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状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27544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3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片状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焙烧碳酸镁的矿源得到轻烧氧化镁;(2)将步骤(1)制得的轻烧氧化镁与助磨剂、水混合制得浆料;(3)将步骤(2)制得的浆料机械球磨处理;(4)将步骤(3)处理后的浆料室温下陈化;(5)将步骤(4)陈化后的浆料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得片状氢氧化镁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碱的参与,不仅节省了生产的成本而且降低了设备要求,更重要的是本工艺不需要水热处理,因此大大地缩短了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的能耗和设备投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氢氧化镁可广泛应用在材料、化工和环境等多个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机械球磨法制备片状氢氧化镁颗粒的方法。
技术介绍
菱镁矿是我国的优质矿产资源,其产量、储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但目前,国内对菱镁矿的开发利用仍以生产轻烧镁粉等初级产品为主,难以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因此,高效综合利用菱镁矿资源,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是当前我国镁质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向。氢氧化镁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新型无机阻燃剂,具有分解温度较高、热稳定性好、无毒、无烟、不产生腐蚀性气体等特点。片状氢氧化镁由于具有阻隔作用而更适于阻燃之用。目前,片状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海水、卤水和可溶性镁盐碱沉淀法;氧化镁水热晶化法;含镁矿石或盐类经焙烧、加碱水化法。CN 1541943 A公开了一种超细高分散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卤水或无机水溶性镁盐的水溶液为原料,在搅拌状态下加入预先混合的沉淀剂和改性剂,在温度为 200C -90°C的条件下反应10-60分钟,再将反应液过滤、洗涤、干燥,即得成品。CN 102101684 A公开了一种碱强化制备亚微米片状氢氧化镁的方法将氧化镁、 碱、分散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料浆;经机械化学处理制成晶化用料浆;水热晶化;产物固液分离,固体洗涤、干燥得亚微米片状氢氧化镁粉末。CN 1944260 A公开了一种利用水镁石湿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镁的方法,涉及以天然矿石为原料制备超细氢氧化镁粉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先将水镁石粉在450°C 700°C 煅烧1 3小时得到氧化镁粉;水镁石粉的细度为325目;( 在100重量份的氧化镁中, 加入1重量份的三乙醇胺,200 300重量份的无水乙醇球磨M小时;C3)加入100 200 重量份的水继续球磨12小时;(4)浆料在120°C直接干燥,粉碎得平均粒径在370 500纳米的氢氧化镁超细粉。利用海水、卤水和可溶性镁盐碱沉淀法生产氢氧化镁的产率很低。利用氧化镁水热晶化法生产氢氧化镁的原料成本高,工艺复杂。菱镁矿经煅烧、加碱水化法制备片状氢氧化镁的方法工艺简单,但是外加碱溶液增加了生产的成本,而且反应过程难以控制将产生大量的团聚体。机械化学法(又称高能球磨)是近年来较常用的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有效方法, 它是通过高能量机械力的不同作用方式,如剪切、摩擦、压缩和冲击等,使受力物质(固体、 液体或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从而提高其反应活性,使物质与周围环境中的固体、液体、气体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机械化学法因其工艺简单、效率高及适应工业化生产而被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机械球磨法制备片状氢氧化镁颗粒的方法,不需要碱的参与,不仅节省了生产的成本而且降低了设备要求,同时本专利技术不需要水热处理,因此大大地缩短了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的能耗和设备投资,是一项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规模生产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制备片状氢氧化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焙烧碳酸镁的矿源得到轻烧氧化镁;(2)将步骤⑴制得的轻烧氧化镁与助磨剂、水混合制得浆料;(3)将步骤(2)制得的浆料机械球磨处理;(4)将步骤(3)处理后的浆料室温下陈化;(5)将步骤(4)陈化后的浆料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得片状氢氧化镁颗粒。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碳酸镁的矿源选自白云石、菱镁矿、水菱镁矿或碳酸钙镁石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菱镁矿,进一步优选菱镁矿中MgCO3 质量含量在90%以上。