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车门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335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5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车门定位工装,包括骨架、X向限位斜块、第一、第二Y向限位块和第一、第二Z向限位块,第一、第二Y向限位块固设在骨架的右侧并前后间隔布置,第一、第二Y向限位块的右侧各对应设置有一个压紧器;第一Z向限位块固设在第一Y向限位块的前方,第二Z向限位块固设在第二Y向限位块的后方;X向限位斜块位于第二Z向限位块的后上方,该X向限位斜块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凸台,该限位凸台的形状、厚度和后车门与白车身之间的缝隙吻合,骨架的下方固设有可插入白车身定位孔中的工装定位销。不需要进行反复调试,该工装一次便可将后车门调整到装配位置,操作简单且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装配工具,具体地讲,是用于安装汽车后车门的工装。
技术介绍
汽车后车门安装在汽车白车身上,属整车装配的最后环节,因此累积的装配误差较大。汽车后车门安装时,需要控制其在白车身上的X向(即前后)、Y向(即左右)、Z向(即上下)三个方位的缝隙和面差,才能保证后车门安装后的一致性和美观度。目前的汽车后车门安装没有专用工装,一般采用大型夹具进行定位,虽然操作较为简单但夹具的制造成本较高,装配也不能一次到位,需要有经验的安装师傅反复进行复杂的调整,费时费力,甚至最终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需反复调试,一次便可将后车门调整到装配位置的快速安装工具。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后背门定位工装,包括骨架(1)、X 向限位斜块(2)、第一、第二 Y向限位块(3、4)和第一、第二 Z向限位块(5、6),所述第一、第二 Y向限位块(3、4)固设在骨架(1)的右侧并前后间隔布置,两者的右侧面为Y向限位面, 第一、第二 Y向限位块(3、4)的右侧各对应设置有一个压紧器(7);第一 Z向限位块(5)固设在第一 Y向限位块(3)的前方,第二 Z向限位块(6)固设在第二 Y向限位块(4)的后方, 第一、第二 Z向限位块(5、6)的上平面为Z向限位面;所述X向限位斜块(2)位于第二 Z向限位块(6)的后上方并通过连接杆(14)与第二 Z向限位块(6)相连,该X向限位斜块(2) 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凸台(2a),该限位凸台(2a)的形状、厚度和后车门与白车身之间的缝隙吻合,所述骨架(1)的下方固设有可插入白车身定位孔中的工装定位销(8)。该工装用来安装汽车后车门时,首先将工装的定位销插入白车身的定位孔中,靠工装的自身重力与车身侧围自然贴合;工装装好后,将后车门放到工装上面,受后车门的自身重力,后车门的下边缘与工装的第一、第二 Z向限位块的两个上平面自然贴合以控制后车门的Z向(即上下方向),后车门的内壁与第一、第二 Y向限位块的两个右侧面自然贴合以控制后车门的Y向(即左右方向),后车门的后侧面与X向限位斜块贴合以控制后车门的 X向(即前后方向);各个面贴合好后再通过两个压紧器将后车门压紧,最后用螺栓将后车门安装在白车身上。该工装在Y向、Z向分别通过两个限位块进行限位,而在X向只有一个限位斜块,适合于先安装前车门再安装后车门的情形,先安装的前车门对后车门充当了一个X 向限位块的作用。后车门在X、Y、Z三个方向得到了精确控制,保证了后车门在白车身上安装位置的一致性。该工装还包括单独设置的X向限位滑块(9),该X向限位滑块(9)的左侧设置有限位筋(9a),该限位筋(9a)的形状、厚度和后车门与白车身之间的缝隙吻合。增加一个X向限位滑块,适合于先安装后车门再安装前车门的情形。X向限位滑块的定位需要人为地将后车门移向安装好的X向限位滑块方向。所述骨架(1)的上方设置有两个提手(10)、X向限位滑块(9)的右侧设置有把手 (%),便于拿取工装。所述X向限位滑块(9 )上开有两个磁铁安装孔(9c ),两个磁铁安装孔(9c )分别位于限位筋(9a)的两侧,磁铁安装孔(9c)内装有磁铁。两个磁铁分别用于将工装固定在后车门及白车身上,使X向限位滑块的安装更为稳固,进一步保证了后车门的装配精度。