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深向下泵送混凝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428157 阅读:3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3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深向下泵送混凝土系统,用于自高处地坪向低处地坪泵送混凝土,包括:一输送泵,固设于高处地坪;一塔架,所述塔架底部固定支撑于一位于低处地坪的承台上,所述塔架顶部通过一对塔吊附脚分别紧固于一对位于高处地坪的混凝土墩上;一泵管,架设于所述塔架上,且所述泵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送泵的泵口。由于采用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超深向下泵送混凝土系统,实现了向超深地区向下输送混凝土的系统,具有输送效率高、输送稳定、安全、不易堵管、易于检修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泵送混凝土系统,尤指一种超深向下泵送混凝土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混凝土输送系统通常为通过泵的作用向上输送,或在上下高度差不大时,通过一管道直接向下排放。但目前尚未有一种向超深地区向下输送混凝土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超深向下泵送混凝土系统, 实现了向超深地区向下输送混凝土的系统,具有输送效率高、输送稳定、安全、不易堵管、易于检修的优点。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深向下泵送混凝土系统,用于自高处地坪向低处地坪泵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输送泵,固设于高处地坪;—塔架,所述塔架底部固定支撑于一位于低处地坪的承台上,所述塔架顶部通过一对塔吊附脚分别紧固于一对位于高处地坪的混凝土墩上;一泵管,架设于所述塔架上,且所述泵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送泵的泵口。上述塔架包括一内塔身和一外塔身,所述内塔身底部固定支撑于所述承台上,所述外塔身与所述内塔身相连。上述泵管包括一高处水平段,一竖直段以及一低处水平段,其中所述高处水平段通过一第一泵管镇墩紧固于所述高处地坪;所述竖直段紧固于所述内塔身上;所述低处水平段通过一第二泵管镇墩紧固于所述低处地坪。上述竖直段与所述低处水平段之间通过两弯管形成一弯折部。上述低处水平段形成复数个弯头。上述弯折部的两边各设有一截止阀。上述竖直段通过复数个钢支架紧固于所述内塔身,所述钢支架包括一对相互平行且一端焊接于所述内塔身上的长角钢,一对焊接于所述长角钢之间的短角钢,一对焊接于所述长角钢和所述内塔身之间的斜撑,一焊接于所述长角钢上的钢垫板以及一泵管抱箍, 所述泵管抱箍箍紧所述泵管,且所述泵管抱箍通过螺栓紧固于所述短角钢上,所述泵管的加劲环通过螺栓紧固于所述钢垫板。上述泵管的加劲环与所述钢垫板之间垫设有一第一橡胶垫片,所述泵管与所述泵管抱箍之间垫设有一第二橡胶垫片。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塔架用于安装与检修泵管;塔架的内塔身用于固定泵管,外塔身供安装与检修泵管时工作人员作为上下通道使用;所述泵管的竖直段和低处水平段之间通过两弯管形成一弯折部,缓解了高处冲下的混凝土对泵管的内部冲击力,同时减小了转折处的堵管概率;钢支架将泵管固定于塔架;通过螺栓紧固泵管加劲环与钢垫片,并配合第一橡胶垫片从而保证泵管在竖直方向上的稳定;通过泵管抱箍抱紧泵管并配合第二橡胶垫片从而保证泵管在水平方向上的稳定;泵管的低处水平段形成复数个弯头呈蛇形,逐步降低混凝土在管内的冲力。截止阀的采用实现在堵管时按泵管堵塞的位置截止管内混凝土流进行泵管的替换或维修,方便了维护。