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蕾专利>正文

植物保鲜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628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的植物保存方法,其保存液系采用复合配方,以丙三醇、乙醇、甲醛、水等为保守液的填充剂部分,达到定型目的,保持植物原有形貌,不萎缩、不干枯、不变形,具有植物原有柔韧性。同时在对植物充填时加入固色剂,固定植物原有颜色。最后用高聚物处理植物表面,将保存液封固在植物体内行。同时可以给植物染色。经处理的植物能长期保存,该法适用于绝大部分草本、木本植物的长期保存。(*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Plant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A new plant preservation method, the preservation of liquid by the compound formula as a filler conservative liquid with glycerol, ethanol, formaldehyde and water, to maintain the original objective setting, plant morphology, not shrink, not dry, not deformation, has the flexibility of the original plant.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plant when filling into the original color fixing agent, fixing plant. Finally, the polymer is used to treat the surface of the plant, and the preservative liquid is sealed in the plant body. At the same time, the plant can be dyed. The treated plants can be stored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method is suitable for long-term preservation of most herbaceous and woody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化学领域。是一种新的植物保存方法,其包括保存用药剂、保存工艺方法及产品。植物在其生命过程中,有一个生长发育、成熟到死亡的生命周期。这个周期相当短,基本随一年的四季变化为其生命周期。相对于发育、成熟和死亡的每一个时期就更短。每种植物最有其物品特性、特征定表现在某一时期。这时期的植物最有欣赏价值和保存价值。将其在这时固定下来,就能延长其欣赏、保存时间。从植物生理结构及特性研究发现,植物的细胞组织水分含量较多,草本植物及大部分木本植物的叶片和花,含水量都达70-90%,其不仅在植物体内起着运输养分维持植物新成代谢的作用,而且由其组成的细胞液充填于细胞中,使饱满的细胞构成叶片和花型。植物一旦失水,则由于细胞的萎缩而使叶片、花瓣收缩变形,干枯而死。其实,发生这种现象是由于构成细胞液的水沸点太低,容易蒸发散失。人们曾考虑将细胞液的主要构成物水换成沸点比较高的组分,保存细胞液而达到保存植物行态的目的。基于这个想法人们发现丙三醇是很好的高沸点且无毒副作用的替代物。丙三醇的沸点是290℃,与水无限混溶。且由动植物油水解而制成,与植物本身有亲和性不会发生排斥性和毒副性。许多采用此法进行保存植物的人认为是丙三醇取代了水分,最后留在植物体内的是丙三醇构成的细胞液。本专利技术认为最后留在植物体内构成细胞液的并不是单独的丙三醇而是丙三醇与水的混和物,它们由于互溶而形成一种二元共沸物,其由丙三醇的沸点高而使二元共沸物沸点比水提高,从而使细胞液的沸点提高不易蒸发散失。其中,采用丙三醇作保存植物之用。本专利技术认为其仅起到填充植物细胞细胞液的作用,并不能完全起道保存植物的目的,特别是将植物在其某一生长时期的原型原貌地定型保存下来,光采用充填丙三醇是做不道的。并且,采用丙三醇作充填剂,让其在作为细胞液的组分之一以提高细胞液的沸点,本专利技术认为丙三醇与水形成的二元共沸物其有一个最佳配比。通过实验可得其组成比。本专利技术认为其最佳配比为30%-70%,低于此比例其共沸物沸点提高不大,水分仍易蒸发散失,只是散失时间比未填充丙三醇长一些。可达到一定延长植物枯萎时间的目地,经处理后的植物放置于室内可保存二至三个月,其保存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如将此配比提高超出此比例,则由于丙三醇含量太高,细胞液中油性组分占主导,细胞液显示出油性组分特征,使植物外观发生改变,也呈现油性特征,丧失植物原有形貌。虽也能起到保存植物目的,但并不能真正达到将植物原型原貌保存目的。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丙三醇与水比例为30%-70%。