碳酸镁的适当来源包括白云石、菱镁矿、水菱镁矿或碳酸钙镁石。白云石是碳酸钙镁(CaMg (CO3) 2),菱镁矿是MgCO3,水菱镁矿具有化学式Mg5 (CO3) 4 (OH) 2 ·4Η20,碳酸钙镁石具有化学式Caife3(CO3)4。可见,菱镁矿石是氧化镁的主要来源之一,碳酸镁的矿源优选菱镁矿,当菱镁矿中MgCO3质量含量在90%以上时,所得氢氧化镁的形貌规则、均一,产率高。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碳酸镁的矿源经粉碎,优选粉碎至平均粒度小于500 μ m。在焙烧前将碳酸镁的矿源粉碎,这样焙烧后可获得优质的轻烧氧化镁。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的焙烧温度低于1000°C,优选400 800°C ; 优选地,所述的焙烧设备包括倒焰窑、隧道窑、回转窑、马弗炉、竖炉或流化床。煅烧温度是决定MgO活性、分散度的关键。不管是菱镁矿,白云石矿等哪一种为原料在焙烧中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由于分解出(X)2和H2O,使MgO形成多孔隙晶体结构不致密产品,在温度为400 800°C焙烧时,焙烧出的MgO活性好,分散度大,当焙烧温度高于 1000°C时,所得MgO晶体致密化分散度小。因此,控制好焙烧的温度是制得优质氧化镁的关键。焙烧过程可以在包括但不限于如倒焰窑、隧道窑、回转窑、马弗炉、竖炉或流化床等的合适的设备中进行。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步骤O)中所述的助磨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氧乙烯胺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助磨剂是一种提高研磨效率的添加剂。一般为表面活性物质,具有降低比表面能和 “楔入”粒子裂缝的作用。物料在细磨过程中,颗粒逐步细化,比表面积增大,其表面因断键而荷电,粒子相互吸附并出现团聚,使粉碎效率下降。加入少量助磨剂,可以防止粒子团聚, 改善物料流动性,从而提高球磨效率,缩短研磨时间。本专利技术中选择硅烷偶联剂、聚乙二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或聚氧乙烯胺作为助磨剂,能达到好的球磨效果。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步骤O)中所述的轻烧氧化镁、助磨剂、水的质量比为 1 0.001 0.2 5 40,优选轻烧氧化镁、助磨剂、水的质量比为1 0.01 0.1 5 20。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步骤(3)中所述的球磨处理时间为15min Mh,优选Ih IOh ;优选地,所述球磨处理时的球料比为5 40,优选20 40。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步骤(3)中所述的机械球磨处理采用间歇球磨或连续球磨。球磨是利用下落的研磨体(如钢球、鹅卵石等)的冲击作用以及研磨体与球磨内壁的研磨作用而将物料粉碎并混合,是一种高效率的机械化学法。利用间歇球磨或连续球磨均可达到机械球磨的效果。一般来说,球磨时间越长,粉料会越细,应尽可能的延长球磨时间,但是长时间的球磨一方面会引入更多的杂质,另一方面会降低球磨效率。因此为了兼顾效率和球磨质量, 本专利技术选择球磨处理时间为15min Mh,优选Ih 10h。球磨机的球料比就是磨内研磨体的质量和物料质量之比。它说明在一定研磨体装载量下粉磨过程中磨内存料量的多少, 也说明在球磨机正常运转情况下喂料均勻的程度。球料比太大,会增加研磨体之间以及研磨体与衬板之间冲击摩擦的无用功损失,使电耗增加,产量降低;若球料比太小,说明磨内存料过多,就会产生缓冲作用,也会降低粉磨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经过试验验证选择球料比为5 40。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步骤(4)中所述的陈化的时间为0. Ih 100h,优选池 30h, 进一步优选证 20h。沉淀完全后,让初生成的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一段时间,这个过程称为“陈化”。其作用的一方面是去除沉淀中包藏的杂质。另一方面是让沉淀晶体生长增大晶体粒径,并使其粒径分布比较均勻。本专利技术为了兼顾效率和陈化效果选择陈化的时间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状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焙烧碳酸镁的矿源得到轻烧氧化镁;(2)将步骤(1)制得的轻烧氧化镁与助磨剂、水混合制得浆料;(3)将步骤( 制得的浆料机械球磨处理;(4)将步骤( 处理后的浆料室温下陈化;(5)将步骤(4)陈化后的浆料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得片状氢氧化镁颗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碳酸镁的矿源选自白云石、 菱镁矿、水菱镁矿或碳酸钙镁石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菱镁矿,进一步优选菱镁矿中MgCO3质量含量在90%以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碳酸镁的矿源经粉碎, 优选粉碎至平均粒度小于500 μ m。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焙烧温度低于 1000°C,优选 400 800 °C ;优选地,所述的焙烧设备包括倒焰窑、隧道窑、回转窑、马弗炉、竖炉或流化床。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助磨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聚乙二醇、聚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旭晨杨素萍王体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