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弯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15059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8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气动弯管装置,该气动弯管装置包括一底座,底座上方设有工作平台,在工作平台的顶板上设有由顶板前端向后端延伸设置的滑槽,滑槽内滑设有一滑块,该滑块上设有一第一轮体,第一轮体的轴线垂直于顶板且位于滑槽的中心线上;滑槽两侧分别对应设有一第二轮体,两第二轮体的轴线垂直于顶板,三个轮体处于相同的水平面内,各轮体的圆周面设为对应的半圆弧槽;在两个第二轮体的前方且位于滑槽上设有一能控制滑块移动距离的可动限位机构;在两个第二轮体的外侧分别对应设有一个定位构件;在工作平台上设有一气缸,气缸通过一平面连杆机构驱动滑块沿着滑槽由后端向前端作直线往复移动。该气动弯管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管件弯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气动弯管装置
技术介绍
弯管是工业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尤其是在机车制造领域中, 弯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有技术中,机车制造领域使用的手动弯管器大多是数控式手动弯管器,虽然数控式手动弯管器具有弯制精度高的优点,但是,数控式手动弯管器的结构比较复杂,使用上也不方便。数控式手动弯管器一般需要由运动控制部分、数字量输入输出部分、控制平台和人机接口等设备组成;完成一次管件的弯制需要送料、转料、弯料、主夹动作、辅夹动作以及芯棒动作等十几个动作组合完成,再者,数控式手动弯管器的结构复杂和成本较高的缺陷也日趋明显,因此,对于大量使用弯管的领域(比如机车制造领域)或其他相关领域,数控手动弯管器不能满足其对管件弯制需达到快速、方便、低成本的需求。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的相关设计和制造经验,提出一种气动弯管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弯管装置,以解决数控式手动弯管器结构复杂、 使用不便且成本较高的缺陷,从而满足机车制造领域对于管件弯制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动弯管装置,该气动弯管装置包括一底座,底座上方设有工作平台,在工作平台的顶板上设有由顶板前端向后端延伸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设有一滑块,该滑块上设有一第一轮体,该第一轮体的轴线垂直于顶板且位于滑槽的中心线上;滑槽两侧分别对应设有一第二轮体,两第二轮体的轴线垂直于顶板,所述三个轮体处于相同的水平面内,各轮体的圆周面设为对应的半圆弧槽;在两个第二轮体的前方且位于滑槽上设有一能控制滑块移动距离的可动限位机构;在两个第二轮体的外侧分别对应设有一个定位构件;在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一气缸,该气缸通过一平面连杆机构驱动所述滑块沿着所述滑槽由后端向前端作直线往复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第二轮体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第一轮体的直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构件为一磁铁盒,该磁铁盒内装有磁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动限位机构包括一固定螺座及一锁紧螺母,一限位螺栓由前向后螺设于锁紧螺母及固定螺座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缸的气动管路中设有一方向控制阀,以控制气缸的活塞杆往复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方向控制阀为三位四通手动转阀,该方向控制阀设置在工作平台的顶板上。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平面连杆机构位于滑槽纵向中心平面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平面连杆机构包括一枢设在工作平台上的摇杆,该摇杆一端通过枢接的一接杆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该摇杆另一端与一连杆的一端枢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枢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和滑块的横截面为倒T形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底座和工作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顶面与所述工作平台的顶板位于相同水平高度。由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动弯管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能够满足机车制造领域对于管件弯制的需求。