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错装置的转向万向节总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3080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4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错装置的转向万向节总成包括上万向节、转向传动轴和下万向节。下万向节的转向下节叉下部转向器安装管套的一侧设有轴向开槽,并连通着安装圆凸台内径向的万向节螺纹孔,万向节螺纹孔的一侧沉头孔连接有防错装置;防错装置包括安装块和限位片;限位片安装在安装块上并过盈压装在万向节螺纹孔的沉头孔内;限位片的一端限位体插入轴向开槽,遮挡住部分万向节螺纹孔,并伸至转向器安装管套内;用于转向器齿轮轴的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转向万向节相比,该防错万向节仅增加一限位片和安装块,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有很强推广应用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装配
,具体涉及汽车用的、防止与转向器总成装配出现错误的万向节总成。
技术介绍
传统汽车的转向万向节与转向器总成的装配,是靠转向器齿轮轴上凹槽与万向节的螺纹孔对齐,紧固螺栓穿过万向节螺纹孔,卡在齿轮轴凹槽内,在保证万向节与齿轮轴结合高度的同时,紧固两者连接,防止两者松脱。但由于装配万向节与转向器时装配空间狭窄,通常是无法观察到万向节螺纹孔与齿轮轴凹槽是否对齐,所以有可能造成万向节与齿轮轴未装配到位,但紧固螺栓已穿过万向节螺纹孔内,而并未卡在齿轮轴凹槽中间的情况出现,进而有可能造成在转向时,万向节与齿轮轴连接松脱,突然失去转向,造成安全事故。 在国外已出现由于万向节与小齿轮轴未装配到位而造成整车制造商大批量召回车辆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转向万向节与转向器装配正确性,消除了由于装配不到位而造成的潜在安全隐患,本技术在传统转向万向节的基础上,增加了防错装置,防止万向节与转向器装配不到位的情况出现。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防错装置的转向万向节总成,包括上万向节、转向传动轴和下万向节1 ; 所述下万向节1由上节叉和转向下节叉1.1组成,改进在于所述转向下节叉下部转向器安装管套1. 5的一侧设有轴向开槽1. 3,轴向开槽1. 3贯穿转向下节叉下部的安装圆凸台 1. 2,并连通着安装圆凸台1. 2内径向的万向节螺纹孔1. 4 ;万向节螺纹孔1. 4 一侧设有沉头孔,沉头孔连接有防错装置2 ;所述防错装置2包括安装块2. 1和限位片2. 2 ;所述安装块2. 1为中心开孔的两节圆柱,中心孔与万向节螺纹孔1. 4同轴;其一端为与沉头孔同径的安装柱2. 1. 1端,另一端为与安装圆凸台1. 2同径的外盖端;所述安装柱2. 1. 1端还套设有限位片2. 2,两者一起过盈压装在万向节螺纹孔1. 4的沉头孔内;所述限位片2. 2为弹性钢片,一端设有通孔,另一端为限位体2. 2. 1,经弯折定型; 限位片2. 2的通孔套在安装柱端2. 1. 1,限位体2. 2. 1插入轴向开槽1. 3内,定位遮挡住部分万向节螺纹孔1. 4,并伸至转向器安装管套1. 5内。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与传统转向万向节相比,该防错万向节仅增加一限位片和安装块,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有很强推广应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下节叉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防错装置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防错装置中限位片的正视图。图5为图4左视图。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图中1-下万向节,1. 1-转向下节叉,1.2-安装圆凸台,1.3-轴向开槽,1.4-万向节螺纹孔,1. 