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流道旋叶式重力掺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830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流道旋叶式重力掺混装置。主要是由筒体和锥体构成。在锥体中,旋叶式掺混器由支撑板与锥体壁固接,旋叶式掺混器由若干旋叶片与中心管和掺混器外壁相连,二次掺混器为一倒锥筒,用支撑板固定在壳体上,并与出料口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掺混内件体积小,筒体内的物料依靠自身的重力从三个流区进行掺混,从出料口流出,物料掺混效果好。从根本上克服了现有装置设备体积大、使用材质受限制、加工、安装工程量大的缺陷。(*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流道旋叶式重力掺混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领域中,为达到物料具有相对稳定的质量要求,通常需要对不同批次的物料进行掺混。现采用的掺混装置中的掺混内件是普通圆管或其组合。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重力式掺混装置(专利号95222671.5)中涉及的掺混内件是3-6根小管捆扎在一起的管束。从物料掺混的效果来看,掺混内件如果采用单根管子,存在掺混效果差的问题;如果采用多根小管捆扎在一起的管束,虽然可以改善掺混效果,可是又导致了设备的体积巨增,安装工程量大,结构应力集中,容易产生倒塌等问题。中国专利又公开的一种掺混装置专用三芯管(ZL01246871.1),具有结构简单、掺混效果好等显著特点,但存在的问题是其掺混管特殊的形状造型,造成加工难度大,安装工程量大,其次掺混内件使用材质受到限制(只能用铝合金材质制造成型),因而影响了这种装置的推广应用。专利技术的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多流道旋叶式重力掺混装置。其通过掺混内件的连接方式,使装置形成三个流区,筒体内的物料完成依靠重力流经各流区进行掺混,达到掺混均化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流道旋叶式重力掺混装置,包括筒体、锥体、二次掺混器、出料口、旋叶式掺混器、锥体壁、支撑板,其中,旋叶式掺混器是由中心管、旋叶片和掺混器外壁组成,筒体与锥体相接。在锥体中的旋叶式掺混器内,若干旋叶片分别与中心管和掺混器外壁相连;二次掺混器为一倒锥筒,用支撑板固定在壳体上,并与出料口相接;旋叶式掺混器由支撑板与锥体壁固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掺混内件体积小,重量轻,安装简单,混合效果好,维修方便;适合于长径比小的料仓。2、在本技术中,通过掺混内件的连接而形成特殊结构,旋叶式掺混器内中心管形成一个流区;旋叶式掺混器内的若干旋叶片与中心管和掺混器外壁相连,将旋叶式掺混器分隔为若干流道,形成一个流区,旋叶片设计为不同角度的折流,以实现物料最大限度的静态掺混;旋叶式掺混器的外壁与锥体壁间形成一个流区,筒体内的物料完全依靠自身的重力流经各流区进行掺混,物料经二次掺混器掺混后,最后从出料口流出,实现了物料相对稳定、掺混均化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图1A-A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再作进一步详述一种多流道旋叶式重力掺混装置的旋叶式掺混器5由支撑板10与锥体壁9固定连接。旋叶式掺混器5内的中心管6形成一个流区。旋叶式掺混器5内的若干旋叶片7与中心管6和掺混器外壁8相连,将旋叶式掺混器5分隔为若干流道,形成一个流区。旋叶片7设计为不同角度的折流,以实现物料最大限度的静态掺混。旋叶式掺混器5的外壁8与锥体2的锥体壁9间形成一个流区。筒体1内的物料依靠重力流经各个流区到二次掺混器3中。二次掺混器3是一个倒锥筒,用支撑板固定在壳体上。物料经二次掺混器3掺混后,再从出料口4流出,完成一次掺混均化。权利要求1.一种多流道旋叶式重力掺混装置,包括筒体(1)、锥体(2)、二次掺混器(3)、出料口(4)、旋叶式掺混器(5)、锥体壁(9)、支撑板(10);其中,旋叶式掺混器(5)是由中心管(6)、旋叶片(7)和掺混器外壁(8)组成,筒体(1)与锥体(2)相接,其特征是在锥体(2)中旋叶式掺混器(5)内的若干旋叶片(7)分别与中心管(6)和掺混器外壁(8)相连;二次掺混器(3)为一倒锥筒,用支撑板固定在壳体上,并与出料口(4)相接;旋叶式掺混器(5)由支撑板(10)与锥体壁(9)固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多流道旋叶式重力掺混装置。主要是由筒体和锥体构成。在锥体中,旋叶式掺混器由支撑板与锥体壁固接,旋叶式掺混器由若干旋叶片与中心管和掺混器外壁相连,二次掺混器为一倒锥筒,用支撑板固定在壳体上,并与出料口相接。本技术结构简单,掺混内件体积小,筒体内的物料依靠自身的重力从三个流区进行掺混,从出料口流出,物料掺混效果好。从根本上克服了现有装置设备体积大、使用材质受限制、加工、安装工程量大的缺陷。文档编号B01F5/00GK2609651SQ0321874公开日2004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纪飞晨, 文化明, 赵旭 申请人:兰州瑞德干燥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流道旋叶式重力掺混装置,包括筒体(1)、锥体(2)、二次掺混器(3)、出料口(4)、旋叶式掺混器(5)、锥体壁(9)、支撑板(10);其中,旋叶式掺混器(5)是由中心管(6)、旋叶片(7)和掺混器外壁(8)组成,筒体(1)与锥体(2)相接,其特征是在锥体(2)中旋叶式掺混器(5)内的若干旋叶片(7)分别与中心管(6)和掺混器外壁(8)相连;二次掺混器(3)为一倒锥筒,用支撑板固定在壳体上,并与出料口(4)相接;旋叶式掺混器(5)由支撑板(10)与锥体壁(9)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飞晨文化明赵旭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瑞德干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