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翼颤振模型结构设计技术,涉及对机翼颤振模型框段配重仓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机翼颤振模型框段配重仓用于安装配重;现有的机翼颤振模型框段配重仓参见图 1和图2,它通常由沿翼展方向布置的相邻肋板1、上蒙皮、下蒙皮及前缘2、后缘5和缘条组成,从前缘2起缘条依次编号,图1、2中有7根缘条,其中1号缘条与前缘2相邻,7号缘条与后缘5相邻。现有的机翼颤振模型框段配重仓的上蒙皮和下蒙皮通过粘贴覆盖在模型框段上,没有设置口盖,安装、拆卸配重均需要更换上蒙皮或下蒙皮,使用不方便,对模型配重更换比较频繁的试验,需要频繁的撕掉蒙皮,安装完配重后再将蒙皮修补好;每次试验均要等到新修补好的蒙皮干透后才能开始试验,严重影响了试验的进度,提高了试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无需更换蒙皮就能够拆卸配重的机翼颤振模型框段配重仓快卸口盖,以加快试验的进度,降低试验成本。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机翼颤振模型框段配重仓快卸口盖,机翼颤振模型框段配重仓分为前配重仓和后配重仓,前配重仓的前边界为与机翼颤振模型前缘2相邻的1号缘条3,后边界为隔板4,沿翼展方向的左、右边界为相邻的机翼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机翼颤振模型框段配重仓快卸口盖,机翼颤振模型框段配重仓分为前配重仓和后配重仓,前配重仓的前边界为与机翼颤振模型前缘[2]相邻的1号缘条[3],后边界为隔板 [4],沿翼展方向的左、右边界为相邻的机翼肋板[1],下边界为机翼下蒙皮;后配重仓前边界为6号缘条[6],后边界为隔板[4],沿翼展方向的左、右边界为相邻的机翼肋板[1],上边界为机翼上蒙皮,下边界为机翼下蒙皮;其特征在于,(1)机翼颤振模型框段配重仓前快卸口盖[7]由两个盖板侧筋[7a]、盖板[7b]、两个锁钩载体[7c]、两个倒钩[7d]和两个锁簧组件[9]组成;盖板[7b]嵌在前配重仓的上端口, 盖板[7b]的前边缘与1号缘条[3]的后侧面贴合,盖板[7b]的后边缘与隔板W]的前侧面贴合,盖板[7b]的两侧边缘与机翼肋板[1]贴合,盖板[7b]的外表面与机翼上蒙皮的型面共面,盖板侧筋[7a]是横截面为矩形的筋条,盖板侧筋[7a]位于盖板[7b]的两侧边缘, 盖板侧筋[7a]与盖板[7b] —体加工成形,盖板侧筋[7a]的前端与盖板[7b]的前边缘齐平,盖板侧筋[7a]的后端与盖板[7b]的后边缘齐平,在每个盖板侧筋[7a]的前边缘有一个倒钩[7d],倒钩[7d]的根部与盖板侧筋[7a]前边缘的下表面连接为整体,倒钩[7d]的钩尖向前,倒钩[7d]钩尖的上表面与1号缘条[3]的下表面贴合;在每个盖板侧筋[7a]后边缘的下表面有一个锁钩载体[7c],锁钩载体[7c]与盖板[7a] —体加工成形,锁钩载体 [7c]的后表面与盖板[7a]的后边缘齐平,锁钩载体[7c]的外侧面与盖板侧筋[7a]的外侧面共面,在锁钩载体[7c]上有一个贯通盖板[7a]的台阶孔,该台阶孔的大直径孔开口于盖板[7a]的上表面,该台阶孔的小直径孔开口于盖板侧筋[7a]的下表面;在每个台阶孔内安装有一个锁簧组件[9],锁簧组件[9]由转轴[9a]、压簧[9b]和螺钉[9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勇,霍应元,魏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