第一泵管镇墩减小了混凝土泵送时泵送压力对结构的影响;第二泵管镇墩支撑部分泵管与混凝土的自重;内塔身的底部紧固于一位于低处地坪的承台上,承台用于支撑整个塔架并保持整个塔架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超深向下泵送混凝土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超深向下泵送混凝土系统的钢支架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超深向下泵送混凝土系统的钢支架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超深向下泵送混凝土系统的塔架顶部截面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超深向下泵送混凝土系统的塔架底部截面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图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深向下泵送混凝土系统,用于自高处地坪4向低处地坪3泵送混凝土,包括一输送泵1,固设于高处地坪4 ;一塔架2,塔架2用于安装与检修泵管5,底部固定支撑于一位于低处地坪3的承台16上,承台16用于支撑整个塔架2并保持整个塔架2的稳定;塔架2顶部通过一对塔吊附脚13分别紧固于一对位于高处地坪3的混凝土墩14上;—泵管5,架设于塔架2上,且泵管2的输入端连接输送泵1的泵口。塔架2包括一内塔身21和一外塔身22,外塔身22通过复数个塔架抱箍与内塔身 21相连。内塔身21底部固定支撑于承台上16,由复数个塔吊标准节组合而成;外塔身22 为脚手架供安装与检修泵管5时工作人员作为上下通道使用。泵管2包括一高处水平段51,一竖直段52以及一低处水平段53,其中高处水平段 51通过一第一泵管镇墩11紧固于高处地坪4 ;竖直段52紧固于塔架2上;低处水平段53 通过一第二泵管镇墩12紧固于低处地坪3。第一泵管镇墩11减小了混凝土泵送时泵送压力对结构的影响;第二泵管镇墩12支撑部分泵管5与混凝土的自重。竖直段52与低处水平段53之间通过两弯管形成一弯折部M,缓解了高处冲下的混凝土对泵管5的内部冲击力,同时减小了转折处的堵管概率;弯折部M的两边各设有一截止阀56。截止阀56的采用实现在堵管时按泵管5堵塞的位置截止管内混凝土流,进行泵管5的替换或维修,方便了维护。请参阅图5,低处水平段52形成复数个弯头呈蛇形,逐步降低混凝土在泵管5内的冲力。请参阅图2、图3,竖直段52通过复数个钢支架6紧固于内塔身21,钢支架6包括一对相互平行且一端焊接于内塔身21上的长角钢61,一对焊接于长角钢61之间的短角钢 62,一对焊接于长角钢61和内塔身21之间的斜撑63,一焊接于长角钢61上的钢垫板10以及一泵管抱箍7,泵管抱箍7箍紧泵管5,且泵管抱箍7通过螺栓紧固于短角钢62上,泵管 5的加劲环55通过螺栓紧固于钢垫板10。泵管5的加劲环55与钢垫板10之间垫设有一第一橡胶垫片9,泵管5与泵管抱箍7之间垫设有一第二橡胶垫片8。通过螺栓紧固泵管加劲环55与钢垫片10,并配合第一橡胶垫片9从而保证泵管5 在竖直方向上的稳定;通过泵管抱箍7抱紧泵管5并配合第二橡胶垫片8从而保证泵管5 在水平方向上的稳定。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超深向下泵送混凝土 首先,勘察现场,获取环境信息;掌握混凝土从高处的输送泵1到低处的浇筑仓面之间的路径,包括高处输送泵1到临空面15的水平距离、临空面15的深度即混凝土要向下泵送的距离、临空面15到浇筑仓面的水平距离;然后,根据环境信息,预设各设备安装位置,形成一布置方案;包括布置高处输送泵1的位置、第一泵管镇墩11位置、临空面15安装与检修泵管5用的塔架2的位置以及第二泵管镇墩12位置。接着,根据布置方案固定输送泵1、第一泵管镇墩11、第二泵管镇墩12并架设一塔架2;再固定泵管5,将泵管5的高处水平段51通过第一泵管镇墩11固定于高处地坪 4,且高处水平段51的一端连接输送泵1,将泵管5的低处水平段53通过第二泵管镇墩12 固定于低处地坪3,并将泵管5的竖直段52通过复数个钢支架6固定在塔架2上,同时将泵管5外壁形成的加劲环55与钢支架6固定,钢支架6与泵管5之间以及加劲环55与泵管 5之间分别垫有一第二橡胶垫片8和一第一橡胶垫片9 ;为避免混凝土流态的急剧改变,在泵管5的竖直段52距地处地坪3还有10米处接入135度的弯管,使得泵管5下部倾斜,当泵管5到达地面时再接一 135度弯管,在泵管 5的竖直段52和低处水平段53之间形成一弯折处M,在缓冲了数值方向混凝土对管道的冲击力的同时,也减小了堵管概率;另外,在泵管5的低处水平段53形成复数个水平的弯头呈蛇形;水平弯管的接入个数根据实际高度落差形成的泵管5出口压力计算确定。开启输送泵1向下泵送混凝土。在弯折部M的两边各设置一截止阀56 ;当泵管5发生堵管时,根据堵塞部位关闭截止阀56换管维修。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危鼎王桂玲葛乃剑张友杰苗冬梅马洪娟周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