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梁次梁组合房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0485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4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梁次梁组合房梁,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上安装有次梁,所述主梁连接有扣件,所述扣件与所述次梁相连接。所述主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均匀排列。所述扣件截面呈“U”型,是由两块相同的翼板及一块背板构成,所述翼板上设置有若干安装销孔及卡口,所述背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次梁端部开设有安装槽及若干安装销孔。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依托于挂板与“U”型连接扣件相连,确保了主梁、次梁组合时拥有最佳的承重和抗震效果;并且,整体组装方式简便快捷,易于在本领域中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房梁。
技术介绍
在现有建筑中所普遍应用的房梁,其次梁与主梁的组合结构往往过于简单,缺乏较佳的承重和抗震能力。并且,房梁的整体制造与安装的步骤也比较烦琐,容易出现误差影响必要的紧密程度,不符合现有的建筑领域中便捷、安全、高效的理念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主梁次梁组合房梁。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主梁次梁组合房梁,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上安装有次梁,所述主梁连接有扣件,所述扣件与所述次梁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主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均勻排列。进一步的,所述扣件截面呈“U”型,是由两块相同的翼板及一块背板构成,所述翼板上设置有若干安装销孔及卡口,所述背板上设有若干通孔。进一步的,所述卡口开口朝向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次梁端部开设有安装槽及若干安装销孔。进一步的,所述背板上的通孔与所述主梁通孔相对应,所述背板倚靠所述主梁并通过螺栓、螺帽相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次梁的安装槽与所述扣件相配合,所述次梁的安装销孔与所述翼板的安装销孔相对应,所述安装销孔内连接有定位销。进一步的,所述次梁其中一个安装销孔与所述卡口相对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依托于挂板与“U”型连接扣件相连,确保了主梁、次梁组合时拥有最佳的承重和抗震效果;并且,整体组装方式简便快捷,易于在本领域中推广。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主梁结构示意图; 图3扣件结构示意图;图4次梁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主梁,2、次梁,3、扣件,301、翼板,302、背板,4、定位销,5、螺栓, 6、螺帽,7、通孔,8、安装销孔,9、卡口,10、安装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所示,一种主梁次梁组合房梁,包括主梁1,所述主梁1上安装有次梁2, 所述主梁1连接有扣件3,所述扣件3与所述次梁2相连接。进一步的,参照图2所示,为了使扣件3能与主梁1能够紧密而精确的连接,所述主梁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7,所述通孔7均勻排列。进一步的,参照图3所示,为了与次梁2更好的配合,所述扣件3截面呈“U”型,是由两块相同的翼板301及一块背板302构成,所述翼板301上设置有若干安装销孔8及卡口 9,所述背板302上设有若干通孔7。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安装前的预定位,所述卡口 9开口朝向一侧。进一步的,参照图4所示,所述次梁2端部开设有安装槽10及若干安装销孔8。进一步的,参照图1所示,所述背板302上的通孔7与所述主梁1通孔7相对应, 所述背板302倚靠所述主梁1并通过螺栓5、螺帽6相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次梁2的安装槽10与所述扣件3相配合,所述次梁2的安装销孔 8与所述翼板301的安装销孔8相对应,所述安装销孔8内连接有定位销4。进一步的,所述次梁2其中一个安装销孔8与所述卡口 9相对应。本实施例的安装方式如下1、次梁2端部开设安装槽10并钻安装销孔8,在上部的安装销孔8先穿入一个定位销4;2、在主梁1上开设通孔7,将扣件3用螺栓5及螺帽6固定于主梁1上,若对面也有次梁2,则用螺栓5及螺帽6 —同固定两个扣件3 ;3、将装有一个定位销4的次梁2卡到扣件3的卡口9上,定位后穿入另外几个定位销 4固定。4、主梁1其余各面的次梁2使用相同方法安装。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主梁次梁组合房梁,包括主梁(1 ),所述主梁(1)上安装有次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连接有扣件(3 ),所述扣件(3 )与所述次梁(2 )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梁次梁组合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7 ),所述通孔(7 )均勻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梁次梁组合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3)截面呈“U” 型,是由两块相同的翼板(301)及一块背板(302)构成,所述翼板(301)上设置有若干安装销孔(8)及卡口(9),所述背板(302)上设有若干通孔(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梁次梁组合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9)开口朝向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梁次梁组合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2)端部开设有安装槽(10)及若干安装销孔(8)。6.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主梁次梁组合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302)上的通孔(7 )与所述主梁(1)通孔(7 )相对应,所述背板(302 )倚靠所述主梁(1)并通过螺栓(5 )、 螺帽(6)相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3、5所述的主梁次梁组合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2)的安装槽(10)与所述扣件(3)相配合,所述次梁(2)的安装销孔(8)与所述翼板(301)的安装销孔(8)相对应,所述安装销孔(8)内连接有定位销(4)。8.根据权利要求1、3、5所述的主梁次梁组合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2)其中一个安装销孔(8)与所述卡口(9)相对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梁次梁组合房梁,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上安装有次梁,所述主梁连接有扣件,所述扣件与所述次梁相连接。所述主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均匀排列。所述扣件截面呈“U”型,是由两块相同的翼板及一块背板构成,所述翼板上设置有若干安装销孔及卡口,所述背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次梁端部开设有安装槽及若干安装销孔。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依托于挂板与“U”型连接扣件相连,确保了主梁、次梁组合时拥有最佳的承重和抗震效果;并且,整体组装方式简便快捷,易于在本领域中推广。文档编号E04B1/58GK102493557SQ201110415038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王明莉, 王永兵 申请人:苏州皇家整体住宅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兵王明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皇家整体住宅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