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刚砂公司专利>正文

惰性自研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1640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把氧敏陶瓷材料研磨成粉末的方法,即在无污染的高能自磨机中,在无氧化作用的流体和介质存在下,用足够的时间研磨平均粒度为1至200μm的氧敏陶瓷进料,由此得到一种研磨粉末,其比表面积至少为5m+[2]/g,最好至少为9m+[2]/g,所说介质基本上由与进料相同的陶瓷材料组成,该材料应具有高纯度,平均粒度小于4mm,最好小于2.5mm。可进一步处理研磨过的材料,使其平均粒度小于1μm,97%以上的成品粉末粒度小于5μm。(*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1986年5月30日提交的待决专利申请系列No.868,954(本文将其作为对比文献)的接续部分,而该待决专利申请是1985年4月11日提交的专利申请系列NO.722,272的接续部分。本专利技术涉及研磨方法,具体涉及将陶瓷材料研磨成陶瓷粉末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所述陶瓷材料的自研磨。人们一直渴望获得粒径极小(例如亚微粒子)的粉状耐高温陶瓷材料。这类亚微粒子状陶瓷粉末(即平均粒径不到一微米的粉末)是烧结操作所必需的。在烧结操作中将这种粉末烧结成耐高温、高硬度的陶瓷制品。在先有技术中,尤其对于具高硬度(如莫氏硬度超过9)的材料而言,极难得到粒径小至所期程度的粉末。为获得这种粉末,常常需历时长达数天的研磨。此外,因材料的硬度等因素,研磨这类材料时,难免会污染上由研磨介质和容器造成的污染物(例如铁)。美国专利4,275,026号中曾建议用表面本身由无污染材料(如二硼化钛)制成的磨机来研磨陶瓷材料。所用研磨介质通常为成形介质。这种研磨材料具有较宽的粒径分布,大部分集中在大颗粒范围内。表面积表明,即使经过长时间研磨,平均粒径通常仍未达到亚微米级。该专利文献中提到了研磨机,但未提及这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把氧敏陶瓷材料研磨成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无污染的高能自磨机中,在无氧化作用的流体中,在介质存在下,用足够的时间研磨平均粒度为1至200微米的氧敏陶瓷进料,由此得到一种研磨粉末,其比表面积至少为5m↑[2]/g,所说介质基本上由与进料相同的陶瓷材料组成,其平均粒度小于4mm。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尔夫冈DG布克卡塔杜斯M科泽克瓦路易斯M科佩尔
申请(专利权)人:金刚砂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