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商用牵引车鞍座改进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28605 阅读:4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3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重型商用牵引车鞍座的安装结构,尤其是关于一种重型商用牵引车鞍座改进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车架装置于气囊悬架之上,车架的左右纵梁经由螺栓分别连接气囊悬架左右两侧的四个空气气囊。按本方案实施的鞍座改进的连接结构,利用现有成熟的空气气囊悬架结构紧凑的特点,气囊悬架相对于板簧悬架的轮心高可降低55mm,仅为210mm(板簧悬架轮心高达265mm以上)。当车架按本方案在装置于气囊悬架之上后,加之再采用295/60R22.5型的轮胎,整车的质心高度可降至1150mm。整车质心高度的降低,明显地提高了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装卸的便利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重型商用牵引车鞍座的安装结构,尤其是关于一种重型商用牵引车鞍座改进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重型商用牵引车的鞍座,是通过安装板与车架、弹簧钢板悬架连接, 由于受到现有车架结构以及板簧悬架结构的限制,鞍座的上平面距离地面的高度基本在 1350mm以上,导致整车质心偏高。这对于某些特殊用途车辆,例如码头集装箱牵引车,如果质心偏高将造成集装箱前高后低,有碍于集装箱的装卸。其次,对于高速长途货运车辆,质心偏高可造成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操纵稳定性的下降,特别是在紧急制动情况时,容易造成车辆侧翻事故的发生。因此,现有的鞍座安装结构致使整车的质心过高,而不利于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降低重型商用牵引车的质心高度,以利于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装卸的便利性,利用已有的空气气囊悬架结构紧凑的特点,提出一种重型商用牵引车鞍座改进的安装结构。为实现此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重型商用牵引车鞍座改进的安装结构, 包括鞍座、安装板、车架,其特征在于车架装置于气囊悬架之上,车架的左右纵梁经由螺栓分别连接气囊悬架左右两侧的四个空气气囊。按本方案实施的鞍座改进的安装结构,利用现有成熟的空气气囊悬架结构紧凑的特点,气囊悬架相对于板簧悬架的轮心高可降低55mm,仅为210mm(现有板簧悬架轮心高达 265mm以上)。当车架按本方案在装置于气囊悬架之上后,加之再采用^5/60R22. 5型的轮胎,整车的质心高度可降至1150mm。整车质心高度的降低,明显地提高了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装卸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就一种已有的空气气囊悬架成品替代弹簧钢板悬架为实施例,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鞍座1经由螺栓组12装接于安装板2,安装板2经由多枚螺栓23装接于车架 3,车架3的左右纵梁分别经由若干螺栓34装接于空气气囊悬架左右两侧的四个空气气囊 4。气囊悬架是已有的成熟产品,由于其结构相对钢板弹簧悬架更为紧凑,因此,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方案,可使鞍座距地面的高度由1350mm降至1150mm,实现了降低车辆整车质心高度的目的,并因之而提高了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及装卸的便利性。 图中车轮为5,气囊托架为6。权利要求1. 一种重型商用牵引车鞍座改进的安装结构,包括鞍座、安装板、车架,其特征在于车架装置于气囊悬架,车架的左右纵梁经由螺栓分别连接气囊悬架左右两侧的四个空气气^ 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重型商用牵引车鞍座的安装结构,尤其是关于一种重型商用牵引车鞍座改进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车架装置于气囊悬架之上,车架的左右纵梁经由螺栓分别连接气囊悬架左右两侧的四个空气气囊。按本方案实施的鞍座改进的连接结构,利用现有成熟的空气气囊悬架结构紧凑的特点,气囊悬架相对于板簧悬架的轮心高可降低55mm,仅为210mm(板簧悬架轮心高达265mm以上)。当车架按本方案在装置于气囊悬架之上后,加之再采用295/60R22.5型的轮胎,整车的质心高度可降至1150mm。整车质心高度的降低,明显地提高了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装卸的便利性。文档编号B60G11/27GK202271799SQ20112040635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1日专利技术者何文军, 强鸽鹏, 方慧平, 李焕, 王传林, 王超 申请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军方慧平李焕王传林强鸽鹏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