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余热利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3002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锅炉余热利用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锅炉使用矛盾、热效率不高的问题。锅炉余热利用结构,包括套设于锅炉与烟囱之间的烟道上的双层循环水套,双层循环水套下部设进水口与循环泵相连,循环泵连接储水箱,储水箱连接水源,双层循环水套上部设出水口与生活用水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双层循环水套,水与烟道余热进行热交换,使生活用水得到加热,方便职工,又有利于生产用水温度的稳定,同时增强了烟道的安全性,保护了烟道,延长了烟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用气,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炉余热利用结构
本技术属于锅炉余热利用的
技术背景现有生产型企业所用的锅炉,往往身兼数职,即要保证生产用温度,又要解决职工洗澡等生活用热水,造成锅炉使用矛盾、不能同时保证需求、热效率不高的问题,而且对锅炉烟道损伤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锅炉使用矛盾、热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锅炉余热利用结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锅炉余热利用结构,包括套设于锅炉与烟囱之间的烟道上的双层循环水套,双层循环水套下部设进水口与循环泵相连,循环泵连接储水箱,储水箱连接水源,双层循环水套上部设出水口与生活用水装置相连。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双层循环水套的出水口连接储水箱,储水箱连接生活用水装置。本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双层循环水套的进水口处设置闸阀。本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储水箱和循环泵连接的管路上设有闸阀。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双层循环水套,水与烟道余热进行热交换,使生活用水得到加热,方便职工,又有利于生产用水温度的稳定,同时增强了烟道的安全性, 保护了烟道,延长了烟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用气,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锅炉,2-烟道,3-烟齓4-进水口,5-出水口,6-溢流管,7-循环泵,8-储水箱,9-水源,10-喷淋装置,11-双层循环水套。具体实施方式锅炉余热利用结构,包括套设于锅炉1与烟囱3之间的烟道2上的双层循环水套 11,双层循环水套11下部设进水口 5与循环泵7相连,循环泵7连接储水箱6,储水箱8连接水源9,双层循环水套11上部设出水口 5,出水口 5连接储水箱8,储水箱8连接生活用水装置。生活用水装置例如喷淋装置。为更好的控制,双层循环水套7的进水口处设置闸阀,储水箱8和循环泵7连接的管路上设有闸阀。本技术制作双层循环水套,使烟道的余热和水套中的循环水得到充分的热交换,这样既达到了余热的利用,解决了生活用热水的不间断,又使烟道得到冷却,增强了烟道的安全性,保证了生产用热,达到了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于锅炉(1)与烟囱(3)之间的烟道(2) 上的双层循环水套(11),双层循环水套(11)下部设进水口(5)与循环泵(7)相连,循环泵 (7)连接储水箱(8),储水箱(8)连接水源(9),双层循环水套(11)上部设出水口(5)与生活用水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循环水套(7)的出水口(5)连接储水箱(8),储水箱(8)连接生活用水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锅炉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双层循环水套(7)的进水口处设置闸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储水箱(8)和循环泵(7)连接的管路上设有闸阀。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锅炉余热利用的
,解决了现有锅炉使用矛盾、热效率不高的问题。锅炉余热利用结构,包括套设于锅炉与烟囱之间的烟道上的双层循环水套,双层循环水套下部设进水口与循环泵相连,循环泵连接储水箱,储水箱连接水源,双层循环水套上部设出水口与生活用水装置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双层循环水套,水与烟道余热进行热交换,使生活用水得到加热,方便职工,又有利于生产用水温度的稳定,同时增强了烟道的安全性,保护了烟道,延长了烟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用气,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文档编号F28D7/10GK202254219SQ20112029197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2日专利技术者丁大保, 刘佃东, 张作文, 张培模, 张忠义, 张日清, 杨晓峰, 阮明礼 申请人: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佃东张培模张日清张忠义丁大保杨晓峰张作文阮明礼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