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5863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5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包括壳体组件、传感组件以及减振器,减振器包括第一减振垫,传感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连接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柔性信号线,第二电路板上固定有惯性传感器,第一电路板固定在壳体组件上;还包括增重块,第二电路板、增重块、第一减振垫以及第一电路板依次粘结形成的整体卡接于壳体组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惯性传感器等对振动性能要求高的元器件集成在第二电路板上,通过设置第一减振垫,使得惯性传感器受到的振动衰减至未使用减振垫时的振动的30%以下,极大减小无人飞行器的工作振动频率对惯性传感器的影响,提高惯性传感器测量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
本技术涉及无人飞行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的减振措施是在控制模块的壳体外部敷设四个减振垫,以形成四个支点来支撑整个控制模块的外壳体。减振垫设置在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的外部,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减振垫需要安装在一个平台上,导致整个控制模块体积和重量增大,进而增加了飞机的无效负载,而且安装不方便;( 减振垫外露,会导致减振垫损毁的几率,从而影响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的使用寿命;C3)主控连接线会影响系统的减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由于减振垫外置导致存在惯性测量模块体积庞大、减振效果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能够很好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包括壳体组件、传感组件以及减振器,所述传感组件与所述减振器内置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减振器包括用于缓冲振动的第一减振垫;所述传感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信号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柔性信号线,所述第二电路板上固定设置有惯性传感器,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壳体组件上;还包括用于增大质量的增重块,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增重块、所述第一减振垫以及所述第一电路板依次粘结形成的整体卡接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本技术一种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进一步的,所述减振器还包括第二减振垫,所述第二减振垫粘结固定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且抵接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壁。本技术一种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优选的,所述第二减振垫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的粘结面积&的范围为12. 6-50. 2mm2。本技术一种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优选的,所述增重块的重量为lg_30g。本技术一种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优选的,所述第一减振垫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的粘结面积S1的范围为12. 6-50. 2mm2。本技术一种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具体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相互配合锁紧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本技术一种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具体的,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设置在一支撑片上,所述支撑片与所述增重块粘结固定。本技术一种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优选的,所述惯性传感器包括用于检测角速度信号的陀螺仪以及用于检测加速度信号的加速度计,所述角速度信号与所述加速度信号通过所述柔性信号线传送至所述第一电路板中。本技术一种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优选的,所述第一电路板上固定设置 有电源、存储器、处理器以及电路模块。本技术一种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具体的,所述传感组件还包括信号输 入接口端子以及信号输出接口端子,所述信号输入接口端子和所述信号输出接口端子通过 接口信号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壳体组件形成两端敞口的内腔室,所述信号输入 接口端子与所述信号输出接口端子内置于所述内腔室且分别卡接于所述内腔室的两端。本技术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将惯性传感器等对振动性能要求高的元器件集 成在第二电路板上,通过设置减振器来改善惯性测量模块的振动特性,使惯性测量模块的 固有机械振动频率远低于飞行器所产生的各种与运动不相关的振动频率;通过设置第一减 振垫,使无人飞行器对惯性传感器产生的振动迅速衰减,当无人飞行器产生50HZ以上的频 率时,使用减振器后惯性传感器受到的振动衰减至未使用减振垫时的振动的30%以下,极 大减小无人飞行器的工作振动频率对惯性传感器的影响,提高惯性传感器测量的稳定性; 而且大幅度缩小惯性测量模块的体积和重量,扩大了无人飞行器的载荷空间。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去掉壳体组件的结构 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去掉壳体组件的结构 示意图二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电路板2、粘胶层3、第一减振垫4、粘胶层5、增重块6、第二电路板7、柔性信号线8、粘胶层9、第二减振垫10、粘胶层11、信号输入接口端子 12、信号输出接口端子13、第一壳体14、第二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 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剧烈的随机振动是捷联惯导模块在运行中面临的主要力学环境,振动引起惯性测 量模块性能不稳定或电子元器件损坏,对惯性测量模块稳定性影响极大。为了减小无人飞 行器剧烈随机振动引起电路板上元器件损坏或惯性传感器性能不稳定,一方面改变壳体组 件内的各部件连接结构,强化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刚度,另一方面要以减振器为阻尼介质,将惯性测量模块弹性连接到无人飞行器上,以降低无人飞行器振动对惯性传感器的影响。减振模式的选取不仅影响着惯导系统的减振性能,而且也影响着系统的测量精度,本技术从改良减振器和合理化减振力学结构两个方面着手,提高微型惯性测量模块的性能。如图1、图2、图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包括壳体组件、传感组件以及减振器。如图1、图4、图5所示,壳体组件构成两端敞口的内腔室,传感组件与减振器内置于该内腔室。如图4、图5所示,传感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1、第二电路板6、以及连接第一电路板1与第二电路板6的柔性信号线7,柔性信号线 7将第二电路板6上传感器检测到的各类信号传输至第一电路板1中。第二电路板6上固定设置有惯性传感器、电源等元器件,将惯性传感器等对振动性能要求高的元器件集成在第二电路板6上,便于通过对第二电路板6进行减振来达到对惯性传感器减振的目的,以提高惯性传感器测量的稳定性。为了便于为第二电路板6提供减振,作为优选,第二电路板6 为柔性的电路板。为了保护惯性传感器,降低无人飞行器振动对惯性传感器的影响,如图4、 图5所示,减振器包括用于缓冲振动的第一减振垫3,通过第一减振垫3对传感组件进行缓冲减振,第一减振垫3的大小尺寸、密度、材质以及与传感组件的粘结面积均对减振性能有较大影响。作为优选,第一电路板1通过卡接、螺接、铆接、焊接或粘结固定在壳体组件上。惯性测量模块中,固有频率f Jj^其中K为弹性系数,M为质量,可知质量M越大则固2π、M ,有频率fn越小;为了使固有频率远离无人飞行器的工作频率,即50HZ-200HZ,则应使固有频率fn尽可能小,结合上述公式可知,则应增大质量M或减小弹性系数K,弹性系数K受到减振器的材料以及粘结面积的影响,当弹性系数K为一定值时,需通过增大质量M来减小固有频率fn。为了增大质量M,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增大质量的增重块5, 其作用一方面能够减小惯性测量模块的固有频率,另一方面为第二电路板6的定位提供支撑,使各部件连接牢固。如图4、图5所示,第二电路板6粘结固定在增重块5的一侧面上, 增重块5的相对面通过粘胶层4粘结固定设置有第一减振垫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滔赵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