5-转向器安装管套,2-防错装置,2. 1-安装块,2. 1. 1-安装柱,2. 2-限位片, 2. 2. 1-限位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如附图所示,一种具有防错装置的转向万向节总成包括上万向节、转向传动轴和下万向节1,下万向节1由上节叉和转向下节叉1. 1组成(图1、图2),转向下节叉下部转向器安装管套1. 5的一侧设有轴向开槽1. 3,轴向开槽1. 3贯穿转向下节叉下部的安装圆凸台1. 2,并连通着安装圆凸台1. 2内径向的万向节螺纹孔1. 4 ;万向节螺纹孔1. 4 一侧设有沉头孔,沉头孔连接有防错装置2。防错装置2 (图3)包括安装块2. 1和限位片2. 2 ;所述安装块2. 1为中心开孔的两节圆柱,中心孔与万向节螺纹孔1. 4同轴;其一端为与沉头孔同径的安装柱2. 1. 1端,另一端为与安装圆凸台1. 2同径的外盖端;安装柱2. 1. 1端还套设有限位片2. 2,两者一起过盈压装在万向节螺纹孔1. 4的沉头孔内(图4、图5)。所述限位片2. 2为弹性钢片,一端设有通孔,另一端为限位体2. 2. 1 (其变形边由几段斜边组成)经弯折定型;限位片2. 2的通孔套在安装柱端2. 1. 1,限位体2. 2. 1插入轴向开槽1. 3内,定位遮挡住部分万向节螺纹孔1. 4,并伸至转向器安装管套1. 5内(图6)。本技术主体由转向万向节总成、限位片和安装块组成。转向万向节总成采用的是传统转向万向节。限位片使用弹性较好的钢片冲压而成,并通过安装块固定在与转向器相连的转向下节叉内,在万向节未与齿轮轴装配时,限位片的限位体2. 2. 1遮挡住万向节大部分螺纹孔,螺栓无法穿过。在万向节与齿轮轴逐渐装配到位的过程中,随着两者轴向配合位移的深入,齿轮轴与限位体2. 2. 1变形边开始接触,使其变形,从而逐渐推开遮挡住螺纹孔限位面。限位片被齿轮轴从螺纹孔逐渐推开,直至万向节和齿轮轴完全装配到位,限位片才从螺纹孔前完全推开,紧固螺栓方能装配到万向节螺纹孔内,起紧固转向器和转向万向节连接的作用。保证了紧固万向节和转向器齿轮轴装配的正确性。权利要求1. 一种具有防错装置的转向万向节总成,包括上万向节、转向传动轴和下万向节(1); 所述下万向节(1)由上节叉和转向下节叉(1.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下节叉下部转向器安装管套(1. 5)的一侧设有轴向开槽(1. 3),轴向开槽(1. 3)贯穿转向下节叉下部的安装圆凸台(1.2),并连通着安装圆凸台(1.2)内径向的万向节螺纹孔(1.4);万向节螺纹孔 (1. 4) 一侧设有沉头孔,沉头孔连接有防错装置(2);所述防错装置(2)包括安装块(2. 1)和限位片(2. 2);所述安装块(2. 1)为中心开孔的两节圆柱,中心孔与万向节螺纹孔(1.4)同轴;其一端为与沉头孔同径的安装柱(2. 1. 1) 端,另一端为与安装圆凸台(1. 2)同径的外盖端;所述安装柱(2. 1. 1)端还套设有限位片 (2. 2),两者一起过盈压装在万向节螺纹孔(1.4)的沉头孔内;所述限位片(2. 2)为弹性钢片,一端设有通孔,另一端为限位体(2. 2. 1),经弯折定型; 限位片(2. 2 )的通孔套在安装柱端(2. 1. 1),限位体(2. 2. 1)插入轴向开槽(1. 3 )内,定位遮挡住部分万向节螺纹孔(1.4),并伸至转向器安装管套(1. 5)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错装置的转向万向节总成包括上万向节、转向传动轴和下万向节。下万向节的转向下节叉下部转向器安装管套的一侧设有轴向开槽,并连通着安装圆凸台内径向的万向节螺纹孔,万向节螺纹孔的一侧沉头孔连接有防错装置;防错装置包括安装块和限位片;限位片安装在安装块上并过盈压装在万向节螺纹孔的沉头孔内;限位片的一端限位体插入轴向开槽,遮挡住部分万向节螺纹孔,并伸至转向器安装管套内;用于转向器齿轮轴的定位。本技术与传统转向万向节相比,该防错万向节仅增加一限位片和安装块,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有很强推广应用性。文档编号B62D7/18GK202272051SQ20112041658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雷, 邵文彬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邵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