采用丙三醇作细胞液充填剂,以前人们认为靠植物自身的输送组织就能将丙三醇输送到植物细胞中,本专利技术认为这种方法并不可靠。对纤维性草本植物由于其输送组织旺盛发达,本身的构成主要就是输送组织发达的茎组织,叶片和花朵并不多,充填液比较容易随输送组织的输送到达整个植物体。但对输送组织不太发达的植物和植物输送组织不发达的部分如叶片、花瓣,充填液就很难被输送到其细胞组织中或很不充分,因为这种方法靠活植物自身的细胞新成代谢活动来吸收输送水分时将丙三醇带入细胞中的,所输送的水分是存在于丙三醇和水的混合液中,而植物体内的水分输送主要是靠植物叶片的蒸发作用和细胞间的渗透压差为动力,由于此时水存在于醇一水混合液中浓度降低,给植物吸收水分带来困难,植物叶片的蒸发作用与水分的吸收输送失去平衡,植物离茎较远的幼嫩部分由于得不到充分水分供应,将失水而枯萎。另外,得到水分的部分由于水分中的丙三醇不参加代谢作活动,实际参加代谢活动的水分也是减少,植物细胞代谢活动不充分加速了植物细胞的衰亡。当植物细胞死亡后,植物停止新成代谢活动,植物自身吸收水分的活动也将停止,填冲液的吸收也就不再进行。所以说,采用植物自身吸收填充液的方法,填充液并不能充分填充到整个植物体中。以实验中例为证(丙三醇-水液)丙三醇-水 草 月季 万年青0--100 7天 后开始枯萎 同左 同左25-100 4天 杆茎饱满 嫩叶发枯 嫩叶、枝顶端发枯7天 部分枝头枯萎 嫩叶枯死 嫩叶、枝顶端枯死大部分饱满 老叶有干瘪现象 同左14天后 杆茎饱满 基本和7天一样 同左60-100 4天 嫩枝、老枝顶 嫩叶发枯 嫩叶、枝顶部发枯部发枯7天 发枯部分枯死 发枯部分枯死 发枯部分枯死老茎饱满 枝杆底部老叶饱满枝杆顶部老叶 同左开始干瘪14天后 基本无变化 枝杆顶部老叶干瘪到一定程 同左度不再干枯其余同7天以上实验采用的草长20cm,月季、万年青杆径1cm长10cm。通过实验数据,说明采用植物自身吸收填充剂的方法不可靠。以上实验采用的植物长度都不算长,可以推测如过选用植物更长,最后能到达植物顶部的填充液将更少。实验数据也说明填充剂基本充分填充到植物细胞中至少需要半个月。另外,如在填充剂中加入的保色剂,象甲醛(福尔马林)、亚硫酸等对植物都有杀死作用,植物将死的更快,靠植物自身吸收作用就更难充分吸收填充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填充剂加入方法是逐级浸泡法。让植物由低浓度的填冲剂中逐步转移到高浓度的填充剂中,最后使植物细胞液的组分和填充液一致,从而达到将填充液加入植物细胞的目的。实验证明是用此方法能处理所有要保存的植物,效果很好。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基于植物细胞间物质传递是靠细胞间的渗透压差,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移,最终达到一个平衡。将植物浸入填充剂,植物细胞中物质组分有一个浓度,填充剂有一个浓度,两相之中的物质由于浓度差发生转移,物质由高浓度一侧转移到低浓度一侧,最后两相中物质浓度平衡,填充剂中的组分也就相应转移到了细胞液中,达到用填充剂填充细胞液的目的。在填充过程中,考虑到填充剂中最后丙三醇的浓度要达到30-70%,而丙三醇本身是一个吸湿性相当强的醇,吸水能力很大,如将植物直接浸入高浓度的丙三醇-水液中,填充液中的丙三醇的浓度太高,丙三醇将夺吸植物中的水分,使得植物细胞失水,植物细胞干瘪植物发生变形。同时,由于细胞失水,细胞液组分发生改变,植物细胞与填充剂之间的物质转移将发生变化,最终的平衡是在细胞失水状态下的一种平衡。这时由于开始植物细胞失水引起的植物变形已无法改变,采用这种填充法填充的植物将是变形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填充方法是采用逐级浸泡法,首先将植物浸入低浓度丙三醇-水填充液中,让植物细胞中的细胞液与低浓度的填充液达到一个平衡,在细胞液中充填进一定浓度的丙三醇。再将植物转移到高浓度的填充液中,使细胞液与高浓度的填充液达到新平衡,最终使填充液中的丙三醇浓度达到所需浓度。这个填充过程中的丙三醇浓度控制,本专利技术是针对植物品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浓度配合,如对月季、万年青等木本植物,其细胞液含水量不是很高,从植物本身对外部填充液的承受能力,采用先在25%的填充液中浸泡10-15天,然后直接转移到60%的填充液中再浸泡15天,完成对植物细胞液的填充。本专利技术不受这个配比的限制,针对不同植物可采用不同浓度配合进行填充剂填充,本专利技术要求逐级浸泡法为权力。本专利技术在对植物进行细胞液填充的同时,还进行了植物的本身颜色固定。这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关键。在以往的植物保存方法中,往往都是从充填丙三醇以延长植物保存期或单纯固定植物的颜色考虑,也有从填充丙三醇同时加有机颜料给植物进行染色的方法。但目前为至还没有在填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的植物保存液,其特征在于采用复合配方,将填充剂和固色剂同时复配对植物进行保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蕾
申请(专利权)人:苏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