形成的凸台平齐;该结构能够形成杠杆结构的悬臂梁,能承受较大的弯矩,与热熔胶一起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延长组件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摩托车尾灯组件的摩托车,所述摩托车尾灯组件安装于摩托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尾灯组件,采用与反射体一体成型形成覆盖件的结构,在结构设计以及安装连接时覆盖件与反射体之间不需进行单独连接,因而减少连接点,并能与其他各部位得到良好配合,使得覆盖件及反射体与配光镜的装配均勻和平滑,消除覆盖件产生的断差,保证连接的稳固性以及外观,具有较好的商品特性,同时,一体化结构利于减小覆盖件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及行驶时的噪声,延长尾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A处放大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摩托车尾灯组件,包括光源组件6、反射体2和配光镜1,所述反射体2与配光镜1固定连接,且反射体2 —体成型由与配光镜1连接端面向前形成周向包覆的覆盖件3 ;前后是指与摩托车前后对应的方向;光源组件6包括发光体和发光体座,一般为灯泡和灯泡座,与反射体2的配合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尾灯外壳4,所述尾灯外壳4位于反射体2前端并向后形成后端面与覆盖件前端面平滑贴合的围堰如;与覆盖件3之间形成平滑贴合,保证良好外观,该贴合可通过尾灯外壳固定设置于反射体实现,通过预紧而实现紧密贴合,不需粘接,方便拆卸和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覆盖件3前端外周形成下沉的榫头结构3a,所述尾灯外壳4形成的围堰如搭接于榫头结构3a外周与覆盖件3平滑贴合;覆盖件3沿前后方向与尾灯外壳4形成的围堰如重叠,并通过榫头结构3a消除重叠产生的高度差,保证平滑,从而保证外观性,并使得贴合后的结构稳固,进一步减小行驶导致的振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尾灯外壳4形成的围堰如与覆盖件3平滑贴合的接缝处加工有周向凹槽8 ;位于接缝处形成周向凹槽8,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配光镜1下部通过白片7与反射体2连接,所述白片7与配光镜 1 一体成型,可采用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保证连接的稳固性,并进一步消除断差。本实施例中,所述白片7及配光镜1与反射体2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操作简单方便,装配牢固;所述周向凹槽8由尾灯外壳4的围堰如与覆盖件3由于榫头结构3a形成的沉台端面之间形成;结构简单稳定,并通过预紧力尽量使接缝紧密,进一步增加外观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体2向前设有用于将其安装于车体的嵌入螺栓5,所述嵌入螺栓5向前延伸穿过尾灯外壳4 ;通过嵌入螺栓5安装于车体,保证安装的稳固,安装后还能形成对尾灯外壳的夹持,进一步增加稳固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尾灯外壳4通过螺钉安装于反射体2前端面;安装结构简单稳定,并且隐藏性好,从而保证外观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体2后端面形成嵌入槽加,所述配光镜1及白片7的前端面嵌入相对的嵌入槽加部位且与嵌入槽加端口相对分别形成凸台(如图所示,配光镜1的凸台la,白片7的凸台7a);所述覆盖件3后端与配光镜1相对应的部位同配光镜1形成的凸台Ia平齐;该结构能够形成杠杆结构的悬臂梁,能承受较大的弯矩,与热熔胶一起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延长组件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本专利技术摩托车尾灯组件的摩托车,本实施例的摩托车尾灯组件安装于现有技术的摩托车,增加摩托车的外观性以及减小行驶时尾灯振动,并能够延长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尾灯组件,包括光源组件、反射体和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体与配光镜固定连接,且反射体一体成型由与配光镜连接端面向前形成周向包覆的覆盖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尾灯组件,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开健王琪徐斌
申请(专利权)人: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2年06月15日 17:47
    这个专利不错,有前途

    0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