所述第一、第二 Z向限位块(5、6)的悬臂端设置有调整垫片(11)用于调整第一、第二 Z向限位块(5、6)上平面的高度。由于后车门在白车身上的安装,属整车装配的最后环节,因此累积的装配误差较大,另外设置调整垫片,可根据需要确定是否加装调整垫片以及加装调整垫片的数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不需要进行反复调试,一次便可将后车门调整到装配位置,省时省力;2)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不需要有经验的装配师傅完成,普通装配工便可操作;3)装配后的车辆外形美观统一。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不包括提手)。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包括提手)。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χ向限位滑块的结构图。图4是图3的A向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工装在白车身上的安装位置确定前后、左右、上下方位)如图1一图4所示的汽车后车门定位工装,由骨架1、X向限位斜块2、第一 Y向限位块 3、第二 Y向限位块4、第一 Z向限位块5、第二 Z向限位块6、两个压紧器7、工装定位销8和 X向限位滑块9等组成。骨架1、X向限位斜块2、第一 Y向限位块3、第二 Y向限位块4、第一 Z向限位块5、第二 Z向限位块6、两个压紧器7、工装定位销8、悬臂14安装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X向限位滑块9单独设置。结合图1、图2、图5可知,第一、第二 Y向限位块3、4固设在骨架1的右侧,两者前后间隔布置,两者的右侧面为Y向限位面,这两个Y向限位面分别用于与后车门12的内壁贴合,对后车门的Y向(即左右方向)限位。压紧器7对应设置在第一、第二 Y向限位块3、4 的右侧,用于将定位后的后车门压紧。第一 Z向限位块5固设在第一 Y向限位块3的前方, 第二 Z向限位块6固设在第二 Y向限位块4的后方,第一、第二 Z向限位块5、6的上平面为 Z向限位面,这两个Z向限位面分别用于与后车门的下边缘贴合,对后车门的Z向(即上下方向)限位。X向限位斜块2位于第二 Z向限位块6的后上方,X向限位斜块2通过连接杆 14与第二 Z向限位块6相连,该X向限位斜块2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凸台2a,该限位凸台2a 的形状、厚度和后车门与白车身13之间的缝隙吻合,该X向限位斜块2的左侧面与白车身的侧围贴合,其限位凸台2a插在后车门与白车身之间的缝隙中,对后车门的X向(即前后方向)限位。工装定位销8固设在骨架1的下方,工装定位销8可竖直向下插入的白车身的定位孔中,白车身的定位孔借用白车身上的工艺现成孔,不需要再另外设置。骨架1由前骨架la、后骨架lb、将前骨架Ia和后骨架Ib连接在一起的水平骨架 Ic组成。第一 Y向限位块3、第一 Z向限位块5与骨架1的前骨架Ia固连,X向限位斜块 2、第二 Y向限位块4、第二 Z向限位块6与骨架1的后骨架Ib固连,工装定位销8与骨架1 的水平骨架Ic固连。骨架1的上方最好设置有两个提手10。如图3、图4所示,X向限位滑块9单独设置,该X向限位滑块9的左侧设置有限位筋9a,该限位筋9a的形状、厚度和后车门与白车身之间的缝隙吻合,限位筋9a刚好能插入后车门与白车身之间的缝隙中,对后车门的X向(即前后方向)进一步限位。X向限位滑块 9的右侧最好设置有把手9b。X向限位滑块9上开有两个磁铁安装孔9c,两个磁铁安装孔 9c分别位于限位筋9a的两侧,磁铁安装孔9c内装有磁铁。结合图5可知,位于限位筋9a 前方的磁铁用于将X向限位滑块9固定在后车门上,位于限位筋9a后方的磁铁用于将X向限位滑块9固定在白车身上。如图1、图2,第一 Z向限位块5的一端用于与第一 Y向限位块3相连,第二 Z向限位块6的一端用于与第二 Y向限位块4相连。第一、第二 Z向限位块5、6的另一端为悬臂端,两悬臂端上分别设置有调整垫片11,用于调整第一、第二Z向限位块5、6上平面的高度, 以保证第一、第二 Z向限位块5、6的上平面能与后车门的下边缘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那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