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IA 本专利技术气动弯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IB 图IA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IC 图IA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2A 本专利技术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B 图2A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A 本专利技术中工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B 图3A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A、图1B、图IC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气动弯管装置100,该气动弯管装置 100包括一底座1,底座1上方设有工作平台2,在工作平台2的顶板21上设有由顶板前端向后端延伸设置的滑槽211,所述滑槽211内滑设有一滑块3,该滑块3上设有一第一轮体 4,该第一轮体4的轴线垂直于顶板21且位于滑槽211的中心线上;滑槽211两侧分别对应设有一第二轮体5,两第二轮体5的轴线垂直于顶板21,所述两个第二轮体5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第一轮体4的直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第二轮体5之间的距离最佳应等于第一轮体4的直径;所述三个轮体处于相同的水平面内,各轮体的圆周面设为对应的半圆弧槽 (如图IA所示),所述半圆弧槽的截面尺寸与待弯管件的截面尺寸相应(当待弯管件的截面尺寸变化后,相应地将第一轮体4和第二轮体5也更换为半圆弧槽与管件截面尺寸相一致的轮体即可);在两个第二轮体5的前方且位于滑槽211上设有一能控制滑块3移动距离的可动限位机构6 ;在两个第二轮体5的外侧分别对应设有一个定位构件7 ;在所述工作平台2上设有一气缸22,该气缸22通过一平面连杆机构8驱动所述滑块3沿着所述滑槽211 由后端向前端作直线往复移动。如图1A、图1B、图IC所示,所述工作平台2通过螺栓联结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两个第二轮体5均设置有中心孔,并用螺栓和垫圈安装在工作平台2的顶板21上;所述第一轮体4穿入芯轴并用螺母垫圈安装与滑块3上。在弯管前,滑块3及其第一轮体4位于两个第二轮体5的后方,使第一轮体4与两个第二轮体5在前后方向上留有一定距离;弯管时,将待弯管件放置在两个第二轮体5的后侧(即第二轮体5相对第一轮体4的一侧),操作者可以将待弯制的管件放置于两个第二轮体5的半圆弧槽中,并将待弯管件抵靠在所述两个定位构件7上以定位,此时,启动气缸22通过平面连杆机构8驱动所述滑块3沿着所述滑槽211由后端向前端移动,由所述第一轮体4和两个第二轮体5的配合进行弯管作业;当滑块3向前移动接触到所述可动限位机构6时,滑块3停止向前移动;此时,操纵气缸反向动作,通过平面连杆机构8驱动所述滑块3沿着所述滑槽211由前端向后端移动,回到初始位置,弯管结束。由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动弯管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能够满足机车制造领域对于管件弯制的需求。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IA所示,为了方便钢管的定位,所述定位构件7可设为一磁铁盒,该磁铁盒内装有磁铁,钢管可被磁铁盒吸附辅助定位。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动限位机构6包括一固定螺座61及一锁紧螺母 62,一限位螺栓63由前向后螺设于锁紧螺母62及固定螺座61中;当第一轮体向第二轮体方向移动时,可通过调整限位螺栓63的向前位置,来控制滑块3移动距离,从而达到调整管件弯制角度的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控制气缸22的活塞杆往复移动,在所述气缸22的气动管路中设置一方向控制阀23,该方向控制阀23为三位四通手动转阀,该手动转阀安装在工作平台的顶板21上,操作者可以通过操纵三位四通手动转阀,使滑块带动第一轮体沿着所述滑槽211作直线往复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平面连杆机构8位于滑槽211纵向中心平面内;该平面连杆机构8包括一枢设在工作平台2上的摇杆81 (所述摇杆81由一心轴84枢接在工作平台2 上),该摇杆81 —端通过枢接的一接杆82与气缸22的活塞杆221连接,该摇杆81另一端与一连杆83的一端枢接;所述连杆83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3枢接。如图2A、图2B和图3A、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211和滑块3的横截面为倒T形结构。进一步,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动弯管装置包括一底座,底座上方设有工作平台,在工作平台的顶板上设有由顶板前端向后端延伸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设有一滑块,该滑块上设有一第一轮体,该第一轮体的轴线垂直于顶板且位于滑槽的中心线上;滑槽两侧分别对应设有一第二轮体,两第二轮体的轴线垂直于顶板,所述三个轮体处于相同的水平面内,各轮体的圆周面设为对应的半圆弧槽;在两个第二轮体的前方且位于滑槽上设有一能控制滑块移动距离的可动限位机构;在两个第二轮体的外侧分别对应设有一个定位构件;在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一气缸,该气缸通过一平面连杆机构驱动所述滑块沿着所述滑槽由后端向前端作直线往复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二轮体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第一轮体的直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构件为一磁铁盒,该磁铁盒内装有磁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限位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吉星蔡凯范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