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翼颤振模型外形框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91239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翼颤振模型外形框段,属于气动弹性试验技术领域,所述外形框段包括前缘(11)、后缘(12)以及至少两个机翼梁架(2),所述前缘(11)及后缘(12)均由肋与若干相互平行的维形条(16)相互交叉连接形成,其中,所述肋包括相互平行的加强肋(13)、下维形肋(14)以及上维形肋(15),加强肋(13)设置在下维形肋(14)与上维形肋(15)之间,所述机翼梁架(2)固定在所述前缘(11)及后缘(12)上,所述肋由轻木构成,并且在轻木外围包覆航空层板,构成采用轻木和航空层板的复合夹芯结构层板来搭建机翼颤振模型的外形框段,在保证外形框段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可以减轻50%的质量,并且方便加工,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气动弹性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机翼颤振模型外形框段
技术介绍
在机翼颤振模型设计中,一般采用木质结构框段来模拟外形,框段由前缘、后缘、加强肋、维形肋和维形条胶接而成,维形肋和加强肋通常采用航空层板。随着目前飞机设计中越来越多的采用复合材料,颤振模型的设计质量越来越小,采用航空层板搭建的外形框段,往往会导致颤振模型出现超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翼颤振模型外形框段,在适当部分采用轻木来代替航空层板,并包覆航空层板进行加强,以及设计若干加强角块进行模型外形框段的整体加强,具体为:所述外形框段包括前缘、后缘以及至少两个机翼梁架,所述前缘及后缘均由肋与若干相互平行的维形条相互交叉连接形成,其中,所述肋包括相互平行的加强肋、下维形肋以及上维形肋,加强肋设置在下维形肋与上维形肋之间,所述机翼梁架与维形条平行,且依次穿过下维形肋、加强肋以及上维形肋,固定在所述前缘及后缘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由轻木构成。优选的是,在所述由轻木构成的肋外侧包覆有航空层板,所述航空层板厚度为所述轻木厚度的十分之一。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加强肋在其与上维形肋对应的板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翼颤振模型外形框段,包括前缘(11)、后缘(12)以及至少两个机翼梁架(2),所述前缘(11)及后缘(12)均由肋与若干相互平行的维形条(16)相互交叉连接形成,其中,所述肋包括相互平行的加强肋(13)、下维形肋(14)以及上维形肋(15),加强肋(13)设置在下维形肋(14)与上维形肋(15)之间,所述机翼梁架(2)与维形条(16)平行,且依次穿过下维形肋(14)、加强肋(13)以及上维形肋(15),并固定在所述前缘(11)及后缘(1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由轻木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翼颤振模型外形框段,包括前缘(11)、后缘(12)以及至少两个机翼梁架(2),所述前缘(11)及后缘(12)均由肋与若干相互平行的维形条(16)相互交叉连接形成,其中,所述肋包括相互平行的加强肋(13)、下维形肋(14)以及上维形肋(15),加强肋(13)设置在下维形肋(14)与上维形肋(15)之间,所述机翼梁架(2)与维形条(16)平行,且依次穿过下维形肋(14)、加强肋(13)以及上维形肋(15),并固定在所述前缘(11)及后缘(1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由轻木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颤振模型外形框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由轻木构成的肋外侧包覆有航空层板,所述航空层板厚度为所述轻木厚度的十分之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颤振模型外形框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13)在其与上维形肋(15)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马翔孙晓红严泽洲张庚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