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78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胶质釜。它主要由设在筒体(3)上部的公转电机(6),转臂(5)自转电机(1)和由其驱动的螺杆(4)组成;螺杆的下端则设有固定在筒体底部的球铰(20),并由其承受螺杆运动产生的轴向力。因此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耐磨损,不易泄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是一种节能、高效和较理想的固-液料混合设备。(*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混合设备,特别是一种胶质釜。在现有的固一液、液一液物料的混合设备中,一种较先进的日本机型如附附图说明图1和附图2所示。它系在筒体(3)下部的自转电机(1)经减速传动装置(2)和转轴(10)、密封填料(9)、十字销联轴节(11),带动螺杆(4)自转;而公转电机(6)经减速装置和转臂(5),带动螺杆(4)在筒体(3)内作公转运动。它尽管具有传动机构制作较易等特点,但当物料中含有固相物时,十字销联轴节(11)易磨损和损坏,从而缩短使用寿命。当混合高粘度物料等,使螺杆(4)承受重载荷时,增大螺杆轴向力,而加大其扭矩,使之筒体(3)下部的填料密封(9)极易损坏。高温工况则有加速其损坏和发生泄漏的作用。因此,仅限于常温、轻负载的物料混合为宜。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磨擦副选材范围广,耐磨损,不易损坏和泄漏,且使用可靠,寿命长的胶质釜。本技术主要是这样实现的设在筒体上部的自转电机通过减速传动装置驱动螺杆自转;筒体上部的公转电机经减速传动装置,由转臂带动螺杆作公转运动;螺杆在混合物料过程中产生的轴向力由设在螺杆下端且固定在筒体底部的球铰支承。这样,不但经济、合理地将自转传动系统由原来设于筒体下部改从上部传入,使之解决了以往胶质釜底部填料密封结构的泄漏问题;且具有磨擦副材料的选择范围广,不易磨损或损坏,使用可靠、寿命长,维修方便和节能、高效等特点。尤其适用于高粘度胶质物在高温状态下的混合等。图1是一种现有胶质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现有胶质釜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种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另一种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结构特征等作进一步描述。在圆锥形的胶质釜筒体(3)的上部中央处,设有由自转电机(1)带动单级立式摆线针轮减速机,经主传动箱(2)和转臂(5),使螺杆(4)自转;同设于筒体上部的公转电机(6),经双级卧式摆线针轮减速机和转臂(5)带动螺杆(4)沿筒壁作环行公转运动。螺杆下部由球铰支承。其中,所述的球铰(20)可以是设在螺杆下端的球头(13),定位于经法兰(15)与筒体(3)底部固定在一起的铰座(14)的凹臼处,由压盖(12)经螺栓将两者固定在一起,(如附图4所示);也可以将球头(13)经法兰(15)固定在筒体(3)底部的中央,而螺杆(4)的下端设有座室(16),其内装有铰座(20),其凹臼套在球头(13)上,由压盖(12)经螺栓将两者固定在一起(如附图5所示)。磨擦副除采用铜、钢等刚性材料外,也可由四氟塑料等软材。锥形筒身装有上下二段夹套(8),底部侧面装有铰链式出料阀(7),其开闭由气缸带动实现。这样,快速自转的螺杆(4)将物料自下而上,形成一股沿筒壁上升的螺旋形料流;而由转臂驱动螺杆的公转运动,使螺柱外物料不同程度地进入包络体内,一部分被错位提升,另一部分又被甩出螺柱,从而形成全圆周方位的物料不断更新和扩散混渗运动。在上述复合运动的同时,筒体外的夹套(8)中通入热媒质,实现反应所需的热量传递(如加热、干燥等)。因此,本技术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矿山、医药、染料、颜料、油墨油漆等行业的物料混合,尤其是对所含的颗粒料不易压溃和磨碎,对比重和料度较大差别的料浆能混匀,对高温(如280℃)操作条件下的高温阻糊浆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混合固-液物料、液-液物料、胶状及高粘度物料的胶质釜,主要由自转电机及减速传动装置、公转电机及减速传动装置、筒体、转臂、螺杆出料阀组成,其特征在于设在筒体(3)上部的自转电机(1),经减速传动装置,驱动螺杆(4)自转;筒体(3)上部的公转电机(6)经其减速传动装置,由转臂(5)带动螺杆(4)作公转运动;螺杆(4)在混合物料过程中产生的轴向力由设在螺杆下端,且固定在筒体(3)底部的球铰(20)支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质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3)上设有夹套(8);球铰(20)的铰座(14)经法兰(15)与筒体(3)底部固定在一起;或者,球铰(20)的球头(13)经法兰(15)与筒体(3)底部固定在一起。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胶质釜。它主要由设在筒体(3)上部的公转电机(6),转臂(5)自转电机(1)和由其驱动的螺杆(4)组成;螺杆的下端则设有固定在筒体底部的球铰(20),并由其承受螺杆运动产生的轴向力。因此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耐磨损,不易泄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是一种节能、高效和较理想的固-液料混合设备。文档编号B01F3/08GK2170147SQ9321681公开日1994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项远, 谢献忠, 叶晓兰, 张宏, 於雅良 申请人:杭州化工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混合固-液物料、液-液物料、胶状及高粘度物料的胶质釜,主要由自转电机及减速传动装置、公转电机及减速传动装置、筒体、转臂、螺杆出料阀组成,其特征在于:设在筒体(3)上部的自转电机(1),经减速传动装置,驱动螺杆(4)自转;筒体(3)上部的公转电机(6)经其减速传动装置,由转臂(5)带动螺杆(4)作公转运动;螺杆(4)在混合物料过程中产生的轴向力由设在螺杆下端,且固定在筒体(3)底部的球铰(20)支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远谢献忠叶晓兰张宏於雅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化工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